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作曲家是音乐艺术发展的灵魂——俄罗斯钢琴学派形成的启示

俄罗斯的音乐成就好比一桌大餐,天才的音乐“厨师”以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为原料,采用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烹制出极具俄罗斯特色的世界名菜,让世人羡慕不已。
    我们也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演出场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欣赏世界水平的钢琴表演已经成为现实可能。然而,看到我们自己的世界一流钢琴表演艺术家在演奏外国作品,总是让人觉得有些落寞。
    20世纪世界钢琴艺术领域出现了两座高峰:一座是以德彪西、拉威尔、杜卡、米约、梅西安为代表的法国钢琴学派;一座是以格拉祖诺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卡巴列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为代表的俄罗斯(包括俄罗斯和原苏联两个阶段)钢琴艺术学派。俄罗斯音乐艺术高峰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俄罗斯作曲家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坚守和挖掘。所以,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深入分析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形成,观照同时代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对当今中国钢琴艺术发展会有特别的益处。
    民族性是钢琴音乐创作的根本。在俄罗斯音乐艺术高峰时期,从柴可夫斯基到米亚斯科夫斯基,再到“苏联音乐三巨头”,他们最大的成功都在于能够运用不同的作曲技法很好地表现俄罗斯的民族音乐特色,创造出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钢琴乐派,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世界钢琴艺术宝库。比如,在传统的古典音乐逐渐穷尽、日趋解体的20世纪,多数欧洲作曲家都开始探索现代音乐、开发全新的音乐技法和理念时,深爱亚美尼亚及外高加索音乐的“苏联作曲家三巨头”之一的哈恰图良,却大量汲取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应用在管弦乐、协奏曲等传统音乐形式的体裁中,不仅使民族音乐获得了更为强大而丰富的表现力,也为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填补了古典音乐在亚美尼亚及高加索、西亚这一原生文化地区的巨大空白。他的音乐从不挑战旋律、调性等传统古典音乐理念,但具体表现形式灵活多变,从不墨守陈规,充分发挥了节奏、音色等各种传统音乐要素,优美动听、平易近人。哈恰图良以其特有的亚美尼亚风韵和绚丽的管弦乐技巧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成了西亚风格专业音乐开宗立派的大师,培养了亚美尼亚黄金一代作曲家,为俄苏音乐的民族特色增新添亮。
    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创新技术和观念,还要发掘其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俄苏在钢琴教育教材的选择上也非常重视民族化、母语化,以各时期的俄罗斯民族音乐为素材编写的教材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不乏根据俄罗斯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俄罗斯作曲家的歌剧、舞剧片段改编的钢琴曲集等。选择本国钢琴教材(尤其是入门教材)培养了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理解与欣赏。俄罗斯钢琴学派正是得益于此才得以不断继承和发展壮大。
    俄罗斯的音乐成就好比一桌大餐,天才的音乐“厨师”以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为原料,采用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烹制出极具俄罗斯特色的世界名菜,让世人羡慕不已。音乐创作,方法可以是世界的,但是原料应该是本民族的。用世界先进的方法开发本民族丰厚的音乐资源,才能让音乐世界色彩斑斓,才能让本民族音乐生机勃发。这一点,在我国现当代音乐家作品中也体现得很明显。例如,目前最受听众欢迎、上演率最高的中国作品也是殷承宗、储望华改编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王西麟的《云南音诗》组曲,鲍元恺的《炎黄风情》组曲等民族特色浓厚的传统古典音乐作品。因此,保持民族特性是钢琴音乐创作的根本。
    独创性是钢琴音乐创作的核心特征。俄罗斯钢琴学派在教学中主张以严格的手指训练为演奏原则的基础,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手指训练体系。演奏中,特别强调“珍珠般的声音”和“天鹅绒般的触键”,要求手指坚强有力,力度变化鲜明,节奏稳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特色。俄罗斯钢琴家们在演奏中注重整体结构的完美及细节的表达,讲究每一个音的质量。在乐曲处理上规范严谨,十分注意音色、分句与器乐的歌唱性,追求把优美如歌的旋律同技巧动作结合起来。俄罗斯钢琴学派重要的艺术核心特征就是强调歌唱性,以声乐的气息流畅、声音圆润的歌唱方式来阐述钢琴演奏的声音,让钢琴这件乐器人声化。这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旋律风格根源在民间,音乐语言综合了俄罗斯民歌、城市浪漫曲和古老宗教歌曲的元素,渗透着对故乡的深情,对大自然的描绘,对往昔民族光辉的缅怀,对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我国百年来的钢琴艺术创作发展历程也同样呈现出类似的特征,从最早的模仿与改编,到后来的民族化探索,作曲家们都致力于在独创性上有所建树。近些年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也在独创性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作曲家们的创作思维开始由面向外部世界的描绘而转为对人的情感抒发,他们更加关注对音乐内涵的挖掘,在作品中更加注重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特别是在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五声音阶相结合来营造音乐意境和体现民族音乐风格方面的能力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种探索的勇气和方向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人民性是钢琴音乐创作的源泉。俄罗斯音乐具有深厚的人民性传统。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强力集团”就大力主张俄罗斯音乐走自己民族的音乐发展道路,强调音乐创作的“人民性”和“现实性”,他们的作品充分地体现出鲜明的民主倾向、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反对那种热衷表现风花雪月、爱情至上的贵族音乐倾向,其中大量作品针砭时弊、同情社会底层人民特别是农民疾苦。苏联时期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都很注重音乐创作的人民性,在哲理的深度上,在反映新生活的面貌和苏联人的精神气质方面,以及音乐语言和作曲技法的创新性方面,均有不少突破,达到了较高水平。正是有了作曲家对人民性的不懈坚持和弘扬,才有了俄苏音乐的辉煌乐章。
    音乐是生活的艺术,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脱离人民和生活的音乐作品必然走不远、传不开、留不下。音乐只有受到人民和生活的滋养才能打动人、感染人、陶冶人。钢琴与钢琴创作虽然来自于西方,但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钢琴艺术也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特别是在钢琴表演艺术方面,可以说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而且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我们也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演出场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欣赏世界水平的钢琴表演已经成为现实可能。然而,看到我们自己的世界一流钢琴表演艺术家在演奏外国作品,总是让人觉得有些落寞。为什么这个伟大时代却很难出现同样令人激动的中国原创钢琴作品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我们的钢琴音乐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有意无意地丧失了人民性和群众性,创作者远离了人民群众和大众生活,对优秀的民族音乐过于漠然,而更多地周旋于商业演出的创作,创作的冲动更多的是为了市场而不是艺术。这种缺少人民和生活滋养的音乐作品不能感动听众也是理所当然的。不难理解,我们的钢琴表演可以学习国外的演奏技法,我们的作曲方式也同样可以学习国外的创作技法。但是,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不可争辩地说明,真正伟大的作品创作必须扎根于本民族音乐的沃土之中。诚然,许多前辈已做出了积极努力,创作出不少展现中华民族音乐特色的优秀作品,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加以继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紫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