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张扬:朗西埃对艺术现代性的思考


    雅克·朗西埃作为法国当代重要的哲学家,他的著述领域非常广泛,对当下的文学、艺术、美学等领域有着深刻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与其他一些试图建构庞大体系的美学家不同,朗西埃对文学艺术的探讨并非抽象的学理化,也无意于将自己的作品视为某学科的理论,而是介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剖析,以此揭开艺术的朦胧面纱。他的著作《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便是用一种碎片却具体的手法,描述了一段不同于现代主义正统的“艺术现代性”的反面历史。说其碎片又具体是因为整部书既非按照严密的逻辑体系层层展开论述,亦不求全面展现两个世纪以来的整体景象,而是择取了不同时期的十四幕艺术场景,围绕场景中的艺术事件,去探索使人们对艺术认识发生变动的复杂背景和审美机制,以此反思长期以来对艺术现代性评判的恰当与否。
    朗西埃指出,通常关于艺术现代性的历史记叙和哲学思考,都是建立在每种艺术都要取得自治性的基础上,一些典范作品既抛开了过去的艺术,也摆脱了日常生活中“审美化”的形式。显然,他的思考是截然不同的,在他看来,那些被认为发生于艺术现代性理念的追求,比如艺术的创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非是艺术要求自治性的结果,而是来自审美机制下特有的变动。这种变动,总是在抹消艺术与日常经验之间、各种艺术之间的边界,并除去各种特性。所以他力图反对只着眼于过去的艺术事件,囿于艺术自身的方式,否则只会使艺术驶向无人的沙漠地带。《美感论》以一种近于编年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审美机制,即艺术事件背后的认知模式、思考模式在系谱上的变动。
    《美感论》的开篇,朗西埃从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中描写雕像——赫拉克勒斯的残躯起笔,揭示出艺术并没有依靠自闭取得一种超凡脱俗的自治性,相反,它找到了一个新的主体,即人民,找到了一个新的空间,即历史。雕像赫拉克勒斯在过去创作出来之时符合当时的审美感受,却因破坏和受损不再完整。也许残缺的雕塑不再完满,但是在温克尔曼看来,它是“无为的英雄”。只剩躯干的雕塑,只要除去规范的表现和表达的意欲,它依旧能够在未来让身体充满新的力量。在无所表现、无所动作之中,开启新生的可能性。雕像的审美评判,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同,就像雕塑艺术从诞生到古典时期的顶峰,到后来的衰败,这个过程就伴随着希腊自由风潮的兴起和消退。
    在朗西埃笔下,因感性体验的肌理、阐发艺术体制的变化,不仅使一座残缺的雕像变成充满新生力量的艺术品,更是在后面的十三个章节中展现了不同艺术的转型。比如一块舞台上的轻纱回旋暗示着宇宙的源起,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变成高雅的装饰艺术,一张摄影相片定格了瞬间也浓缩了世界……在时光流走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作为一个独自的世界而存在,欢迎任何事物的到来。它也并不因为那些毫不起眼的平凡事物的加入而变得黯然失色,流浪者、工厂、机械、硝烟、穷人的生活用品等元素反而使得艺术抛开了题材等级之分。这些无名之人或物,让作品不再阐释某个宏大主题,而拥有纯粹表现力。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