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学理论 >

可视的学术研究——关于学术型艺术展的探究


    作者简介:朱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崔延敏,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2016 级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面向公众的艺术展览兴起于 19 世纪的欧洲,随后艺术展览成为了大众熟悉的一个文化名词,也是视觉艺术品展示、交流、传播的一个空间 , 一段时间,一个事件。特别是二战后,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世界各国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制度化,博物馆、文化机构等文化硬件也得到了繁荣增长。在政治和经济的共同诉求下,风起云涌的文化艺术活动经由文化从业人士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展览填满了各大博物馆、文化中心,并扩充到城镇的其他公共空间。21 世纪以来的当下中国,在历经改革开放这三、四十年的有效积累后,无论是公立或是私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术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敞开了大门。艺术展览数量之惊人、样式之丰富,让人目不暇接。
    从艺术自身的发展状况而言,二战以来逐渐成型、清晰并强大起来的“当代艺术”,在文化艺术、哲学以及社会经济领域都逐渐获得了主流地位,成为当今世界共识的艺术语境。由于当代艺术的基本特点——打破界限,所以致使当代艺术创作出现了媒介的跨越,不仅包括创作的材料、手段和展示方式的跨媒介,也包括展览自身的跨媒介,致使“艺术展览”从作品呈现的功能性环节中凸显出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策展人应运而生,艺术家和策展人形成一种新的创作身份与互动关系。艺术策展作为一种创作方式,改变并扩大了艺术展览作品的性质、形态,并促进创造了新的展览艺术语言。
    一、学术型艺术展——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新艺术样式
    作为艺术展览的一种类型,学术型艺术展在 20世纪下半叶逐渐成长起来,开启了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新艺术样式。文化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一直是学者专家的工作范畴,针对某一文化艺术现象或理念的研究成果,通常以语言文字形成论文来呈现,再经由印刷出版和研讨会宣讲的方式传播出去。学术型艺术展, 即将学术研究后得到的观点、见解、理念,用艺术展览的视觉化形式表达出来,让受众可以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以观看展品为主的方式来体会并理解学术观点和理念。因此,学术型艺术展是学术研究和艺术展览的跨界与合作,策展人或策展团队一方面是学术研究者或研究团队,另一方面也是艺术展览的创作者或创作团队。学术性艺术策展就如同将一篇学术论文用展览的视觉语言或视、听语言进行艺术表达与传播。
    通常的艺术展览,是展示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的代表作,或是某一风格流派明确、某一时代、地域范围清晰的艺术作品。展览的目的是将艺术家及其作品向公众推广、传播。策展的工作是围绕着已经具有明确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和明确艺术理念的艺术家进行的。
    然而,学术型艺术展其新颖之处在于,展览的作品可能是艺术史中的名家名作,也可能是不具有艺术价值的档案、材料等物品,但经由策展人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超越于作品本身含义的独立、完整的文化艺术理念,并通过视觉化的创作性艺术展示,创造出一个表达策展理念的“展览”艺术作品。其展览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了一件庞大而立体的空间艺术品,该展览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
    学术型艺术展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已成名艺术家的作品为研究主线,但打破了传统“ 大师研究 ”的思路与方法,艺术家的作品被放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时代、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科技等非艺术化的背景之中去呈现与解读。同时展览不仅是展示艺术家的代表作,还加入了档案、材料的使用和文字文本的展示。
    第二类是以艺术史研究为核心,无论是单一艺术类别还是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交互,都是以展览的视觉语言,将艺术历史上璀璨的珍珠——名家名作串成线、编成网,来表述对艺术史的创造性学术认知。展览注重时间脉络、线索的架构与表达,以及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类是以文化研究为目的。这类展览的展示物品不再局限于艺术品,而以学术理念为创作主题,策展人也成为了艺术家。该类展览将大量零散的视觉档案、文件材料、日常物品、公共物件等非艺术品进行整合、排列,通过展览空间的艺术化呈现,赋予物品一种深厚的文化价值,格外突出了展览的整体性价值。
    第四类是对文化经典文本和概念的重新解读。由策展人对文化、艺术历史中的经典文本或者经典概念进行当代解读,策展人与艺术家共同以多样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探索经典文本的新空间和对当代的意义,甚至艺术家还可以进行全新的艺术创作,以回应策展人的解读。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完成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
    从上述的阐述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任何一类学术型艺术展,都要具有两个关键性意义,第一是学术研究,第二是展览视觉的艺术化表达。因为学术研究的观点与理念是展览的主题,是展览成为艺术品的核心前提。而策展艺术创作区别于传统视觉艺术创作在于,它是一种基于空间造型的综合性视觉语言,不动声色地将展览作品的原有价值与含义置于为展览的第二价值,并将展览本身的学术、艺术价值凸显,缔造第一价值。
    二、学术型艺术展的视觉艺术表达
    策展的艺术创作,是一个具有当代艺术特质的创作,更是将抽象而复杂的理念在一个特定空间中进行表达的创作。它不仅与传统视觉艺术中绘画、雕塑等艺术家封闭、独立创作截然不同,也与新媒体、跨媒介等当代交互艺术的开放式创作不同。策展艺术创作的材料独特、复杂、多样,既包括展品,也包括展览空间,策展创作的核心是对展品与空间的综合使用和架构,是在保持原有材料的独立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创作出一个新内涵的空间艺术作品。
    策展创作的视觉艺术表达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是对展览作品内容、数量的选择。这首先是一个编辑工作,从视觉内容上建构表达内容,要考虑作品是在展览立体空间内的叙事,而不是在书籍或者屏幕上叙事。
    第二是对展览作品本身呈现面貌的确定。有些展览品的规格、尺寸是确定的,但是很多影像艺术品的面貌是可以变化的。静态影像作品的尺寸,装裱形式;动态影像的投射方式、屏幕样式、屏幕尺寸,都可以依据策展理念而变化,是策展创作中的重点。
    第三是对整体展览空间的布局设计。展场建筑本身因其功能、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具有特定的含义,所以展览空间的建筑特点也会给展览提供一个先行潜在的语境。策展的视觉创作就是根据空间条件和特点,来统一塑造展览的光线、色彩、影调和基调氛围,以此来链接、感知抽象的学术理念。此外,展览空间的大小、形态、墙体的肌理与颜色、灯光的明暗、反差、颜色等等,也完成了对具体作品的呈现表达,构建了整个展览的理念。展览空间即是艺术展览内容的载体,也是艺术展览的内容本身,所以展览空间的整体视觉表意,是学术理念表达的直接体现。
    第四是对具体作品展示的布局与呈现。在展览空间的整体视觉气氛下,展览作品如何排列、摆放,是策展创作最终实现的体现。策展工作包括从内容建构,到视觉观看的稀疏与紧密的节奏控制,还有细节的处理,皆为学术理念的整体体现。
    以学术研究为基石,以展览视觉艺术表达为语言的学术型艺术展,其特独性和难点在于如何让学术研究转变为艺术展览,如何用视觉艺术的直观、可感表达代替文字语言的抽象、理性表述,如何创作出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现学术观点的“ 展览 ”作品。以上艺术展览视觉艺术表达所概括的四个部分,是基础也是关键性所在。策展作为艺术创作,虽然可以有基本语言的表达方式,但是绝没有语言式的表达套路。所以,学术型艺术展览的视觉艺术表达,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艺术探索之路。
    三、《中国摄影书展》——学术型艺术展的形成
    学术型艺术展是艺术展览历史中相对年轻的样式和实践,是当代艺术探索的产物。自 20 世纪 60 年代的后现代理论蓬勃发展以来,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交融关系,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感性的激发,艺术家们更多地从艺术理论、艺术史论的理念出发,产生创作主题和语言手段。学术型艺术展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并针对艺术理论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学术型艺术展览的创作主题和相应的展览艺术语言与手段。
    近年来,在国际和中国艺术界中,出现了一些既有深度又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型艺术展,它们不仅在艺术界获得专业的好评,也在大众文化领域内产生了广泛而有效的影响力。
    2014年7月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RenconterD’Arles)( 创办于 1984 年,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摄影节 )举办了一场《中国摄影书展》( 图组 1-4)(The Chinese Photobook Exhibition),策展人是马丁·帕尔(Martin Parr)和鲁本斯小组(WassinkL a n d g r e n)。马丁·帕尔是英国摄影家,收藏家,曾任世界著名的法国马格南图片社社长,后者是荷兰籍的影像文化研究者。该展览位于一栋由旧工厂改造的四层小楼中。观众在一层楼门口检票后,就进入暗红色灯光笼罩的环境中,仿佛走进了一座巨大的暗房。昏暗的红灯光下乘电梯上行至顶层,在四楼楼道口有接待前台,工作人员发给每位观众一个 40 厘米左右长度的电棒,按下按钮,电棒从侧面发出大约 20 厘米长、2 厘米宽的白色光。于是独特而神秘的观展之旅真正开始了。
    
    图组1-4 《 中国摄影书集 》展月展出 朱炯摄影
    展厅是狭窄楼道内两边门对门的一间间黑乎乎的房间。展厅里没有照明灯,房间的窗户是被遮蔽的,留出一条窄小的缝,并盖上红纸,为观众提供一些获取基本安全感的红色光线衬底。在一片黑暗的茫然中,观众下意识地打开手中的电棒。随着观众脚步的移动,电棒的有限光区打到墙上,一张张中国人的面孔、一个个中国社会的活动场面显现起来。《 中国摄影书展 》展出了策展人收集的百年来中国境内出版、发行的各种类型的图片画册、摄影书,有政治宣传画册、摄影艺术画册、文物影集、影像医学等实用科学或社会功能性画册。这些类型、风格各异的摄影书,被拆散、扫描后再重新打印在纸张上,按照书的原有编辑顺序平面铺展开,贴在展墙上。
    从第一层面意义来说,《 中国摄影书展 》是一个中国现、当代历史主题的文献收藏展,展出有时间跨度、兼有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影像类图书。展览中影像艺术的书籍并不是主体,展品本身也不具有特别的艺术价值,复制品展出也降低了文物价值。但是,策展人通过光线设计,包括展厅的昏暗氛围和观众自己手持电棒、移动打灯的观影方式处理,创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观展体验。影像记录并呈现了社会的现实,但是当它们被印刷在书籍中,就成为了过去,并被命名为“历史”,沉入了无尽的黑暗。观看影像书籍档案,探索历史曾经的真相,就如同一艘在浩瀚大海上夜航的船,会与鲨鱼相会,也会与星空对话,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可能。为此,我们可以解读到《 中国摄影书 》展的第二层面意义,它是一个借助书籍的媒介,研究影像与历史认知关系的学术型影像文化艺术展。
    2014 年《 中国摄影书展 》在法国南部古老的小镇阿尔勒展出,主要受众是西方观众,中国社会情景和中国人的形象面貌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概念化的、陌生化的,观众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进程认知也可能是一些无序的碎片与波点。策展人创造性地采用了胶片时代暗房安全灯的红色作为展览的基调,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也准确呈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政治特征。这样的解读,即便是对中国社会非常了解的观众,甚至是中国观众,都会有认同。每一个展厅的空间都不大,好像把历史做了切割。打开手电棒,照亮了一张伪满洲国活动仪式中溥仪严肃、呆滞的苍白面庞影像,电棒光一转,溥仪就消失了。走入下一个房间,民国时期郎静山的中国画意摄影集,不仅有梅兰松竹的集锦照片,也有裸体女人和须眉长髯的张大千肖像。移步换景,旧时代的生动影像无声地被历史的洪流吞没。观众下楼,拐弯,进入新的展厅,195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画册上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冷峻、庄重的肖像,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大场面在墙面上铺展开来。还有一间阅览室,摆着桌椅,观众可以坐下来,在昏暗中取阅书籍观看。
    在这个展览中,观众有一种展览主人的感受,他决定自己看到什么,自主建构展览的内容。因为光的开关权力在他手中。如果观众不打开手中的光源,策展人再精心地布置,也可以置之枉然。而这种观影体验又恰恰是策展艺术创造的成果。策展人对历史的学术态度,对借助影像书籍认知历史的可能性、矛盾性、不确定性的探讨,一方面通过展品的收集、整理、研究,进行重新筛选、编辑与呈现,并反传统、反常规地设计了独特而动态的“ 展览光线 ”,将学术观点以视觉化艺术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策展人还邀请观众一起来探讨影像书籍与历史认知的复杂关系。黑暗的环境,必然让观众容易忽视很多信息,观众需要依赖自己对中国已有的认知去刻意寻找信息,以及决定在一个影像面前停留多久。相信一千个看过这个展览的观众一定获得了一千种对中国的认知。甚至,一个观众的每一次观展,都会有差异巨大的信息捕捉和认知架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术型艺术展的独特价值。
    2015年4月,在798艺术区的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中国摄影书展 》以一种明亮的姿态在中国登场( 图组 5-8)。798 艺术区人流涌动,中国观众对自己的历史是如何借由影像载入书籍,以及书籍如何 重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图组5-8 《中国摄影书集》展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5年4 月展
    这一次,中国观众看到的《中国摄影书展》,是在一个改造自 20 世纪 50 年代修建的 798 军工企业的老厂房中,展场空间高大、宽敞,光线明朗、均匀,洁白的展墙、整洁的桌椅,展场里没有阴影,好像历史过往的一切都会经由影像书籍坦白地呈现出来。观众可以沉浸在这个展览里,因为该展览信息丰富饱满,从伪满洲国庆典活动、抗战画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建设画册、文革运动画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建设画册,再到中国人民警察制服系列画册、足球训练动作分解画册、医学临床研究( 关于毛孩儿的研究 )图录,还有中国摄影艺术家风格多样的影像画册,等等。收集、归纳、呈现这些建构历史的书籍、实用性、功能性的书籍、影像艺术的书籍,策展人不仅充分理解并肯定影像的能力与价值:记录存在过的现实,真实可感,直观有力,策展人更认识到影像客观记录的平等性和影像具有超越主体摄影人认知的价值,以及影像艺术表达的深刻性。策展人的书籍收集与展览呈现,就是在传递他们对摄影价值的认知。
    书原本是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如中国古话“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具有一种神秘性和隐藏感。《 中国摄影书展 》则把书一页一页地铺展在墙上,策展人让书打破封闭,坦诚地敞开心扉,体现出一种主动地迎接阅读的姿态。此次在北京的展览,大部分展示的书页都被装裱在镜框里,呈现方式隆重。另外,画册里面的影像也没有完全按照书的页码顺序排列,而是基于展览的特质,针对书的主题内容与形象进行空间布局。因此,这次展览的艺术创作关键,是将书的封闭式、个体化阅读转化为影像展览的开放式、集体化观看,这个展览也有效地将收拢并关闭在画册“ 宝盒 ”中的影像,重新在展墙上登台亮相,体现出影像特有的审美魅力。《 中国摄影书展 》以一种开放、客观、坦白地姿态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向观众打开了一扇借由影像认知现实的大门。
    策展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关于历史现实的范围认知,是影像与历史呈现的关系和可能性探讨。策展人的收集工作就是他的学术研究,国家政治大事书籍与社会实用生活书籍共同构筑了历史,表达了历史不可分割和缺失的两面。影像艺术家的艺术表达可以客观地展现历史的语境,是历史时代有效的文献档案。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在明亮、平静的环境中,我们看自己国家、自己过往的生活在书籍中呈现,看到了很多已经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社会历史现实。影像如此直接了当,不加遮掩,并超越摄影师的认知能力,深刻描述了历史的存在。普通观众会停留在历史影像面前,寻找属于自己的刺点,无数的细节,甚至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视觉信息,都会引发观众津津乐道地谈论。因此,观众通过观看展览,看懂了策展人对历史现实范畴认知的回答,也看懂了( 而不是读懂 )策展人影像书籍学术研究的架构、观点和态度。
    《中国摄影书展》,在中国北京和在法国阿尔勒采用了明与暗两种完全不同的展览视觉艺术表达,也体现了学术研究中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维度上对影像和历史的认知态度。这样的展览艺术创作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表达,也是学术研究本身,并为该研究增加了深度与广度。《 中国摄影书展 》特别针对不同观众的认知而进行了展览的创作, 让观众看懂学术研究成果是学术型艺术展最有意义的价值与特点。
    四、学术型艺术展的突破与改变
    学术研究历史悠久,研究者在文学体系中思考、建构观点,并驾驭文学的叙事、逻辑、审美和艺术功能,以语言文字承载、表达学术观点。学术型艺术展的策展人,兼顾研究者和艺术家,文学与艺术的两个表述系统同时使用。语言文字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即它的劣势,它对读者有要求,是要认识这种语言文字才可能读懂。因此语言文字只能面向特定范围的人群。同时语言文字是抽象的,它的表述需要读者的联想与转换。学术型艺术展的策展艺术创作关键,就是用视觉艺术语言来表达经由文学和艺术两个体系研究出来的学术观点。视觉艺术语言是直观可感的,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比文字语言有着更广泛的受众。学术观点经由语言文字表达,常常是晦涩难懂的,是抽象深奥的,而学术型艺术展,就是使用感性直接的视觉语言,用视觉艺术的审美性、感知力,用一种看观众看懂学术观点。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学术型艺术展将研究者变成了艺术策展人,读者变成了观众,从坐着不动看文字变成了一边走一边看展览,从抽象阅读变成感性观看与视听体验的结合。
    学术型艺术展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两个维度上都产生了突破和转变。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借助艺术展览易理解、易感知的途径,扩大了受众,学术研究的成果可以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学术研究的呈现由精英化向普及化转变。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艺术策展大胆的进行着艺术语言的变革,学术成果呈现为艺术品,扩大了艺术的边界,深化了艺术创作的表达。整体而言,学术研究与展览策划相结合,是独立学科向交叉学科转变的有效探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