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人类最早的结盟形式
时间:2025/09/18 06: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进 点击:次
图腾崇拜是对于万物赖以存在之力的信仰与崇拜,这种力量是实在的,是被原始人类所感觉和体验的。 作为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图腾或图腾崇拜其实就是人类最早的结盟形式。如实观照,作为世界各民族都曾经历的文化现象,图腾形式的结盟也是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从图腾实质来看人类结盟的缘由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土语,英文为“Totem”,意为“亲属”、“他的亲族”、“彼之血族”、“种族”或“家庭”等。图腾是原始人类把某种动植物或其他物象当作自己的亲戚或同类,相信与图腾之间有一种密切且完全特殊的关系或关联。原始人类之所以崇拜某种物象,是因为相信自身存在某种属于这些物象的共同的神秘力量。图腾崇拜是对于万物赖以存在之力的信仰与崇拜,这种力量是实在的,是被原始人类所感觉和体验的。法国著名学者列维-布留尔把这种原始思维的规律称为 “互渗律”。既然原始人类有这样的思维特性,既然他们和动物有着特殊的关系并从动物身上得到最大的支持,那么,把动物当作自己的亲属、本民族或本部落的祖先或保护神,进行图腾崇拜,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在面临外界万物强大的力量时的一种生存取向或生存选择。原始人类崇拜图腾,与动植物或其他物象结盟,是为了自身与图腾本原、万物之力或生命之力实现神秘的互渗、本质的同一、生命的共在;原始人类崇拜图腾,与动植物或其他物象结盟,是为了获得、拥有万物赖以生存、存在的力量,借此力增强氏族群体或个体成员的生存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面对和迎接生存的困难与挑战。 从图腾制度来说人类结盟的准则 所谓准则就是言、行、思等所依据与遵循的标准或原则。通常来说,结盟的准则就是指结盟各方应该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作为原始人类结盟形式的图腾,体现了独特的结盟准则。凡实行图腾制度的氏族,他们即以该图腾之名为该族之徽帜,并且相信他们确是该图腾之后裔。因此对于其所崇拜之图腾,不但不能杀害,而且也不能吃,甚至连接触或正目而视也在禁例。于是,人类结盟的最早准则便形成了。原始氏族与氏族图腾之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规定:图腾护佑氏族个人或群体,氏族成员或集体则敬重图腾。不仅如此,人类为了表示对图腾的尊重,还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图腾仪式,包括图腾入社仪式、图腾繁殖仪式和图腾祭祖仪式,以及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与图腾外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图腾外婚可视为原始人类结盟准则的主要表现。 社会学者认为,人类最初的社会结合,并非以血统关系为基础,是以利害关系为基础。即人类联结的动机,其始由于利害的一致,或求生的便利,故联结成群,以达共存之目的。在典型的图腾民族中,图腾外婚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违者将受到严惩。“外婚制凭借氏族间不断的结合,促使一个成长扩展的部落保持自身的巩固,使它能够胜过任何孤立无援的小型内婚群体。” “联盟”一旦形成,群体规模成倍增大,这样的“大群”对未结盟的 “小群”构成优势。大群获得更高生存机会,小群则更容易被淘汰。选择结盟是政治目的,确立盟员间通婚制度则是组建联盟的主要途径之一。不是由于婚姻而导致联合,而是为了联合而互通婚姻。由此可见,作为人类与动植物或其他物象结亲的集体表象,作为图腾氏族与其他氏族联合的图腾制度,实质上是不同图腾氏族为了繁衍生息与自身安全而产生的生存原则和结盟准则。 从图腾现象来谈人类结盟的历史 根据国外考古学资料,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晚期和中石器时代。欧洲发现的众多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雕塑等,证实当时的图腾仪式、图腾歌舞是丰富多彩的。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尚未发现确凿的图腾文化遗迹。新石器时代是图腾文化开始衰落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中国考古遗存中,发现不少图腾文化遗迹。那么,近年来考古研究证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有10余万年至1万年,相当于地质学上的晚更新世(10万—1.1万年前),就是图腾现象出现的大致时间,也就是人类结盟形式出现的大概最早时间。可见,人类结盟的历史长河至少已绵延不断10万年以上了。 在原始时代极端恶劣的客观环境和极度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且由于原始人类的原始思维作用以及求生活命的本能使然,人类结盟的最初对象不是人,不是氏族或族群,也不是城邦或国家,而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世间物象。随着人类思维模式向更高类型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结盟的活动也开始发生变化,结盟的对象逐渐丰富多样,结盟的准则逐渐丰富充实。可以说,一部人类的结盟史就是一部人类思维的进化史,更是一部人类独立的自强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