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长调是一种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从长调的起源、类型及分布来看,具有独特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诉说着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长调的繁荣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不可分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长调民歌展现出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中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语言、文学、历史、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酒歌等。长调属于蒙古族音乐。研究者通常将蒙古族音乐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以及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从7—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18世纪中后期,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地区,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短调民歌重获新生快速发展,长调民歌则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蒙古族的经济、政治得到迅速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生产方式从狩猎转变成畜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前较古老的萨满教歌舞、英雄史诗等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了。长调几乎涉及蒙古族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宴歌、情歌等不同类型。 作为蒙古长调的一种,我国内蒙古地区的长调,其感情内容十分丰富,表达了牧民们对大自然和万物生灵的赞美、对家乡亲人的眷恋及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艺术风格上有着独特的结构特征、歌词特征及音乐特点。在长调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时期牧民的生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的联系,是我们认识当地人民淳朴性格的窗口。长调词曲宣泄情绪的特点,使其感动、征服着每一位欣赏者,并迸发出特有的社会内涵。在对长调的解读中,我们知道,歌颂与赞美、爱恋与思念、教化与伦理构成其内容的主要部分,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亲人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都表现了人们质朴的情感。演唱者与听众情到深处时,常常会泪流满面。 歌颂与赞美之情是长调的情感主调。我国内蒙古长调所表达的众多内容中,根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所收153首长调歌曲统计,其中歌颂与赞美的长调题材占40.3%,为数最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游牧生活方式是生成长调的基础,赞美自然、赞颂一切美好事物,便顺理成章地成为长调的重要内容。内蒙古独特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热爱和平、崇敬英雄、追求美好和善于抒发情感的性格。 寄赞颂之情于草原是爱的核心。内蒙古是草原游牧文化中的传承者,作为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青草、蓝天、白云、高山、流水对于他们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因为游牧经济形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依赖而得以进行,所以牧民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依恋。他们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些在灵魂深处的情丝也在长调中得以充分体现,如 《贝尔和呼伦》中唱到:“给人们吉祥的,是贝尔和呼伦湖……”在歌曲中,无论草原上的哪座山与哪条河,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幸福感,人们通过对它们的赞颂来表达大自然对自己的恩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