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从评论《小时代》看中国影评的现状(2)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电影艺术》 周黎明 参加讨论

    误解不仅存在于不同文化的群体中,即便都是内地影评人,依然有大量错位的认知。比如一些人认为我反《小时代》乃是反类型片、商业片的体现。这便是大错特错。我不仅不反对类型片,而且向来为类型片摇旗呐喊,甚至在类型片如过街老鼠的年代,我仍认为,一个电影人可以抛弃类型片,但一个电影业绝对不可以,否则便是将自己的市场拱手让人。《小时代》的商业价值是不需要任何评论的,因为那是客观事实,它为中国国产片票房份额所做的贡献有数据来说话,况且,票房成绩或缺失也不应该是影评人关心的范畴。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小时代》系列恐怕仅次于《泰囧》,绝对是以小博大的巨大成功。但是,“成功”和“优秀”不是同一个概念,正如2008年5月4日《纽约时报》称郭敬明为“今日中国最成功的作家”,并非指他的文学成就,而是指他的商业业绩。类型片当然要看商业成绩,但除了“产品”特性,它还有“作品”性质是可以甚至必须区别对待的。评论《小时代》,不可以用艺术片的标准来衡量,事实上也没有人这样做,没人说它离《霸王别姬》有多大的差距,但可以拿它跟《泰囧》相比,因为这两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影片。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影评界的外围流传着张冠李戴的现象:一部艺术片上映,便会有人用票房失利加以鄙夷;而一部商业片出来,则用艺术水准来套用。这固然可笑,但对于超级成功的商业片,关注其不足的地方,即便属于小众观点,也是有价值的,如《泰坦尼克号》空前盛况之际,《洛杉矶时报》影评人便发表负面评论,引发卡梅隆激烈反响,之后,业界逐渐形成共识,这部荣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巨制在编剧上是相对薄弱的。
    《小时代》属于类型片,但它的成功对于中国的类型片道路并没有太大的启示作用。从2012到2013年的卖座国产片中,类型片(尤其是表现都市爱情的轻喜剧)占了大多数,但细究起来,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靠故事取胜,另一类是靠品牌取胜。《泰囧》和《北京遇上西雅图》属于前者,虽然有徐峥、王宝强、黄渤、汤唯、吴秀波等明星分别加盟,但这两部作品主要是靠戏剧章法以及接地气的细节而走红的,从向上的票房曲线可以证明,它们有强大的口碑效应。《西游·降魔篇》和《小时代》则相反,有周星驰和郭敬明这两个名字,只要遵循类型规矩,就会有一个跟他们粉丝量匹配的观众基数。而《小时代》又被冠之以“粉丝电影”的称号,可见品牌效应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在影院里可以强烈感知。这跟影片质量已经完全没有关联。假设我们把郭敬明的名字换成其他人,即便是同一部影片,我相信票房会大打折扣。有人可能会说:“韩寒也是80后偶像,为什么《一座城池》(改编自韩寒小说)票房如此惨淡?”韩寒作品从不是以故事见长的,换言之,他没有提供类型片的基础或框架,这对于小说不成问题,但到了银幕上至多就是小众艺术片。很多人指责得奖较多口碑不错的《万箭穿心》票房也不尽如人意,但这类影片显然不是按着商业院线的大银幕影片的工业要求和流程制作的,自然不能对这类影片有票房奢求。
    还有一种在我看来比较外行的观点,把影片是否美跟镜头里的人和物是否美混淆起来。《小时代》表现上海的时尚人士,演员多为俊男美女,全身披挂的都是名牌,出入场所无不美轮美奂。从这个意义讲,这部影片很“好看”,但这不是美学意义上的“美”。这恐怕是任何经过最基本文艺理论训练的人都深知的,否则,贾樟柯导演的作品必定被归入中国最“难看”的影片了,因为他反映的小城风貌多半属于脏乱差之列。文艺的奇妙之处,在于能把现实的丑变为文艺的美,罗中立油画中的“父亲”跟《小时代》里任何人物比都更老、更丑、更土,但他给人的震撼,是片中所有帅哥美女加起来都无法媲美的。在我看来,文艺的点睛作用也能反过来,将原本美好的事物做得无比庸俗。无需举例,否则“土豪”一词就不会从中国走向世界了。
    有人说:郭敬明是第一次当导演,有瑕疵在所难免,影评人应该以鼓励为主。其实,这问题可以分解开来:若论镜头语言,《小时代》是合格的,没有什么生硬之处,有的地方甚至还炫了一把。我认为有缺陷的是叙事技巧。显然,郭敬明无法将小说情节合理分布到影片中,很多相爱和不爱的戏份均缺少铺垫,让非粉丝的观众觉得突兀。对于粉丝而言,这不算缺陷,因为她们对人物和情节了如指掌,所以蜻蜓点水式的描写非但不跳,反而节省篇幅。但是,电影是一个独立的作品,如果看电影版之前必须看过原著,那么,影片就成了小说的附属品。同理,拿第一集之后的剧情说事也是讲不通的,难道我在撰写《哈利·波特》影评之前必须把八部影片看齐了才有资格?每一部单独推出,这就意味着每一部必须有各自的起承转合,可以当作独立的作品,而不是把第一部仅作为后面几部的铺垫。
    当然,真正让我反感的不是这些技术层面的瑕疵,而是影片传递的潜在信息。有人为影片的炫富而咋舌,但炫富不是症结,关键在于落脚点落在拜金。炫富的影片多如牛毛,美国大萧条时期,银幕上充斥着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和穿不完的霓裳羽衣,《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中,斯特里普那组炫耀时装的蒙太奇也让人目瞪口呆。电影的功能之一是造梦,炫富实际上就是造梦的一部分。但所有这些影片,炫完之后一定会告诉你,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身外之物,而是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你可以说那是大俗套,但类型片是不可以违背这些俗套的,因为它们另一个名字叫做“普世价值”。影片结尾处,斯特里普面容枯槁地坐在房间里,镜头推进,我们发现原来她一点也不光鲜亮丽。这场戏,便把前面的炫富全给颠覆了。有一位西方文化人在看完《小时代》后跟我讨论,说该片如此堆砌财富和美貌,一定是为了讽刺,因为西方人都知道,过度用力展示一样东西,效果会适得其反。我说,这部影片若有些微的讽刺性,那我会拍案叫绝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