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杨卫华: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艺术史有效教学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06-1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杨卫华 参加讨论

    目前,在国内艺术设计院校中普遍开设了艺术史课程,艺术史教学的开展在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艺术史教学实践中,如果不能尊重认识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潜能,要完成上述教学目标,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难度。
    艺术史教学与心理学关系密切
    目前的艺术史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阐释美术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规律,以时间为序,介绍艺术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艺术流派、艺术作品、艺术理论。学生主要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师生互动稍显不足。而有关理论和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敏感性就有可能被破坏,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受到束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认识不足,未能从学生的视角去研究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不能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审美需求,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在有效教学思想的发展进程中,许多教育学家都非常重视心理学研究,德国教育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主张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他深信“在我们的教育学知识领域中,大部分的缺陷乃是缺乏心理学的结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亨利·克莱·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表示,“教师关于有效教学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心理学的。教和学是心理过程,而懂得这种过程的教师便能更好地发展有效学习的程序、技术和效力”。
    艺术史教学是一种审美教育,它与心理学的关系尤为密切。从宏观上看,一切审美教育活动的进行都依赖于由认识、情感、意志三大心理要素所构成的心理结构,从微观上看,一切审美活动都必须由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和创造等多种心理活动共同参与。有鉴于此,要提高艺术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利用心理学理论使艺术史教学活动更符合科学规律。
    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进行有效教学
    要实现艺术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真正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抛开“以本为本”的教育观念,根据审美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可以尝试采用“起、承、转、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易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起”是指选择形象生动的内容引入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进入审美情境。
    艺术审美的最初阶段,需要鉴赏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特殊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状态。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迅速进入到审美心理状态之中,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们的注意力相对稳定地集中到教学内容之上的时候,他们可以保持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活动要素的积极运转,逐步进入审美情境。要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关键,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一般都是从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在艺术史教学的初始阶段,比较适宜安排形象生动、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富于艺术性、符合学生兴趣的内容。
    例如,中西方传统绘画是艺术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中西方传统绘画在表现方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一重写意,一重写实。这两种风格解释起来理论性很强,学生理解有难度,如果在课程开始就进行大篇的理论探讨,学生甚至可能会产生畏学情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了文化观念海报 《关于“逸品”与“妙品”的美术学解释》,“逸神妙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品评系统,逸品指不拘形似,意在象外的绘画品格;妙品指技艺精湛,形象栩栩如生的绘画品格。在这一海报设计中,笔者有意再现了中西方绘画对于同一主题——“鱼、虾、蟹”采用的不同表现方式。国画采用水墨写意手法,鱼、虾、蟹的形态在似与不似之间,笔简形具,生意盎然,呼应了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画论 “作画不能画得太像,太像则匠,又不能画得不像,不像则妄”,作品具有野逸之趣。而西方油画作品中,鱼、虾、蟹属于静物画的表现内容。画家要达到逼肖真实的程度,需要对静止的物体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描摹其形态、光影、质感、色彩等各种细节。为方便长时间观察绘制,鱼、虾、蟹都是已经死亡的静物,画面处理十分写实,质感强烈,色彩逼真,达到精致巧妙的画面效果,可以称为绘画的“妙品”。这一海报把同一主题中西方绘画 “活”与“死”、“静”与“动”、“写形”与“写意”的表现手法同时并置,画面生动有趣,对比强烈,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对于中西方传统绘画的观念、作画方式、评价标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就能进入学习情境。
    第二,“承”是指承接引言,进入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由点到面的深入探讨,拓宽学生审美体验的广度。
    如果说引入课题部分的内容引人注意,像画龙点睛中重要的一“点”,那么当学生进入审美情境后,就要从具体作品的个例品读、赏析,切入课题,延展、比较,引导出有助于把握美术发展主要线索和规律的内容,做到个例解读与历史发展的逻辑统一。从对单件作品的鉴赏,感受作品的形式和意蕴,剖析作品中包含的主题、形象、背景、典故、象征意义等,到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作者情况、作者和作品所属流派的情况,有关流派发展的历史及其艺术特征、流派中其他成员的作品创作情况、流派在艺术史中所处的地位和意义等,使学生对艺术的把握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拓宽审美体验的广度。
    第三,“转”是指从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阶段转向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阶段。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启发学生想象、联想,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构思,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综合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但意义不确定的内容作比较研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强化自主思维,不仅能让学生确认、复习和修正已学的知识,也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
    第四,“合”是指整合教学过程,对艺术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评判,实现有效教学目标。
    审美过程就是人们感受、理解和评判艺术形象的过程。经过上述阶段的审美教学,学生们从单独、零散的具象出发,接触到大量感性材料,随着艺术语境的不断扩大,艺术内容不断深化,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形象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感知、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积极参与,逐渐形成心理 “完形”结构,最终,艺术史教学要实现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在对丰富的个案有所了解之后,需要综合分析,进行理性的思考,对在前几个阶段完成的艺术片段进行整合,对艺术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评判。
    设计学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好艺术史课程,目的是熟悉艺术创作语言与表现手法,把握形式美的法则,了解艺术家的构思技巧,开阔视野,通过对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分析、鉴赏、参考、借鉴,可以获取有益的启迪与灵感,提高审美素养和设计水平。这里有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的心理过程。有效的艺术史教学必须重视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遵循认识规律,依据审美教育的学科特点,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会得到发挥,学习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艺术史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