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小时代》者跟我辩论道,该片赞美的是友情,一上来就高唱《友谊地久天长》,并没有唱金钱万能。我的回答是: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赞美友情的话语背后,影片是如何反映友情的。如果青少年为片中友情感动,那很好,但我感受到的潜台词可全是财富美貌决定一切。我们判断一个官员是否是贪官,得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在台上冠冕堂皇说了什么。电影剧情和电影主题之间也会有这种分裂,影评人的职能之一便是挖掘作品的真实意图,而不是对作品表象照单全收。 扪心自问,我没有对《小时代》上纲上线,而且就事论事,仅评作品不评论人。我的确认为该片有本质上的问题,但我从不认为电影或者其他文艺作品有祸国殃民的危害。中国当下盛行拜金主义,《小时代》准确反映并推动了这种潮流,但我们不能以此剥夺它生存的权利。只不过,类型片有自己的规矩,若要夹带太多私货,不如走文艺片的路子。从《小时代》里,我能隐约看到郭敬明非常隐私的一面,如果真像他在微博中反驳我的“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我无需借用弗洛伊德,恐怕就得有人花容失色了。 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应该是平等的。创作者若是一个超级明星,评论者不应该预设立场,或表现出阿谀权贵的卑躬屈膝,或不问青红皂白进行打压以彰显自己的高明。一切都应该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影片的感受和分析,得出符合自己理念和经验的判断。而且,越是超级卖座的作品,越不必追求统一的认知。影评人不需要跟粉丝保持同步,因为影评不是粉丝尖叫的回音壁;相反,影评人应该站在第三方视角,客观冷静对待影片的走红,把卖座的社会学因素和作品的美学价值加以区分。姜文曾说:“写文字的人不应该跟着票房走,但是我很惊讶地发现,我们这边写文章的人就是跟着票房走的。太奇怪了!那他们有什么必要写文章呢?直接当制片公司的报票员不就得了?导演、演员、编剧,尤其是影评人,都站在资本家那边说话,这就不对了。你要这样你自个儿当资本家去好了。”我发现,中国影评人有两种趋向:一是两眼紧盯票房,二是不屑评价类型片。一部类型片属于40分、60分还是80分档次,在他们看来没啥区别,反正都会被排除在电影节和电影奖的门外。这种精英姿态貌似承续了欧洲影评界的风格,但正是欧洲影评人发掘了好莱坞某些类型片的价值。高票房是否代表艺术水准,需要业界和影评界的反馈,这活儿不能推托给粉丝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