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良心主义”的美学建构(3)


    “良心主义”的现代审美功利主义实质
    客观地说,“良心主义”是中国第一代电影人聚合“初创”十年短片创制的经验,承继民族文化传统与资源,借鉴学习外片影艺,调谐多种文化影响与力量为中国电影寻得的“基点与平台”。“良心主义”不是外来或直接移入的“德先生”与“赛先生”,也不是克隆自西方的林林总总的那些主义,而是在亲历亲为的电影实践,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中诞生的理性指认和影界共识。“良心主义”显然不是经由学问家严密地学理运思的思想史成果,但在美学性质上,却与“现代审美功利主义”的美学新传统一脉相通。
    按杜卫、冯学勤在《以美正心: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一文中的阐释:“审美功利主义,是中国美学现代传统的核心思想。”具体是指在20世纪前半期,“在‘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下形成,于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朱光潜、周作人、丰子恺等美学家身上体现,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和西方现代美学思想而产生的新传统”。“中国美学现代传统的总体特征,深刻体现在交织了审美独立和心灵启蒙的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中,该思想的具体内涵是,审美内在地具有超越世俗功利目的的功能,通过审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使国人的欲望和情感得到解放与升华,克服私利物欲对个体的束缚,最终实现国民性改造的事功目的”。“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一方面吸收了萌芽自夏夫兹博里,大成于康德,流觞于席勒、叔本华、尼采的审美无利害观念,另一方面又是对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及其正心道术的薪火传承和现代转化”(37)
    以此衡量,“良心主义”的内涵中明显包含着对电影这一新媒介,新的大众艺术样式及其生成的新行业以及这一行业之于社会的一系列认知;包含着一个新业如何在民弱国衰的时代语境中,有效地实现思想与形式的建构,以解决问题,有功世道,扶助弱小,促进本业的一系列诉求。“良心主义”的“良心”不仅直接指向孟子所言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固有的“四端”。而且也包含着“致良知”,知、意、行的转换与统合。公允地说:“良心主义”对电影的认识,更多不是媒介物质性意义上的,而是电影之于观众的审美效果,可“消除利害”滋育人心的功用。正像王国维所认为的:审美是摆脱了政教从属地位的自在之为,美的价值“存在于美自身”,“审美具有无利害性”,“可爱玩而不可利用”,“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审美之时,全神贯注于美的形式而忘却了利害考虑,由此形成一种高尚纯粹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在审美过程中发生,而且还可以扩展到整个人生实践。(38)与之相近的看法,在1921年《影戏杂志》顾肯夫的发刊词中的表述则是:“戏剧中最能逼真的只有影戏,而影戏是消遣品,一个人在消遣的时候最容易感动,因为在消遣的时候,把万物都抛了,全部都注意在那消遣品上,没有别的观念来分他的心,影戏就利用了这一点,来发扬他的精神。”(39)而侯曜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统筹在“影戏与人生”的大题目之下,他提出影戏“表现人生”、“批评人生”、“调和人生”、“美化人生”四大功能,对“美化人生”,侯曜坦言:“娱乐是人生的一种要素。社会中一定要有正当的娱乐机关才能发展人民共同生活的兴趣,才能增进他们生活的能力,才能不致使他们觉得人生之无聊与枯寂。”“影戏是一种最好的娱乐,能于不知不觉中养成高尚的理想,宽大的度量,乐观的态度,诚实、博爱、互动、勇敢等等美德。影戏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能领人们到真、善、美的境界。”(40)
    由此可见,“良心主义”所禀执的正是现代审美功利主义的致思理路和终极目的。以影(戏)正心就是“以美正心”,“以解除个人生存之欲与痛苦为第一义,进而建立无恐怖、无争斗、无人我之见的社会为第二义。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审美的情感满足和欲望升华作用来正心,进而改造国民性并解决现实问题。”(41)从另一个角度说,“良心主义”也就是“以美辅德”、“以美储善”、“以美正心”以求“人心净化,人生美化”(42)事功目的的电影化践行。
        注释
    ①三篇文章分别载于《明星特刊》1925年第1期、第2期和第3期,在三篇文章中郑正秋提到的是:“影片要有主义”,“营业之余加一点良心在影片里”,并未明确提出“良心主义”的概念。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63.
    ③⑩(11)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37-141,71,77.
    ④徐耻痕编.中国影戏大观.上海: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
    ⑤“商务印书馆为自制活动影片请准免税呈文”,商务印书馆通讯录.1919年5月号.
    ⑥商务印书馆董事会议录.1925年12月8日,310次会议.
    ⑦杨小仲.忆商务印书馆电影部.中国电影.1957(1).
    ⑧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1.
    ⑨姚啸秋.从现在社会说到电影.友联特刊(第五期).山东响马.1927.
    (12)朱剑,汪朝光.民国影坛纪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3)郑正秋.明星未来之长片正剧.晨星(创刊号).上海.1922.
    (14)(15)(16)孤儿救祖记·本事.载:虞吉.中国电影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22.22.13-14.
    (17)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载:中国电影年鉴.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
    (18)早期中国电影“三大四小”的主体企业格局直至1926年“民新”自港迁沪才告完成。
    (19)三篇文章载于《明星特刊》1、3、2期,1925.
    (20)据郦苏元、胡菊彬的《中国无声电影史》中记载,从“明星”成立至1926年郑正秋编剧的影片10部,编导的影片2部。
    (21)秦喜清.欧美电影与早期中国电影1920年-1930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34.
    (22)郑正秋.我所希望于观众者.明星特刊(3).《上海一妇人》号,1925.6.
    (23)徐卓呆.我办影戏公司的失败谈.明星月报.1928(2).
    (24)周剑云.中国影片之前途.电影月报.1928年1、2、4、8期.
    (25)史东山.我对社会的两个希望.大中华百合特刊.《同居之爱》号,1926.
    (26)王元龙.我所以摄《探亲家》——在《殖边外史》之后.大中华百合特刊.《探亲家》号,1926.
    (27)王次龙.导演《义雁情鸳》的感想.影戏杂志.1930年1卷10号。
    (28)梅雪俦,李泽源.导演的经过.长城公司特刊.春闺梦里人,1925.
    (29)欧阳予倩.我编《天涯歌女》的感想.民新特刊.天涯歌女,1927.
    (30)潘垂统.尝试.电影月报.1928(5).
    (31)罗明佑.为影难.影戏杂志.1929年1卷,5、6期合刊.
    (32)(36)虞吉.现象电影现象:史学理据与形态学规划.当代电影.2014(2).
    (33)(34)陆炜.论第四种戏曲美.载:南大戏剧论丛(二).北京:中华书局,2006.
    (35)虞吉.国产电影运动与文艺片传统.电影艺术.2003(5).
    (37)(38)杜卫,冯学勤.以美正心: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文艺研究.2012(9):5,12-13.
    (39)顾肯夫.发刊词.影戏杂志.1921年1卷1期.
    (40)侯曜.影戏与人生.长城公司特刊.《春闺梦里人》号.1925.
    (41)杜卫,冯学勤.以美正心: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文艺研究.2012(9):12.
    (42)朱光潜.谈美,朱光潜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6.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