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讲堂,主讲人是深圳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古陶瓷专家郭学雷先生。 郭学雷开宗明义地说,收藏爱好者到市场上买东西,就应该要求自己是个文物鉴定者。文物鉴定有依据,一是科学的发掘资料,这里面就包括窑址、墓葬、遗址。二是纪年资料,也就是纪年墓葬出土的瓷器、本身带有年款的瓷器。三是有关的古代文献资料。四是图像学资料(古代的绘画、壁画等等)。以上四条,可以总结出各时代瓷器的基本特征和风格,它们构成文物鉴定的主要依据。此外,还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审视文物的真伪优劣。 造型和纹饰 瓷器鉴定界常有这样的说法,“造型断代,纹饰把关”,可见把握造型、纹饰的重要。历代器物在造型上都有它各自的特点,如果能把历代瓷器的典型造型储存在大脑里,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唐代器物,唐代以人的丰腴浑圆为美的,反映在唐三彩上,人物和动物雕塑,也是丰腴而线条柔美的。同理,器物如唐代的执壶、罐子,造型矮胖,丰满浑厚,多为侈口,短颈,鼓腹,短足,与嘴相对的一边为曲柄的把子,整体上都是浑圆饱满;发展到晚唐,变得清秀了,多作瓜菱形,嘴和柄都变长了,整体给人轻盈雅致之感。 再说纹饰,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把握好各种纹饰的一些细部演变,对于鉴定相当重要。拿我们在瓷器上常见到的龙来说,元代的龙,小脑袋,鹿角,细脖子,细蛇身,锋利的鹰爪,以三爪为主,偶尔有四爪,整体矫健活泼;发展到明代初年,头变大了,龙发向上飘拂,龙嘴上翘如猪嘴,身子变粗,爪子已经不如元代锋利而呈风车状五爪,整体神态凶猛异常;明代中期,龙身又变得细长,龙发往上飘拂,但不如元代的矫健,两眼画得有些平视,好像戴一副眼镜,爪子仍为五爪,但缺乏力度。再如元青花的莲瓣,都是分体的莲瓣,也就是说两个莲瓣没有共同的边线,到明代时就开始流行并体的莲瓣了。 胎釉和款识 胎釉的不同,主要因产地、原料、时代的不同造成的,这种不同表现在瓷器的外观上,因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面貌,而它们来自不同的窑口。收藏者一定要准确地判断窑口,因为它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唐代,烧白瓷的邢窑,胎白而坚致细密,釉白如雪;同时的巩县窑也烧白瓷,胎却发黄,胎质疏松,釉呈牙白色。唐代烧青瓷的越窑,胎骨坚致,胎色为灰色,釉子青中泛黄,莹润而不透明,如冰似玉;而烧青瓷的长沙窑,胎质不够坚致,胎色灰黄,釉色透明呈青黄色。 款识是刻画或写印在器身或器底,表明器物时代、产地、用途的文字,时而有工匠或收藏的文字,这样的文字也可以叫做铭文。历朝历代在款识的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如六朝时期瓷器的款识大多为纪年、产地、人名。宋金时期则多为广告性质的“张家造”、“李家造”以及吉语和诗词等内容。书写款识而形成定式,是从明代开始的,就算明朝不同时期,款识也绝不整齐划一,例如“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就是对明代款识的很好总结。清代的款识,前人也有所归纳,“顺治康熙,楷篆并用;雍正,楷多于篆;乾隆,篆多于楷;嘉庆以后,篆书为主;清末以后,楷书为主”。 各具特色的工艺 受原料、时代、产地等因素的影响,瓷器的工艺也不尽相同。工艺的不同,表现在瓷器口沿的处理、器物的呈彩、足部样态、装烧方式、施釉方法等诸多方面。 拿足部的形式来说,唐代初年的瓷器,足部多是饼形的实心足,发展到唐代中期则流行圈足边缘很宽的玉璧形足,到晚唐五代则流行圈足很窄的玉环足。再说装烧方式,北宋中期定窑为提高瓷窑装烧量,就采用“覆烧法”,也就是把器物(例如盘子)口沿朝下地排在一笼子里,器物与器物的间隔非常小,提高装窑量,也就提高了产量,为避免入窑后瓷器的口沿和窑具烧结在一起,工匠们事先将口沿一圈的釉子刮掉,然后成排地入窑,出窑后瓷器的口沿就呈现无釉点的芒口,这也就成为定窑、宋代影青磁的工艺特点之一。施釉方法上,我举个例子,隋代瓷器多施釉不到底,大多器物的下半部没有釉子,这是隋代瓷器的一个明显特征。 郭学雷最后说,上面所讲的这些特征,可以解决收藏者想要当瓷器鉴定者的部分问题,要想解决全部问题,当然还是赏博物馆、跑市场、看东西、阅文献。说到读书,我们一定不要读书肆、坊间随处可见的伪书(也就是图录上杂陈着假文物的书),读正规专业出版机构出的真书、好书,经历史和现实检验过的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