■2016年首届上海公益微电影部分获奖作品《丢失的橡皮擦》《爱·从心发现》《爸爸妈妈的橡树》和《锔》。 首先,经典叙事走向后经典叙事,体现出解构主义的文化活力。 其次,贯彻类型片创作策略,抓住时代性,把控大众情绪或集体无意识脉络,做到精准贴心,担当起减压、缓解社会紧张度的媒介重任。 再次,挖掘可生性价值,将原型作为优质IP资源进行孵化,打造系列微电影。 最后,打造稀缺性价值,激发公众兴趣,提供不同形式的模仿性体验和表达。 “互联网+”作为顶层设计的一种网络强国战略被重磅推出,助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加速其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深度渗透,希望以优化内容生产要素、布局全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互联网+”倡导的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介重构,追求的是多种社会资源并购重组后竞争力增强的协同效应,实现价值的乘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便捷性、即时性、个性化、微化的平台构造特性,让微电影攫取先机并依赖此平台优势而在2010年以来的中国横空出世并得到迅猛发展。一旦当所有数字内容产品都可以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播映,消费者对微传播这种获取和推荐信息的方式以及整个信息传递的叙事方法和生产流程很快会习以为常。因此,微电影必须要符合互联网思维遵守“内容为王+产品为王”的黄金法则,激活和整合新的生态化的内容生产机制,提高连接性、互动性、开放性、跨界性和服务功能。 首先,经典叙事走向后经典叙事,体现出解构主义的文化活力。微电影的消费群主要为“80后”、“90后”、“00后”的网生代,他们对启蒙现代性内含的权威主义、理性中心主义、男性中心主义等统领性意识形态和审美领域里的中心化权力结构,普遍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经典叙事注重个人的自由意志,宣扬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主义,洋溢着人类对自身能够掌控世界和命运的信心。它们往往以封闭式结构和大冒险、大团圆结局满足人们对生活稳定性和目的性的期待,以及对道德权威和理性精神的崇尚。后经典叙事开放式地讲述故事,认为世界是多样化、不稳定的。英雄和明星作为“大中心”在微电影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感召力,而由个性化、平民化取而代之。微电影整体上会趋向于后经典叙事,消解权威、去除垄断、打破理性的“去中心化”、“拼贴性”的后现代价值观彰显,展现了对人自身的“有限性”、“缺陷”或“内在的不完善”由虚无困惑到认可再到建构的轨迹。 其次,贯彻类型片创作策略,抓住时代性,把控大众情绪或集体无意识脉络,做到精准贴心,担当起减压、缓解社会紧张度的媒介重任。微电影需要对真实的现实生活作出一种回应、投射、置换、反讽、强化、警告或荒诞重构,注重在叙事交流过程中开放式地向受众传递信息及价值、意义。在内容生产环节上,不再拘泥于制作信息,而是在大数据时代借助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受众洞察系统,找出大众的欲望和深层焦虑。动机大于事件,外化主人公内在最深层的动机、焦虑以及动力,将叙事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力求对主流受众的日常问题和欲望提供乌托邦式的解决方案,使其在剧情欣赏过程中获得一种戏剧性的补偿。叙事过程中尽可能使观众屈服于情感或心理影响,这种影响通过观众的体验和经过精密计算出的特殊情感震撼得到证实,把目标受众对快乐和欲望的追求融入剧情,让其从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 再次,挖掘可生性价值,将原型作为优质IP资源进行孵化,打造系列微电影。系列微电影需要整合各种相关信息为受众量身定制地推送内容、产品,在品牌形象与受众之间建立一种“黏性”,培养忠诚度。故事和人物基本定型,但同时又具有可生性价值,这种独特的核心价值是它们得以持续不断生产和壮大的原动力。原型是全世界通用的叙事语言的一部分,如果创作者能把握某个具体角色所表示的原型的功能,就能够判断这个角色是否在故事中起到了充分的作用。在叙事中对原型进行设计、聚合和优化,使强有力的信息能够辐射出来,就能让受众直观感受到,有迹可循。原型让角色的人格特征带有一种超越文化、地域和时代的共性,具有可靠性、可寻性、可添加性和无限的弹性,可以无穷变化而不失故事魅力,实现价值的叠加。 最后,打造稀缺性价值,激发公众兴趣,提供不同形式的模仿性体验和表达。当电影短片也以微电影的全通道传播方式作用于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其所具有分享的意义和价值穿透力是远远大于文化快餐式的微电影产品的。它们凭借精致集约的文化价值观、创意提供深刻而又充满诗意的细腻感受,丰富和拓展人们对于世界的体验、判断以及对自己的感知。从微电影长远发展来看,还要坚持走精品路线,有“高原”也要有“高峰”。成功的叙事在把受众引向内容深层的过程中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它又能为受众带来新鲜思想,令其更深入地了解故事,以及它所蕴含的主题。 在“互联网+”所带来的媒介融合和转型语境下,我们主张“向上做大产品为王、向下做精内容为王”的微电影制片路线并驾齐驱,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本土市场进行改造,从而寻找开拓海外市场的更多机遇。因此,当下微电影创作需要把受众既当作消费者又视为公民,高度重视内容层面的情感生产和意义生产。一方面,让受众消费具有鲜活的本真性、人格化的形象和广被认同的价值观,从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以一种具体而多侧面的风格,提供集新闻性、技术性、专业性、前沿性、高端化为一体的话题,揭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微电影不能止步于讲述和呈现碎片化的日常表象,而是要潜入“海底”挖掘社会内涵。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