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清末民初的昆山巴城地区,昆剧活动并未终止。当时社会上尚有不少昆曲爱好者,城乡涌现出许多曲社,从曲社中走出了著名曲家,同时,昆曲专业演唱团体——堂名仍活跃在民间。 关 键 词:昆曲/昆山/曲家/曲社/堂名 作者简介:陈兆弘(1940- ),男,江苏昆山人,江苏省昆剧研究会研究员,主要从事昆曲与昆山文化方面研究,昆山 215300 标题注释:本文系江苏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苏戏曲文化史研究文博》中期成果。(项目编号:13JD008) 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中叶的约200多年内,昆剧独占鳌头,成为中华民族戏剧的代表剧种。龚暐《巢林笔谈》记载清乾隆十三年(1748)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前一日,“里中延名优演剧,乡城毕赴”[1]。昆剧在家乡还十分兴盛。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这一新生剧种兴起,逐渐替代了古老的昆剧的地位。从那时起达官贵人的昆剧家班、家乐已逐步消失。1860年,太平军占领江浙,南北阻隔,艺人凋零,后继乏人,昆剧从此一蹶不振。随着昆剧衰落,社会上会唱昆曲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在昆曲流行的核心地区长江三角洲,由于经济逐渐复苏,那里有文化的人相对比较多,社会基础较好,因此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虽然专业昆剧班社已呈不振之势,但是昆曲的传承仍不绝如缕。以昆曲发源地巴城为例,具体表现为:社会上尚有不少昆曲爱好者,城区涌现出许多曲社,从曲社中走出了著名曲家票友,同时,清唱昆曲的专业团体——堂名活跃在民间。 一、清末民初的昆曲传人 武宏达,字梅亭,巴城镇人。懂音律,依据昆曲曲谱唱曲,相当娴熟。又会按笛,发声清平合节。清末去世,年七十余。 陆开基,字瑞堂,巴城镇人。性静貌和,工昆曲。戏班来演出,演员台上演唱,他坐在台下静听,按节奏点拍,推敲音韵,非常内行,老而弥笃。终于清末,年八十余。 潘亮廷(1878-1918)字儒君,巴城镇人。年轻时刻苦攻读,民国初被推举为昆山县参议员。他爱好音乐,能吹箫按笛,依据曲谱拍曲唱曲,怡然自得。以疾卒,年四十一。 盛凤辉(1873-1930)字鸣高,巴城镇人。天性率真,多才多艺,围棋、风筝样样精通。唱昆曲,知音入拍,尤喜吹笛。卒年五十八岁。 二、著名曲家、票友 (1)著名曲家吴粹伦 吴粹伦(1883-1941)名友孝,以字行。世居巴城镇顾巷栅,徙居昆山县城。毕业于苏州两江优等师范学堂,因成绩优等,留校任教。民国建立后,该校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他任数理化教师。课余爱好昆曲,结识了大曲家吴梅,并与俞粟庐、俞振飞父子往来,切磋艺术,被该校校长王欣鹤称赞为“深娴音律”。 1921年7月,苏州“谐集”和“禊集”合并,组成“道和曲社”,地点在玄妙观。首批曲友30人,吴粹伦即在其中。曲社每月同期(即定期集合演唱)一次,一周年时举行大型曲叙(即集中演唱表演),辑成了《道和曲谱》四册出版,影响极大。 是年秋天,道和曲社骨干张紫东等,发起创办“昆剧传习听”,培养昆剧专业表演人才,得到曲友们一致赞成,纷纷捐款赞助。合计大洋1000元,作为开办费。选出12人为董事,吴粹伦为其中之一。 昆剧传习所于同年秋季开办,地点在苏州桃花坞五亩园(今苏州昆剧院西侧)。聘请昆剧专业团体“全福班”老艺人担任教习。传习所废除旧科班制度,开设文化课,为有史以来第一所现代化的新型昆剧专业学校。学员大多是贫苦子弟,也有艺人的亲属。开始招生30名,后扩展为50名。艺名以“传”字排行,故称“传字辈”。学制三年,学成后,以“传习所”“新乐府”等名义对外演出,后改名为“仙霓昆剧社”赴上海、南京各地公演,盛况空前。学员中崭露头角的有:朱传茗、顾传珍、郑传鉴、王传淞、华传浩、倪传钺等。昆山籍学员两名:邵传镛、龚传华。传习所的成功举办,使古老的昆剧艺术得以传承不绝。 吴粹伦当时在苏州师范教书,收入菲薄,老家也不富裕,一家多口人住在狭窄的旧屋里。但是他卓具眼光,认识到传承昆剧艺术的重要性,毅然慷慨解囊,资助创办传习所,并担任董事,热心办学,精心培育下一代,其历史功绩诚不可没。 1924年,家乡创办昆山县立中学(今昆山市第一中学前身),聘请吴粹伦任第一任校长。他亲自撰写《校歌》,请好友吴梅作曲。在他倡导下,学校成立了学生会,下设文艺部,文艺部又设绘画、篆刻、国乐、话剧、昆曲等兴趣小组。全校师生参加昆曲活动的有数十人,吴校长亲自用蜡纸刻印昆曲教材,并且一字一句地教唱《渔家乐·藏舟》[山坡羊]、《邯郸梦·仙圆》[混江龙]等曲子。撅笛横吹,反复教唱,为传承昆曲培养人才不遗余力。这就是吴校长所倡导的“弦歌之教”,培养出了全国音乐人才丁善德和陆修棠。在他的亲炙下,县立中学师生中涌现出一批昆曲爱好者和演唱者,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昆山曲坛的中坚。 20世纪以来,昆山成立过许多业余曲社,成为昆曲故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时,吴粹伦应中华职业教育社聘请,到上海工作。他利用周末度假参加家乡曲社活动,加入了“壬申社(榆集)”,并成为该社的一名骨干。《壬申旬刊》是当时昆山出版的一份时政文论刊物,编辑同仁中喜爱唱昆曲的人组织了这个曲社,地点设在玉山书院(今培本小学东时家园位置)。壬申社曾邀请音乐家黄自、文学教授陈中凡、龙榆生来昆讲解乐理知识和词曲欣赏。1933年1月27日,由吴粹伦出面邀请并全程陪同曲学大师吴梅来昆演讲,讲课地点放在瑯环里的县立图书馆(今侯北人美术馆)。吴梅讲了昆曲的历史演变、戏曲著作的考证以及如何填词、如何谱曲、如何唱、如何演等,内容丰富,精彩实用,受到听众一致赞扬。 1933年,吴梅从自己所创作的剧本中,选出满意的三种,编为《霜崖三剧》,邀请刘凤叔、吴粹伦、徐镜清三位曲友协助谱曲。吴粹伦所谱《湖州守》全称《湖州守乾作风月司》,前后共两折戏,都由男角(正末,杜牧)主唱,第一折由[黄钟醉花阴]等13个曲牌组成联套,中间插进划船众人合唱[龙舟歌]等4支曲子;第二折,又由正末唱[正宫端正好]等15个曲牌的联套,都由吴粹伦谱曲。《霜崖三剧歌谱》出版后,得到了“词(文)、律(曲)并佳”的好评。 吴粹伦拍曲、撅笛、填词、谱曲,无所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全能的昆曲艺术家。当时曲坛上有“二吴”(吴梅和吴粹伦)之称,名不虚传。 1932年起,吴粹伦任上海澄衷中学校长。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校舍及教育设施遭日军炮火所毁。他四处奔走,商借房屋,于九月初准时开学。为此,远在大后方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通电嘉奖他在孤岛“认真办学,苦心撑持”。“八·一三”后,日机频频轰炸家乡昆山,县城大街成为一片废墟。他在前浜的新居也被炸毁,半生心血顿时化为灰烬。他丁此忧患,贫病交加,心力交瘁,于1941年11月在上海去世,年仅59岁。 出于对老校长人品和艺术的敬仰爱戴,家乡先后成立了“伦社”和“景伦曲社”,都用先生的名字命名。新时期以来,作为著名教育家和昆曲艺术家,吴粹伦的生平事迹,受到普遍关注,《昆山县志》(1990)、《苏州戏曲志》(1998)、《中国昆剧大辞典》(2002)、台湾版《昆曲辞典》(2003)、《昆剧志》(2015)等都为他立传。 (2)一代名票殷震贤 殷震贤(1890-1960)昆曲票友。昆山正仪(今巴城镇正仪街道)人。父亲汤致祥,入赘苏州殷氏。殷家女主人闵姐,为昆山闵氏伤科传人。闵姐是殷震贤的大伯母,因为他自幼聪明,悟性高,学得正传,在昆山玉山镇南街开业行医。 汤致祥谙音律,善度曲,吹得一手好笛。在父亲的熏陶下,殷震贤自小就爱上了昆曲,又经苏州全福班老曲工沈月泉亲自指授,更臻上乘,工“巾生”。民国初年,昆山有好几个曲社,于正月十五在昆山马鞍山前城隍庙举行盛大会串,殷震贤串演《金雀记·乔醋》中潘岳一角,举手投足,唱曲道白,绘声绘色,刻划入微,获“殷乔醋”的美称。 民国初年,殷震贤随父到上海白克路(今凤阳路)永年里挂牌行医。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曲社活动,有倚云集、赓春社、平声社、润鸿曲社等。其中赓春社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取“阳春白雪,再和再赓”之意为社名,历时45年,为近代上海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曲社之一,与平声社齐名,素称“北有赓春,南有平声”。1933年起,由大曲家徐凌之主持,会员发展到100余人;1945年以后,由管际安负责,此时活动多在殷震贤白克路寓所进行。他还亲自发起成立“益社昆曲俱乐部”和“赓声”两个曲社,建国后,与戏剧家赵景深等发起成立“上海昆曲研习社”。 作为一名曲友名票,殷震贤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上海《申报》多次报道他参加昆曲重大活动情况,好评如潮,如:“新进后起者亦斐然可观,而尤以项子风、徐慕烟之《藏舟》、殷震贤之《拾(画)叫(画)》等,最为佳妙。”[2]又如:“殷震贤君之生,叶小泓君之旦,为曲界推崇久矣。两君合作之剧,如《乔醋》《藏舟》《偷诗》《梳妆》《跪池》等,见者莫不爱绝。”[3] 殷震贤与大曲家俞粟庐、俞振飞父子交谊很深。俞粟庐看了震贤所演的《拾叫》后,击节赞赏,对振飞说:“神清气足,伴有一条好嗓,可称一绝。”因他擅演“巾生”戏,与俞振飞合称“双璧”,时人有“殷笑俞擞”之誉。 20世纪30年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赴沪,以名旦演昆曲,大力提倡昆剧。曾邀请俞振飞、殷震贤等合演《牡丹亭》中《游园惊梦》。有一次,特邀他合作《奇双会》中《写状》一折,梅饰李桂枝,殷饰赵宠。舞台上挂出“演示牌”,上书“特邀殷震贤先生客串演出”,以见礼仪之重。名家和曲友联袂演出,被传为美谈。 抗战胜利后,《申报》馆借东方电台举行昆曲广播会,邀请殷震贤定期主持播送曲友唱段。第一次第一个节目就是殷震贤和女弟子柳萱图合演的《西楼记·拆书》。殷震贤唱念孜孜研习,从不草率,演唱讲究字正腔纯,注重运气、口法,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砺,逐渐形成了殷派特色。除柳萱图外,从习弟子还有唐瑛、俞锡侯、葛芃吉、周萼轩、樊诵芬等,偕有声于时。 他60岁那年,迎来了新中国建立。殷震贤家学渊源,医道高明,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他从私人开业到参加联合诊所,最后被吸收进公立医院,晚年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伤骨科副主任,兼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被称为上海八大伤科名家之一。 中华传统戏曲精粹昆剧到清末衰落,几成绝唱。20世纪初,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有识之士喊出了“振兴昆曲”的口号,并努力加以实践。100年来,振兴昆曲以创办昆剧传习所、《十五贯》成功演出和昆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三大标志事件。前面讲到同乡曲家吴粹伦是昆剧传习所的创办人之一,殷震贤则是两个历史事件的见证人。 昆剧传习所创立之时,他已到上海行医。1922年,昆剧传习所全体学员到沪上演唱,殷震贤参加了昆剧保存社(即粟社)义务演出,为传习所募集捐款;后来“传”字辈演员以“新乐府”“仙霓社”对外演出时,他都热心串演。1942年“传”字辈星散,他礼请全福班后期小生、仙霓社演员沈盘生(沈月泉侄,又名沈传璞)常居家中,朝夕切磋。 1956年4月,浙江昆苏剧团晋京演出《十五贯》一举成功,《人民日报》发表《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说起》社论。全国各地昆曲院团纷纷成立。同年8月,在苏州举行“南北昆会演”,他作为上海市代表,赴苏州参加观摩演出。此时,沈盘生也以北方代表团成员身份出席,老友得以重逢。他还和老搭档叶小泓合演了拿手好戏《乔醋》,这是他最后一次演出《乔醋》。 通过观摩和学习,殷震贤焕发了青春,回沪后立即与赵景深、徐凌云、管际安、朱尧文5人,发起成立“上海昆曲研习社”。该社于1957年4月正式成立,赵景深任社长,成员有专业人士、“传字辈”艺人,以及原平声、赓春、同声等曲社曲友及其他知识界人士,与由俞平伯发起成立的“北京昆曲研习社”为建国后南北两大曲社。 殷震贤为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奉献了一生,晚年更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比之在抗战期间不幸去世的吴粹伦,他是幸福的。有诗一首: 昆曲之乡“殷乔醋”,沪上歌坛独擅场; 惟愿幽兰长吐艳,艺德双馨美名扬。 三、堂名——民间昆曲演唱团体 100年前,昆山顾九先生在《西昆杂忆》中指出:“吾邑膺保存昆剧之重任者,近十年来,除二三文人外,厥惟乐工。”[4]意思说,清末民初以来,担负保存昆剧的重任者,除少数文人曲家以外,主要是“乐工”。乐工为谁?就是活跃在民间的昆曲专业演唱团体——堂名。 自从昆剧衰落以后,昆曲家班和专业班社的演职人员散落民间,其中大部分返乡务农。他们在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大户人家举办婚庆活动时,常常邀请他们去演唱。因为在主人厅堂里,或在临时搭建的“木缘堂”中演唱,故称“堂名”;也有说堂名团体都有领班堂主,大多以班主家族“××堂”作为名称,此说近是。堂名以清唱昆曲为主,一般八人,围坐在长方桌(用两张八仙桌拼成)两边,每边四人,乐器就放在各人前面。上首正、副两人外,司鼓掌握节拍板眼,其中司笛最为重要,因为演唱主要由竹笛伴奏。一般按“四戏一锣鼓”安排演出,先由《十番锣鼓》开场,接下来演唱四只昆曲折子戏,一般先合唱一折同场戏,然后分生、旦、净、丑各路角色轮流演唱。如果是唱堂会,主人和贺客还可以点戏,加唱别的戏曲或小调。地方上举行庙会、斋醮时,也往往邀请他们参加。昆曲堂名成本低,收费廉,乡镇生活增添喜庆气氛,深受民众欢迎。 据调查,自晚清到民国,昆山全县乡镇共有堂名数十个之多(见王业、黄国杰:《昆曲堂名班社流传散记》,《昆山文史》第5辑)。堂名艺人常与鼓手合作或兼营鼓手,所以统称为“堂名鼓手”。开始堂名只唱昆曲,自京剧南来之后,在昆曲之外兼奏丝竹,还加唱京剧、苏滩及流行小曲等。 巴城地区的堂名组织及活动情况如下: (1)雅宜堂、宜庆堂、宣庆堂 在巴城镇正仪街道西南部南浜头村。清咸丰九年(1858)建立,这是昆山最早能说出确切年代的堂名团体。班主林雅堂,主要人员有:王大二、王小二、王殿华、王梅华、王福根、王如、卜南大、卜弦子(绰号)等。该社业务较盛,经48年,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解散。 清宣统三年(1911),雅宜堂的后裔重组班子,取名“宜庆堂”。班主王阿四(掌鼓班者),开创时人员有王阿大(正旦)、王福林(正旦)、卜水德(生)、卜阿寿(老生)、王梅泉(大面)、王根福(末)、卜二宝(二面)。老人去世,新人递补,陆续参加进来的有:卜阿汉(笛)、卜企商(笛)、卜增福(大面)、卜文祖(人称“戏抹布”,即全能的演职人员)、张福林、卜泉生(生)等。 1927年,由卜增幅发起,在“宜庆堂”基础上改组,成立“宣庆堂”。人员有:卜增福、卜福亭、王杏金、王阿良、王大宝、王大弟、王小大弟、浦阿大、张全林、卜宗兴、王则民等。因为班主卜姓,从业者大多是亲属,所以又称“卜家班”。领头人卜增福(俗名卜大腊)是司笛高手,20世纪50年代曾去南京,在江苏戏曲训练班教戏,据说还去了北京。后回乡,在家去世。 卜泉生(1905-1989),宜庆堂老艺人。雅宜堂原是专业鼓手,在改为宜庆堂时,曾特地到苏州请来黄埭镇“北方和堂”曲师许全如教唱昆曲。唱曲以外,他以善吹唢呐出名,他一生中搜集了昆曲手抄本几十个。1986年8月13日,昆山戏曲志办公室组织了一次“堂名老艺人清唱会”,邀请7位老艺人在亭林公园翠微阁举行堂名坐唱活动。81岁的卜泉生年龄最高,身穿的“香芸纱”马褂,体态矍铄,双目炯炯,率先唱了《牡丹亭·惊梦》中《花寿》,由高慰伯司笛,这是流传在昆山堂名中的一只吉庆曲子,拉开了停止30余年的堂名坐唱序幕,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与他同来参加此次演唱活动的,还有同堂老艺人卜宗兴和王则民,两人年龄都63岁。 (2)丽声班 在巴城镇石牌街道南横庄。民国时期成立,班主薛丽声,司鼓领班。他嗓音极佳,20世纪50年代,曾被聘请到南京江苏戏校,也去过北京。因患疝疾回乡,早已亡故。 (3)堂名艺人梁铸元 梁铸元世居西澜漕村,原属巴城镇,后划归陆杨公社东江大队,今属昆山高新区。澜漕分东西两港,名“东梁港”和“西梁家港”。西梁家港即是明代昆剧创始人梁辰鱼的居住地。杨守松《昆虫小语·堂名绝响》中说道:“他的家住在巴城西澜漕村,如今习惯都叫‘梁家宅’了。梁家宅大多姓梁,九十多岁的梁铸元,是昆山仅剩的三位堂名老艺人之一。可惜,再无继承者。”梁铸元由前辈传艺,自小就善唱昆曲,以堂名为业,平时务农为主。前几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耄耋之年尚能吹笛、唱曲,无不显示深厚的功力。 梁雪生,梁铸元的子侄辈,也居住在西澜漕村,陆扬中心校教师,退休后加入昆山玉山曲社。擅长司笛,多次参加文艺演出,并随曲社到兄弟县市进行交流。杨守松也采访过他,苏州某曲社负责人王维忆在《昆曲缘》一文中说:他原是苏州老三届插队青年,“当时我们所在的村里,几乎家家人家都姓梁。没有想到我所在的梁家村居住者竟是昆曲泰斗梁辰鱼的后代!前不久看电视节目时,看到记者采访梁老师,才知晓他退休后加入了昆山曲社,吹曲笛。这次随曲社一起到苏州昆曲博物馆曲叙,竟会巧遇,真正是‘以曲为友’了”。 昆山是昆曲源头,自从家班和专业班社解散后,返乡艺人世代口授心传,所以堂名艺人会唱的曲子多,唱腔正宗,字正腔圆。建国后,堂名大多歇业,但不少有成就的堂名老艺人如吴秀松、高慰伯、夏湘如、徐振民等,受到国家聘用,到大城市戏校、曲社去担承拍先(即昆曲唱法教师)和曲师(以司笛为主的乐师)。如今这辈人都老成凋谢了,作为昆曲民间团体的堂名已成绝响。 原文参考文献: [1]龚炜.巢林笔谈: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4. [2]悔初.第一届昆曲会串记[N].申报,1921-03-11. [3]长公谈庚春曲社之阵容[N].申报,1939-02-1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