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视觉表达框架下重塑影像理论体系 上文提到过的卡明斯基在创作“奥马哈登陆”时显然借鉴了人们对早期新闻片的视觉印象(比如罗伯特·卡帕的战场照片);罗德里格·普瑞托(Rodrigo Prieto,《华尔街之狼》《逃离德黑兰》)在拍摄《通天塔》时承认自己受平面摄影家南·戈尔丁(Nan Goldin)的影响,在为李安拍摄《色·戒》时则明显借鉴了老上海招贴画的视觉风格。 许多经典电影翻拍的版本,在叙事情节上没有过多的改变,但视觉风格迥然不同,这种影像的再造与当下观众的审美趋势和大众流行元素相互呼应。电影带给观众越来越新颖的视觉体验,其影像美学中融合了多种视觉因素,绘画、建筑、设计、广告、新闻、照相,甚至流行元素和时尚风潮也会被第一时间呈现和融合在影片中。电影影像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范畴,它是整个视觉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在整个人类视觉表达的框架下重新审视电影影像的本质,用全新的视角来重构电影影像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影像讨论都是基于电影理论。我认为,在抛开传统的构图、色彩、光线、运动的“工具层面”理论之后,我们也许应该建立一套新的影像描述和评价系统。传统的话语体系也许没什么错误,但一个新的语境将有助于为大家的讨论注入活力。 数码摄影、手机,以及互联网的使用让影像表达重新成为人类的重要交流手段,视觉语言在今天呈现出新的意义。电影作为科技的产物,与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密不可分。数字工艺、后期处理、银幕、放映场所,都是影响影像视觉的因素。今天,我们完全能够借助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方法,并将之应用于电影影像理论的研究。比如视觉理论、心理学、人类学,甚至生物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将有可能对电影影像研究产生影响。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博士生程马志远利用大数据分析和视线追踪技术对观众视觉习惯进行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影像研究开辟新路径的可能性。 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也许为新一轮的理论探讨提供了契机,毕竟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要让今天的票房神话持续下去,仅靠单纯地向观众取宠和加大投入已远远不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