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美]爱德华·S·考文著,强世攻译:《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2页。 ②参见张素琴、刘建著:《舞蹈身体语言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78-180页。 ③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载《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 ④吕艺生:《舞院创作的回顾与展望》,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7页。 ⑤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9页、350页、30页、91页。 ⑥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页、27页。 ⑦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68页。 ⑧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4页。 ⑨参见[美]劳伦斯·艾普斯坦、彭文斌:《仪式,种族和氏际身份认同》,载《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第95-106页。 ⑩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93页。 (11)玉慧:《河南麒麟舞的田野考察研究》,载《舞蹈研究》,广东舞协,2010年第1期,第103页。 (12)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73页。 (13)阿·汤因比,池田大作著:《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367页。 (14)参见刘建著:《宗教与舞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刘建等著:《舞与神的身体对话》第九章“民间舞蹈的福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5)[美]明恩溥著:《中国人的素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3-24页。 (16)[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57页、359页。 (17)参见张素琴、刘建著:《舞蹈身体语言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9页。 (18)王学泰:《礼俗:社会组织的粘结剂》,载《读书》,2013年第12期,第47页。 (19)据海阳秧歌民间艺人王瑾兆(后转换身份为“二老艺人”)采访录整理。采访人:刘明明;采访地址:海阳市风城县旧市委大院王瑾兆家;采访时间:2013.8.12。 (20)参见江东著:《论藏族舞蹈“阿谐”、“强谐”与劳动的关系》,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7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