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理论研究、评论与国际推广(2)主题综述之五


    11 月 27日上午 8点 30 分, 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暨纪念‘兴城会议’ 30周年高峰论坛”·嘉宾对谈(四)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议题为《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理论研究、评论与国际推广( 2)》。此次会议发言人有:美国季刊《音乐中国》主编周勤如、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戴嘉枋、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汪申申、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罗小平、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明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汤琼,主持人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韩锺恩。
    周勤如的发言主要聚焦于中国音乐的国际推广和理论创新两方面。周勤如回忆求学美国经历对他学术积累起 到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后着重介绍了由他创办的以译介中国音乐文献为主的英文学报《音乐中国》,并在国际上取得了好评。在理论创新方面 , 周勤如提出了“音乐分析学”的概念,推动国内音乐学术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提倡“看透世界、发展自己”的学术建设理念。周勤如从他“平地扣饼”的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是:按着旧的章程不能完成目标,需要制度创新。要有人头破血流的走出经验,国内要重视培养精通英文 -音乐的双语学者,并重视与国内多方的合作。
    明言则谈了“三性问题”、“二类问题”、“内外关系”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三性”指的是世界性、民族性、个性。明言老师着重强调了个性。并说个性不是个人主义的膨胀,而是作曲家独特的品质和个人化的语言 , 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二类问题”则是音乐他律自律问题的探索。“内外关系”则是关于内部需求和外部世界的取舍。明言将中国作曲家概括为“三原色”:引领潮流之先的谭盾;实现自我的朱践耳;叛逆、批判的王西麟。但这三种态度都有所缺憾,此时就需要音乐批评的积极介入来调整比例。音乐评论在 20世纪至 21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级跳”过程,从学堂乐歌到一度停滞再到兴城会议后的繁荣。最后明言号召音乐圈要放下所谓的“圈子文化”,积极入世,从而为培养大众的审美出力。
    戴嘉枋回忆了解放后的 80年代,人们当时虽然物质基础不丰富,但指点江山,对文艺有真切的追求。而现在则是物质丰富,却作品和追求粗糙。“钻石价,玻璃渣”这种可怕的现象竟成为常态。戴嘉枋指出,作曲家要对自身有要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曲家作为作品的创造者需要对作品负责。同时也要抛弃非黑即白的传统二元化思维,音乐批评要秉笔直书,不能作为作品的附庸。
    罗小平主要关注作品的传播方式,并归纳为四个环节:外化、活化、音像、接受。在外化中,经过罗小平的调研,出版的门槛比较高,录制的中国作品也很有限。活化是二次创作的过程,但没有深入学习就无法完成作品的活化。第三环节音像是对前两环节的强化。但四个环节是多途径中互相影响的关系,不可单独割裂。并用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这部作品几十年以来的生命力作为例子。
    汪申申先谈论了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提出理论和实践不是互相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观点。并强调音乐评论是为了听众而写,重要之处在于能激起听众想听的欲望。评论不是为了作曲家写,但可以帮助作曲家发现作品中的优劣之处。对于创作问题,汪申申认为作曲家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且需要宽松自由的创造环境。金钱应该流向交响乐团演出新作和出版商而不是个人。
    汤琼认为作曲家需要更多的空间,不应该用是否传统来进行限定。关于教育则需要更深层次对音乐理论和创作的理解。演奏家也该积极与理论界进行对话,从而形成良性的氛围,自觉演出中国作品。
    主持人韩锺恩总结到 作曲家的委约作品对作曲家的时间限定对作曲家本身也是挑战;而在专业音乐学院的教育中,如何在教学环节中传播当代音乐也有其困难:一是时间有限,二是需要相应的教材。呼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教育部基地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这场座谈会对当下音乐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各位专业学者也对行业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之道。对当场听众都带来了启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