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中国工笔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艺术家的重视。而从近20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历程看,最富生机、发展最为迅猛的画种当属工笔画。从当前中国画的展览和市场来看,工笔画已成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已经是一种主流的创作形式。可以说,工笔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立的学术价值,成为了中国画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现代工笔画在技法层面上的学术取向,大致分为“借古开今”和“纳洋兴中”。“借古开今”者,是以继承传统特别是宋画的传统工笔画技法,在形式上强调一种古人的气息;“纳洋兴中”者,主要以西方写实绘画的观念与方法来改造工笔画,强调空间或光影,试图使其产生新的面貌。同时,还有借鉴现代构成、强化肌理制作的尝试。 现代工笔画在形式上的探索不可争辩地体现了它的存在价值。当代优秀工笔画家也往往因为能够较好地处理形式问题,而体现出他们积极的探索意义。但现在展览上出现的工笔画“大、细、满”。所谓“大”,就是尺寸越来越大;所谓“细”,就是制作越来越细;所谓“满”,就是画面越来越满。一味追求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境界拓展上却是空洞与乏味的。另一方面,在市场上受到追捧的工笔画,笔头越来越细巧,色彩越来越艳俗,不少画家为了市场,意气风发地投入到这样的形式漩涡当中。展览的评奖机制和民间市场的双重推动,令不少画家的作品形式走向了空洞和无聊,甚至是匠气。不少作品甜俗、纤细、软弱,缺乏一种活力,缺少一种底蕴,缺少那具有艺术气质的个性主观感情,给人以庸俗的美感经验。 “借古开今”者,往往沉溺于旧有形式技法、旧有题材之中,技术的习惯定势使画风表现出形式语言的一致性和技术手法的单一性。他们的技术语言既不能还原古人的精神面貌,又难以传达今日之精神气质,结果只能是东挪西借古人的形式语言;而“纳洋兴中”者,往往生吞活剥西方绘画形式,弃中国工笔画的美感而不顾。他们的技法取向要么在时间上与现代割裂,要么在空间上与本土分离,结果就是造成“伪古画”、“伪洋画”的泛滥。以至于无法从本质上面对当代文化脉络中探询中国工笔画当代美学意义上的拓展这个命题,无法使其更好地承载现代生活的信息与意义,只能在形式与材料上翻花样。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工笔画发展应有的高度。这是让人担忧的。 工笔画在其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一种传统基础的欠缺与人文背景的薄弱。它作为大画种的发展还缺乏应有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力度,它在技术和观念上都需要超越。人文的薄弱,导致了工笔画的发展缺乏一种文化上的借鉴与参照,而只能在一种形式感上获得猎奇。即便是形式也不断沦入雷同化、概念化的境地,图谱式、标准味及生硬呆板的现象屡见不鲜。并且,这种形式的花样发展到极点,甚至还会背离绘画的本体形式,且失去艺术创作的根本意义。 工笔画在当下的精神指向是什么?尤其是在这个意识形态变迁和审美追求转换的今天如何获得更大发展,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代要求工笔画的艺术语言要积极向现代形式语言转型,要能承载起现代的生活,要能传达现代视觉形象和时代精神,这是当下工笔画发展的当务之急。 毋庸深疑,任何优秀传统艺术的发展,都随时代审美和人文环境的变化而生息。一个在美术史上有意义的画家,必须在图示面貌、技法形式上独树一帜。故当代画风的重塑,首先是画家个性化技法的重塑,是画家胸襟的重塑,是画家对当下人文关怀的重塑。 由此我认为,当代画家最重要的也最根本的需要是“精神洗礼”,一个精神文化的创造者的自身洗礼。一个精神创造者自身的精神状况是当代艺术家首要解决的问题,工笔画的状况尤为迫切。 坦率地讲,工笔画作品并不担心缺少观众,问题是什么样的受众面就形成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受众面的文化背景、社会意识也就决定了这门艺术群体在现实中的地位与社会辐射力。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什么样的创作态度、什么样程度的学术水准来参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艺术史就可能烙下什么样的印记。 以艺术的形式来检验人类的基本情感,这是艺术家终身的追求,以艺术的名义发现自我、表达自己;了解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并验证自己的精神感知,直至心灵的反映,这是艺术家的天职。 所以,对艺术家来讲,心灵的视觉比眼睛的视觉重要得多,只有具备了深邃的心的“视觉”、思想的洞察力,才有可能产生深层意义的审美状态。那么对心灵的开掘与探索,比对自然的审美视觉的观察更需学会投入。 要倡导的是“沉得下去,抬得起来”。所谓“沉得下去”是指人的心态平和下去,做学问潜心下去;所谓“抬得起来”就是要将精神激扬起来。心态不能不沉下去,精神壮志不能不激扬起来。只有这样的探索,才有可能突破困难,破茧化蝶,才能产生出不辜负社会的有艺术影响力的作品。
责任编辑:紫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