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学理论 >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价值批判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张晶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前美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论题,引发了许多学者的讨论。这个命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覆盖了当代整个社会的文化层面。如何看待相关的文化现象,价值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理性的视角。人的审美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审美关系的本质属性。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对象是有审美价值的,但我们还应看到这种需要所产生的结果是善还是恶?如何判断这种需要的善恶及其程度?审美评价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 键 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价值/审美需要/审美评价
    【作者简介】张晶,中国传媒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24
    张晶(1955—),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623(2006)05—0072—04
    在当下的美学领域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美学话题。虽然这个话题已经由很多学者介入讨论,并有一些相关成果成为理论亮点,但既然是可称为覆盖了整个社会文化层面的普遍现象,我们认为,仍然有继续关注和评析的必要。我的文章不是针对某些学者的观点,而是以一种价值论的态度来评价这种文化的或审美的现象。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个命题不是全然起于中国,如果说是一定要以此属于国内的美学家的发明,那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可以从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述中看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世界性趋向,同时,也可了解这个命题的理论渊源。西方的当代的一些著名学者詹明信、博德里亚、费瑟斯通等,都对消费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的倾向做过自己的分析,最明确地提出相关命题的是英国学者费瑟斯通,他在《消费社会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这部代表性著作中,以专章提出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命题,并指出了它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在这些流派的作品、著作及其活生生的生活事件中,他们追求的就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其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还指的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其三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费瑟斯通这三个方面的概括是较为客观的,也是抓住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导倾向的[1]。
    国内学术界之所以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命题,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或者说是恰逢其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以及海内外交流的空前频繁,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的变化在国内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中是非常普遍的。西方后现代思想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敏感与揭示,是在西方消费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而从中国内地的情况来看,说我们已经全然进入了消费社会,这当然还为时尚早,国内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经济实力上,都有着短期内难以扯平的差距,即便是在同样的区域,贫富悬殊也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消费文化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巨大变化。审美意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浸润与弥漫,在当今的社会文化中,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要素,如人的身体、服饰、器具、环境到处都弥散着美的追求。尤其是人的身体作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双重角色的凸显,最能代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向。传统美学中主体的承担是“我思”的精神性存在,肉身意义的“身体”是被忽略不计甚至是必欲剥离的;而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潮流中的审美主体,则是精神与肉体的交织,而且,肉身化的“身体”在其中占了前所未有的分量。除了精神性的审美理想、兴趣等等,肉身性的快感、欲望等也都在审美主体的需要中成为堂而皇之的部分,而且,成为相当广泛的存在。另一方面,身体无疑又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中作为审美客体的最常见、最主要的角色。直白地说,就是人的身体越来越多地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美国美学家舒斯特曼提出了“身体美学”的概念,在其美学著作《实用主义美学》中以“身体美学:一个学科提议”的专章阐述了这个问题,指出了身体被我们外在感觉把握的对象,身体(别人的甚或自己的)可以提供美的感官感受或表象。”他还对“身体美学”作了这样的定义:“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因此,它也致力于构成身体关怀或对身体的改善的知识、谈论、实践以及身体上的训练。”[2] 对于身体的这种美的渴求,远远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无处不在的健身、美体、整容、美容的商业性机构,正说明了身体作为审美客体的最为普遍的存在。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更在于电子科技时代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仿像”给人们带来的审美刺激。当代的电子科技所制造的影像是大批量的“机械复制”的产物,这是与传统造型艺术的艺术形象有相当的不同的。传统艺术的艺术形象,如绘画、雕塑,其原真的创作是独一无二非常珍贵的。那些模仿的赝品,其价值是无法与原作相比的。而且,成为文化史上、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的艺术品,都体现着艺术家精湛的艺术技巧与个人化的风格,这些都是机械复制时代的影像所无法比拟的。而当代的影像制作,则以无所不在的渗透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包围着我们。数字化的科技手段所生产的虚拟性影像,呈现着超现实的“真实感”,看上去比真的还真。它们的美轮美奂和无所不在,极大地吸引着人们的感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视的影像其他视觉文化因素,更多地楔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样的带有时代性症候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取何种态度?我以为,价值论的立场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这样说,不仅是因为价值论在美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因为通过价值评价,可以对目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作出判断,指出其中何者为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并指出其中的正价值和负价值。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特定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客体也必然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或效应,这种效应就是价值。马克思为价值学说建立了哲学基础,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3] “需要”是价值关系之所以成立的关键。“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表明了有机物、人和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状态,即摄取状态。人的需要是创造,从而人的社会性需要,成了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本性。从审美价值论的角度来考虑,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审美文化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着当代人们的审美需要,这是客观的存在。
    “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涵盖的各种文化因素,审美价值是其重要的方面,其他价值与审美价值是融合在一起的。与纯粹的艺术品和艺术创作有所区别,这些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现象,其审美价值的形态也是与其他方面的价值相互交融的。譬如广告,它的审美价值是和商业价值联系起来的;譬如环境设计,它的审美价值是和环保价值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其在美学上的意义及在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功能,宜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加以观照。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关系,或者反过来说,价值关系是审美关系的本质属性。因为美的体验形成于主客体的关系之中。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是难以切合审美的本质特征的。苏联著名美学家卡冈指出:“‘审美’是从自然和人、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效果,我们既不把它归结为物质世界的线客观性质,又不归结为线人的感觉。”“审美依照人对它评价的程度成为对象的属性。美——这是价值属性,美正是以此在本质上有别于真。只有当我们观照和体验对象时,它才获得自己的审美价值。”[4] 这已经将审美范畴的价值属性阐述得相当明晰了。
    从审美价值论的角度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现象,应该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如果不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当然就谈不上审美价值的存在。审美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的一类,在传统美学中,审美需要之于人的其他需要往往是较为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精神性特征。而从当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现象来看,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其他方面的需要更多地粘合在一起。如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讲,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需要层次基本上由低向高排列。而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人的需要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也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而审美需要是可以和这几个层次的需要相联系的。当代学者黄凯锋持这种看法:“人类的审美需要并不是一个与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的需要相独立的另一个层次。从人类的三种基本需要中都可以萌发、产生出审美的需要。绝对排斥审美需要的生理基础是片面的。当然,作为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审美需要主要属于精神性的享受和发展需要。马克思谈到艺术和审美对人说来是一种享受,他讲的‘艺术的消费’也是从享受意义上讲的。不过,从更高层次上看,人类的审美需要又从属于发展的需要层次。换句话说,审美的需要是随着人类发展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发展中包含了对审美的需要。人类的审美需要实质上就是人类自由地表现自己生命的需要,就是从这种生命的表现中获得享受的需要。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有一种要求实现自身、发展自己以使种族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的自然倾向。人的需要,包括审美需要,归根到底是生命的一种自然需要。”[5] 我是赞成这种看法的,认为人的审美需要既是和人的高层精神需要密切相关,同时,也和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相融通的。而从当下人们的状态来看,人的生存需要颇为普遍地具有了审美的因子,也可以说是与自我享受与表现的欲求深深地搅在一起的。本来是用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一些东西,比如住房,也具有了很强的象征交换的符号价值。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被“时尚”所纠缠。
    “仿像”作为交换与象征的符号,如同空气一样充斥在我们周围。恰如波德里亚所揭示的那样:“因为在时尚中,意义的消解更为彻底。在商品氛围中,所有劳动都相互交换并失去各自的独特性——在时尚氛围中,休闲和劳动本身相互交换各自的符号。在商品氛围中,文化被购买,被出售——在时尚氛围里中,所有文化都在完全的混杂中作为仿象而起作用。”[6] 这种象征交换的符号,流动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闪烁在我们的生活周边,满足着各色人等的需求,——当然,多是符号化地满足。但是,我们要问:是不是只要满足了人的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合理的或者说是善的?这是我们要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追问的。西方的一些价值学家认为使人们的情感愉快或满足人的欲望就是价值的所在。如迈农认为:“凡是一个东西使我们喜欢,而且只要到使我们喜欢的程度,它便是有价值的。”[7] 艾伦菲尔斯认为应该到欲望或企求中去寻找价值的基础,主张我们欲求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觉得这类价值学理论都不问这种欲求是否合理?其结果是善还是恶?这些是应该予以分析的。比如,对于一个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来说,某个网吧里的色情仿象替代性满足了他的性的欲求,那么,这能说是正面的价值吗!倒是杜威的观点更具有参考价值,他说:“价值是从自然主义观点被解释为事情在它们所完成的结果方面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如何控制事情的发展过程以求在终结时获得稳定的并倾向于创造其他价值的对象,这个问题便导致关于价值判断或评价的问题。”[8] 他所说的结果的内在性质,主要是指结果是善还是恶,有益还是有害。我们在认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时,在很多时候,似乎应该分析它们满足了人们的何种需要?这种需要所导致的结果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相关的问题还是评价,这是价值学中的重要问题。价值尽管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它却具有客观性;评价是对主体需要及其与客体属性的关系的反映,它所探讨的是客体的社会意义。斯托洛维奇明确指出:“价值与评价之间的区别在于,价值是客观的,因为它在社会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而评价是对价值的主观关系的表现,因而它既可能是真的(如果符合价值),也可能是假的。”[9] 对于审美现象,我们应该通过一定的审美标准进行审美评价。如何把握目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看它是否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和具有什么样的审美价值,审美评价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关节。黄凯锋指出:“所谓审美评价,是伴随着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享受)发生的一种主体行为,是评价主体对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成果——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行鉴别、判定的活动。它以揭示不依赖审美评价而存在的审美价值为自身目的,所把握和理解的审美价值主体的需要。要分析判断对象的审美价值如何,必须在审美消费的基础上进行,消费先于评价。”[5]179 这种对审美评价的理解是较为客观的。通过审美评价活动,我们才能把握对象有无审美价值或审美价值如何。审美评价必须是依据于某种尺度的。这个尺度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斯托洛维奇于此有颇可借鉴的论述,他说:“任何评价都必须有某种标尺和标准,与之相对照,某种现象才得到评价。审美评价也有它的标准。只有审美价值本身能够是它的客观标准。但是审美价值只有通过对它的感知和体验才能为人所认识。这样就仿佛形成一种循环:价值是评价的标准,但价值本身只有通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同时评价关系,其中包括审美领域里的评价关系,又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全部问题在于,人们在自己的评价中也受到存在于审美意识本身的主观标准的支配。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是审美评价的这种标准。”[10] 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社会文化现象,审美评价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以便更多一些辨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94—98.
    [2] 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彭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4] 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3.
    [5] 黄凯锋.价值论视野中的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8.
    [6] 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6:126.
    [7] 王玉樑.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3.
    [8] 杜威.经验与自然:修订版序言[M].傅统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9] 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3.
    [10] 凌继尧.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4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