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文萃] 国家文化工程中的声音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18-04-30 《民族艺术研究》 李松 参加讨论

    《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1期发表李松文章《国家文化工程中的声音记忆——以集成志书中的音乐记录为例》。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百年来中国传统音乐档案建设的背景;第二部分,作为国家记忆的集成;第三部分,技术变迁与声音的处理;第四部分,技术变迁与文化的整体性数字化表达。
    文章指出,将我国的传统音乐档案置于国家记忆的语境中定位,是现代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话题。作者从自己多年来在文化数字化记录、保存、管理、传播等领域的工作经验出发,介绍了不同历史阶段政府层面所做的档案工作及绩效并分析评价了声音档案的意义。
    首先,从1979年开始开展的“中国十大集成志书工程”,是一项全国性的普查工程。文章分别介绍了民歌、戏曲、曲艺、器乐四大类的编撰情况和出版规模。此工程作为全国性的普查,作者认为自上而下的“集成”既是以传统音乐构成的集体记忆,也是以各地区、各民族民间声音为主构成的国家记忆。当时尽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但大量资料具有文物价值。此次参与田野的人员构成包括各地学者,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社区文化经营者共十几万人,历时30年完成,此项工程就规模之大、全面系统和声音的记录而言,的确是第一次,也为后来的民族民间音乐搜集整理工作提供了范式。
    21世纪以来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持的“再记录和抢救”工程,秉承之前的工作,在技术手段与学科视野上都有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展开修复档案与老唱片数字化的工作,另一方面逐步展开了地方影像资料抢救性修复和著录。
    关于各种相关技术手段,首先是文化信息磁记录,即以物理和化学的方式对老介质的保存展开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其次是关于老唱片,对不同年代、不同规格的各种老唱片,“中心”也非常关注,其中有些专门技术处于领先,国内有很多机构以及学术团队、技术团队也在做此工作,但目前还没有统一方法。此外,我们的再记录和抢救工作还包括传统乐器的声学测量。
    随后作者提出要进一步展开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数据库的“元数据”建设,让文化信息的空间表达更为精细化、系统化。总体上,要将国家记忆与大众生活、艺术发展、文化交流联系起来,推进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延续和发展,推进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文化保护、传承与创造的终极目标。
    原文作者: 李松,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原文标题:《国家文化工程中的声音记忆——以集成志书中的音乐记录为例》
    原文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1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