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皮影戏与灯戏 在古代文献中,影戏即通常所说的皮影戏,也称“影灯戏”,或简称为“灯戏”。 宋范成大《灯市行》诗云:“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33)这里所说的“影灯戏”应当就是影戏。清李调元《弄谱百咏》之一云:“翻覆全凭两手分,无端钲息又钲闻。分明夺地争城战,大胜连年坐食军。”自注:“影灯戏”。(34)可证范成大诗中的“影灯戏”亦即影戏。 明末清初佚名《梼杌闲评》第二回,则直接称影戏为“灯戏”: 一本戏完,点上灯时,住了锣鼓。三公起身净手,谈了一会,复上席来。侯一娘上前禀道:“回大人,可好做灯戏哩?”朱公道:“做罢。”一娘下来,那男子取过一张桌子,对着席前放上一个白纸棚子,点起两校画烛。妇人取过一个小篾箱子,拿出些纸人来,都是纸骨子剪成的人物,糊上各样颜色纱绢,手脚皆活动一般,也有别趣。手下人并戏子都挤来看。(35) 众所周知,影戏是灯和影的艺术。侯一娘表演的“灯戏”,是用“画烛”为灯,照射在紧贴在“白纸棚子”上的“糊上各样颜色纱绢”的手脚会活动的“纸人”(影偶),她的表演即为影戏无疑。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也有大致相同之记载: 霍养仲言,一旧家壁悬《仙女骑鹿图》,款题赵仲穆,不知确否也。仲穆名雍,松雪之子也。每室中无人,则画中人缘壁而行,如灯戏之状。一日,预系长绳于轴首,伏人伺之,俟其行稍远,急掣轴出,遂附形于壁上,彩色宛然,俄而渐淡,俄而渐无,越半日而全隐,疑其消散矣。(36) 这则记载中的“灯戏之状”,是“画中人缘壁而行”,是“附形于壁上,彩色宛然,俄而渐淡,俄而渐无”,这种形状,也只能是影戏。 六 小结 王兆乾先生曾发表题为《灯·灯会·灯戏》的长文,连载于《黄梅戏艺术》1991年第1期和1992年第1期。王文指出灯戏源于灯和灯会,并说:川、鄂、湘、赣、皖、苏等省流行的庞大的戏曲家族“花鼓——采茶戏系统”中的名称各异、发展程度不同、规模大小参差不齐的民间小戏,都曾被称作“灯戏”。王先生还指出: 灯戏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理解是指戏剧,即王国维所说:“以歌舞演故事也”(《宋元戏曲考》)。而广义的解释则泛指包括舞蹈、杂技、音乐、说唱、幻术、武功、木偶、皮影乃至戏剧故事在内的文娱活动。两者往往难以严格区分,准确界定。(37) 这里所提出的“广义”的“灯戏”的外延,除了不包括昆剧和京剧中的灯彩戏之外,基本上和笔者的观点相合。王文还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戏”字的本义并非单指戏剧有关。此说甚是。此前笔者也已经指出:汉字的“戏”字本义为角力,后引申为嬉谑、游戏、玩笑、杂技等义。(38)因而,元宵节举行的灯节、灯会,以及观灯、玩灯、舞灯、闹花灯等各类形形色色的娱乐、游戏和戏剧活动,都被称为“灯戏”,就很容易理解了。拙著《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在叙述昆剧的“灯彩戏”时说到: 所谓“彩灯戏”,是指在戏台上下周围,装饰彩灯,或在演员服装上饰以彩色,以招徕观众。“灯戏”最早的渊源,当与民间元宵的观灯风俗不无关系。有些地方,社火时的“闹花灯”便搬演一些戏剧故事。久而久之,在有些地方便形成了独立的剧种——花灯戏。云南一带流行的“花灯戏”便由此而来。另外川剧中亦有“灯戏”,或称“灯调”。这种“灯戏”的特点之一是采用本地声腔,同时装饰彩灯。(39) 现在看来,这段论述虽有可取之处,但由于当时资料匮乏,加之又不是专论“灯戏”,故须修正和补充之处亦复不少。现试为“灯戏”重新拟定如下一段文字: 灯戏,可泛指元宵节期间举行的灯会以及灯会期间的各种戏剧活动、娱乐活动,也可专指与灯节相关的民间小戏,或指用灯彩装饰戏台的戏剧样式。灯戏包含以下戏剧品种:1.我国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广泛流行的灯戏、花灯戏。以往多在广场演出,一般为两小戏或三小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故事情节简单,有的尚处于从歌舞向戏剧蜕变的中间状态。灯戏一般采用本地声腔,扮演与观灯、送灯相关的故事,或集体跳灯舞。长江流域各省的采茶戏、花鼓戏、黄梅戏等,与灯戏的艺术特点相似,有的也叫灯戏。川剧中的“灯调”,因吸收了当地灯戏的唱腔故名。2.昆剧、京剧中夜间演出的用灯彩装饰戏台的灯彩戏,源自民间灯戏。演出时间不限于元宵节,演出场地多在室内戏园,多演神鬼出现的场面。早在明末,昆剧中的灯戏已初露端倪。清光绪年间,京、昆两大剧种在上海竞演灯戏,乃至出现“无夜不演灯戏”的局面。3.皮影戏用灯光照影,也可称灯戏,或灯影戏。 本文开头已经声明,给“灯戏”下定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加之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恳请诸位方家不吝指正。 ①详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Os32LuW9ReK2jh0VzCIMYOzBkxA26TFLeUQ52OEKgGeFWklzx92i0ZFVC8JBWmn81k9cbxR9-OI0Sk-Gnb2prk0HNCFU0UT-ED3yJOixW。 ②《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5页。 ③《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第631页。此条目撰写者为王兆乾、张亭。 ④《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第812页。此条目撰写者为任祖干。 ⑤徐嘉瑞《云南农村戏曲史》目录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⑥段明、胡天成《巴渝民俗戏剧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5页。 ⑦丁映奎纂《苍溪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⑧《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第1388页。此条目撰写者为杨爱民。 ⑨《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第94页。 ⑩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2809页。 (11)皇甫汸《长安十六夜歌》,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丁集卷四,《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清刻本,第544页。 (12)查嗣瑮《查浦诗钞》卷十二,《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0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影印清刻本,第140页。 (13)杜林修、彭斗山纂《安义县志》卷十五,清同治十年刊本。 (14)杨恩寿《续词余丛话》,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21页。 (15)周华斌《灯戏图例——中国戏曲史上的两件重要文物》,《四川戏剧》2011年第2期。周文云“该图收藏于香港赵从衍夫妇处”。据《钱江晚报》记者叶涵发表于该报2010年11月3日D001版的文章,几年前,此图出现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被一上海藏家买下,参加了在西湖美术馆举行的民间古代书画典藏大展。该文沿用了《灯戏图》之名。 (16)田仲一成著,云贵彬、于允译《中国戏剧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17)守忠修、许光曙纂清同治《沅陵县志》卷三十七,清光绪二十八年补版重印本。 (18)刘汝骥《陶甓公牍》,《官箴书集成》第十册,黄山书社1997年影印清宣统三年排印本,第618页。 (19)洪惟助主编《昆曲辞典》,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11页。 (20)张岱著,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21)李斗《扬州画舫录》,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84年版,第130页。 (22)黄式权著,郑祖安标点《淞南梦影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页。 (23)陈森《品花宝鉴》,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第284页。 (24)宣鼎著,恒鹤点校《夜雨秋灯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134页。 (25)参见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299页。 (26)陈元靓《岁时广记》,《丛书集成初编》第179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2~343页。 (27)顾禄著,王迈校点《清嘉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154页。 (28)花月痴人著,陈杏珍点校《红楼幻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页。 (29)《中国京剧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103页。本条目的撰写者为龚和德。 (30)《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十四辑),学苑出版社影印民国二十一年刻本2013年版,第279页。 (31)李慈铭著,张次溪编《越缦堂菊话》,载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下),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32)沈太侔《宣南梦零录》,载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下),第806页。 (33)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排印本,第410页。 (34)李调元《童山诗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56册,第444页。 (35)佚名《梼杌闲评》,华夏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36)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点校本,第201页。 (37)王兆乾《灯·灯会·灯戏》(下),《黄梅戏艺术》1992年第1期。 (38)参见康保成《戏曲起源与中国文化的特质》,《戏剧艺术》1989年第1期。 (39)康保成《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