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仝妍文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舞”的建构》。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启动,“现代化”以丰富的物质形式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西方现代文化的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成为关系到新时期文化转型和发展现代新文化的重要问题。这一时期,“中国现代舞”的出现、正名与发展,标志着当代中国舞蹈在新时期的文化自觉与艺术创新。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现代舞”不能简单地以时间划分,它以特定的历史内容为内涵,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实质是舞蹈艺术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革命”与“运动”,这是对现代舞之“现代性”的根本体认与强调,也是对现代舞之“中国化”的基本定位与追求。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舞“中国面相”的建构;第二部分,中国现代舞“时代面相”的建构;第三部分,中国现代舞的“主体自觉”。 文章指出,中国现代舞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有着其“前世今生”。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中国现代舞”,以“拿来主义”的果敢冲破了此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革命现实主义的“一元一式”的表达模式,另以一种主体色彩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关怀,用舞蹈艺术的本体语言表达出来,并由此开启了新时期舞蹈艺术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现代舞“中国面相”的建构 中国现代舞的独具特色的“中国面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际舞坛揭开面纱,暂露头角:1990年在巴黎第四届国际现代舞比赛中,秦立明、乔扬以《传音》《太极印象》一举夺得双人舞金奖;其后1994年、1996年、1998第六、七届国际现代舞的金牌又被邢亮、桑吉加摘得。1997年10月9日至11月23日,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应美国舞蹈节(American Dance Festival)之邀,首次赴美国巡回演出,并登上了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艾森豪威尔剧院的舞台。这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重新进入世界舞台后绽放的舞蹈艺术之花。 二、中国现代舞“时代面相”的建构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中国现代舞,其关注点:一是中国现实的感受,二是现实人物的内心,三是舞蹈本体的回归。自1992年广东实验现代舞团成立,其作为西方现代艺术精神与理念的现代舞获得“合法”身份的标志事件以来,中国现代舞的艺术实践活动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为一股舞蹈艺术热潮,并凸显出鲜明的时代性。 在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统一的坐标中,现代舞的“中国面相”逐渐明晰、成熟起来。此外,不仅有不同风格的现代舞作品,更有现代舞理念对当代其他舞蹈发展的影响,也由此证明了“现代舞不能以简单的时间来划分,它以特定的历史内容为内涵,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实质是舞蹈艺术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革命”与“运动”,这是对现代舞之“现代性”的根本体认与强调,也是对现代舞之“中国化”的基本定位与追求。之所以对西方现代主义有着种种的选与不选,是因为中国现代舞与西方现代舞处于两个不同的历史与现实时空中。 其一,从现代化的历程与现代性的本质来看,中国与西方不同;从民族文化遗产来看,中国也与西方不同;从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现代舞与西方现代舞不同的“中国特色”也是必然的。 其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市场化不是以西方式的价值为前提和基础,因而没有经过典型的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也不再以西方或苏联式的现代模式为前提,而是有一种新的可能的选择、一条民族的自我认证和自我发现的新道路。 三、中国现代舞的“主体自觉” 从艺术学的视角看,主体性是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都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主体性贯穿于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并意味着创造性与创新性。 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多元文化时空中进一步分化——一部分成为国际舞台上“中国现代舞”之“正声”,另一部分则为“现代中国舞”“新舞蹈”“当代舞”的新概念所容纳。特别是后者,体现出艺术实践往往走在艺术理论前面的现实际遇——舞蹈创作观念与手段的多样化与旧有舞蹈比赛标准和规则僵化之间的矛盾,带了分类混乱,引发了“当代舞”与“现代舞”之间的概念混乱。由于舞蹈种类之间在边缘地带的模糊性、含混性是客观存在的,因而舞蹈类型都只是一种建构性的容器,它是敞开、流动的,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相,这恰恰体现艺术实践中存在着对自身的反对的因素,这是艺术创新规则的一部分。因此,艺术语言中“家族相似性”在肯定彼此相似的同时,也确认了彼此不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中国现代舞”的建构及其本质,我们需要不断强调和延续的是现代舞的精神——一种有关人的、艺术的、理性的独立精神。 原文作者: 仝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原文标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舞”的建构》 原文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4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