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鉴赏 >

古时候的杭州人,不要太会玩

http://www.newdu.com 2019-01-25 钱江晚报 马黎 参加讨论

    如果穿越回几百年前的杭州,拥有了长达18天的春节黄金周,你会怎么过?这份古代杭州人的春节攻略,送给即将过年的你。
    注意看,我们还划了重点,毕竟古人在过年这件事上,真的比我们讲究太多了。
    这些早已消失的习俗规矩,现在细细读来,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古人呐,不要太会玩。
    送灶要体面
    送灶神升天,是从唐代就有的风俗。灶神是家中常驻“观察员”,每年腊月二十三日,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一家人一年中的善恶。
    为了“贿赂”灶王爷,杭州人搞出了很多“花头”。
    《东京梦华录》里就写了,北宋的杭州人会拿酒糟涂在门上,灶神一高兴,就“隐恶扬善”,在玉帝面前,只讲好话,不说坏话。
    风光地送灶王爷上天,杭州人还要提前做一辆“送灶之轿”。买来竹灯,架上一双竹筷,糊上红纸,配上灶司神马(一种版画)、花元宝,送神时一并焚化,同时燃放鞭炮双响,极尽神气体面。到了除夕晚上,再把他接回来。
    年包循环用
    按照老说法,杭州人过年,“初一不出门,初二等客人,初三小年朝,初四曰忌日,初五烧五纸”。
    老底子的杭州人要等到年初六,才可以出去荡荡儿,但不是乱荡。
    大户人家要准备“年包”,普通人家一般用土草纸,里头装着红枣、花生、橘子、粽子糖等吃食,包得有棱有角,扎上一根细麻绳,就可以拎着去拜年了。不过以前手头不宽裕,“年包”也被“循环利用”,送出的“年包”,兜兜转转到最后,可能又回到了自家手上。
    广发拜年帖
    古时候的杭州人出门去拜年,时兴发名片。
    宋代士大夫应酬多,就派家人或者仆人,拿着自己的“名刺”,也就是名片去拜年。拜年贴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着受贺人姓名、贺词、落款。
    拜年帖现在早已消失,但你是不是已经听出来了,这就是新年贺卡的前身啊。
    明代拜年,不仅拿着名片,还带上一个马铃,到主人家门前摇一摇,装作是骑马来的,被问起来,就说马儿刚刚脱了缰跑走了。这种搞笑又浮夸的习惯,也只有杭州人有过。
    有的家庭,还会准备两本写有“题凤”“留芳”的记名本。为图个吉利,主人家戏精上身,前四栏的造访者是这样写的:第一是寿百龄老太爷,家住百岁坊巷;第二是富有余老爷,家住元宝街;第三是贵无极大人,家住大学士牌楼;第四是福照邻老爷,家住五福楼……
    元宵看灯山
    至于过年的娱乐项目,古代杭州人不要太会玩。
    《西湖游览志余》里讲道:“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或投琼买快,斗九翻牌,博成睹闲,舞棍踢球,唱说平话,无论昼夜,谓之放魂。”里面提到的翻牌九、年锣鼓、放纸鸢、舞龙灯、放花爆,都算是过去的基本款了。
    正月十三日,还有个“上灯节”。上灯节前一天,从寿安坊到众安桥的灯市一条街,气氛就燥起来了。“上灯节”从十三日开始,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达到高潮。宋代皇帝特别讲究“与民同乐”,在御楼或府衙前,搭起山林形状,张灯结彩,宛如“灯山”,蔚为壮观。
    普通人也有很多小乐趣,猜灯谜、看唱戏、观烟火、吃灯圆,整个杭州城,和乐融融,“无论通衢委巷,星布珠悬,皎如白日,喧阗彻旦”。
    而这份热闹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然后“学子攻书,工人返肆,农商各执其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