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善于运用民族乐器表达传统戏曲及民歌元素,这也成为他音乐作品的独特标志。赵季平说,“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民间音乐,其实都在闪光,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发现民间音乐的闪光点 “深入生活、深入老百姓”是赵季平一直强调的创作准则。赵季平说,自己“创作要到老百姓中去”和“创作向上、向善的作品”的艺术观,形成于家庭的耳濡目染。赵季平的父亲是位画家,他为了积累素材写生,曾经坐着马车,背着干粮和水,走遍大半个中国。“我虽然没有子承父业,但父亲的经历,对我影响很深。” 赵季平认为,“这种体验和深入生活不是你到一个地方,走马观花式地到处看看就可以,而是要‘下马看花’,要和老百姓心贴心,去发现宝贵的艺术源泉。就像当年我们拍《黄土地》,住在陕北农村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住就一个多月”。 电影《黄土地》是赵季平的起点,提起28年前的那次体验,他至今还很激动,“那段日子,每天大家除了赶路以外,就是在老百姓的窑洞里听民歌,去听老百姓拉家常”。民歌本身就是在这样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发出的一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曲,它有爱、有恨、有对生活的赞美。 赵季平说,在村头、在田间、在山坡上听民间艺人唱戏、唱歌,如今成为他津津乐道的美好回忆。“在艺术上,我与民族音乐的血脉贯通了;在情感上,我与普通百姓和人民的心紧紧相连,我知道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这些情感成为我所珍视的,并且在我随后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文艺作品应让人感受到美 回顾赵季平过去的多部音乐作品,无论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还是流传甚广的影视主题曲,都能在使人得到美的感受的同时,精神振奋。赵季平认为,好的文艺创作“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希望、梦想就在前方”。 这些年,赵季平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民间音乐与传统文化,“随着音乐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中国民歌发展确实存在紧迫性,如何保护和传承原汁原味的优秀中国文化,这是国内音乐人和人文社科研究者应该关注的”。赵季平说,“一个人的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直接影响到人生追求。外来文化的影响正在使本土文化逐渐淡化,与之相关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赵季平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应有序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教材内容应体现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行为习惯等传统文化精髓和价值,实现在塑造传统文化的“壳”的同时,更注重于塑造传统文化的“魂”。 致力于推广美育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是为了培养人的和谐、美好的情感,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使人生境界得到升华。”赵季平说,“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体验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内容。” 赵季平认为,一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成正比的,学生通过审美教育就会在科技创新、艺术创作、学术交流、环境美的创造、文化艺术活动的设计等方面,不断迸发新的火花,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注入新的活力。 “我希望使每一个接受美育教育的人能体验、领悟到一个民族或地域的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吸收和建构,从而积聚社会‘和而不同’的内凝力。”赵季平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