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人边寿民,人们立刻会想到他的泼墨芦雁画。实际上,芦雁画在我国画史上代有传人,如明代林良、汪肇,清初的陈应麟等都是擅长画芦雁的画家,但最著名的还是淮安画家边寿...
在洛阳博物馆公布的五大 “镇馆之宝”中,既有玲珑精致的白玉杯,也有体量巨大的东汉石辟邪。走进洛阳博物馆新馆石刻专题展厅,一眼就能看见这尊威风凛凛的石辟邪,形神兼备,...
清代景德镇烧造的黑釉瓷又称为“乌金釉瓷”“铁黑釉瓷”,是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名贵单色釉。因釉的原料取自景德镇附近的乌金土(含铁13.4℅),故称乌金釉。乌金釉是在福建建窑、...
西汉鎏金铜骑俑 彩绘胡人俑 清代龙嘴龙柄鎏金铜壶 清代鎏金镂刻吉祥纹饰马鞍 宋代侍女奉茶图砖雕 战国嵌松石虎鸟纹金带饰 虎噬羊纹金饰片 木漆金糌粑盒 4月3日,丝绸之路系列展“...
现在的瓷器,用“系”的难以看见。为什么少用“系”,原因很简单:如今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把盛装在陶瓷器皿中的酒水、食品、杂物等吊挂起来或提移于他处。 陶瓷器皿上的系,在历...
姜夔作《续书谱》以发挥孙过庭《书谱》之旨,分“总论”、“真书”、“用笔”等十八篇,今将其“情性”篇提出,试说其特点得失。 “情性”篇中有云:“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同...
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瓷器生产出很多的创新品种,今天先介绍其在烧造品种和器形方面的创新。 太白尊 太白尊又称太白坛、鸡罩尊。清康熙官窑典型器物之一,因摹...
随着传统艺术热逐渐升温,习琴者日渐增多,这是好事。与此同时,人们也普遍存在着对古琴的“误读”,即认为古琴是一种表演性乐器,需要登台演出。其实在古代,弹琴不仅是娱乐...
越窑烧造历史悠久,窑场遍布宁绍平原,产品数量众多,销往全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为中外文化和经济交流作出贡献。 六朝时期是越窑的兴盛时期,特别是三国吴及西晋时期得到迅速发...
宋代定窑童子坐像,通高约5.4厘米。釉色白中微泛黄,釉面光亮,釉质透明可见胎体,全身积釉自然、明显。保存完整。 此童子似一男孩儿坐像,面容喜庆,神态自然。脑袋中后部似有...
罐高15.6、口径18、足径12.8厘米。这件粥罐,形为直口,圆肩,鼓腹渐收,底为康熙特有的两层台式圈足。器身刻大叶缠枝牡丹纹,刀法娴熟,纹饰清晰。外罩青釉,釉汁匀净,色泽青绿...
积书岩图(国画) 69.5×39厘米 清 赵之谦上海博物馆藏 赵之谦(1829—1884),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
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
作为西藏文化名片之一的唐卡绘画,为外界所普遍知晓,应该说是近三四十年间的事情。而在西藏,其历史渊源至少已有1300年以上了。据五世达赖时期的《大昭寺志》记载,吐蕃时期藏...
“长安佛韵” 笔者身边的艺术家有很多佛教信奉者,他们通常会去静业寺和大兴善寺唐代就存在的至今依然兴盛的寺院。可以说,佛教文化贯穿了中国帝国统治的重要时代,作为历代都...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和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节日”。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事实上,对于古人来说,清明节不仅...
这枚青花瓷画,应该是一只较大的碟盘的底部,据此推断原器物的直径应在20厘米左右,厚度也在3厘米,是典型器的一种。该瓷画所呈现的画面,是一幅“寒窑苦别”的故事。据古瓷研...
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东西方世界的面貌慢慢发生改变。在唐人的心目中,中国的长安就是世界的中心,甘肃的敦煌就是一个华戎交汇的时尚城市,正所谓“天...
铜钱造假 所谓古代铜钱做假就是偷工减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减轻钱币重量,二是原料掺假。 钱币造假最早出现在西汉文帝时期,至此之后,私铸、盗铸铜钱之风便屡禁不止,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吉祥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富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和内涵,是中国人民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 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