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原理及艺术思想史。 原文标题:《艺术家的出场——现代艺术生产机制的历史局限》 原文出处:《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发表孙晓霞文章《现代艺术生产机制的历史局限》。文章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来自西方的自律艺术观念在各艺术学科中被普遍认可并影响至今。但近年来,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发现在艺术观念、艺术实践及现代艺术生产机制之间出现了错位。特别是在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学学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推动下,“审美非功利”“为艺术而艺术”等自律论的现代艺术观念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挑战,以此为立论根基的现代艺术生产机制也开始受到质疑,恢复审美与生活之间的本然关联成为艺术新的理论方向。 该文通过追溯西方现代艺术生产机制的历史发端,发现从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代言时隐匿的艺术家身份,到中世纪神学家代言时的“灵巧的双手”,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自我代言时的主体显现,这一过程的背后隐藏着艺术家出场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所带有的排他性和抽离、隔绝等先天特性使得现代艺术观与中国传统和本土的艺术活动形态并不完全相适应。因此,未来应在现代艺术观之外,重新审视并发展传统审美经验所依附的艺术生产活动,不断丰富我们时代的艺术观念。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不同空间和时间上的艺术活动,不能只用现代艺术观这一种范式进行评判或展示、排列,跳出现代艺术观之外来论证他样艺术实践的合理性,已成为理论研究的新热点。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从哲学家代言到艺术家的自我代言与现代艺术机制的生成。第三部分主要是讲现代艺术生产机制带来的局限。 在古希腊时期,“艺术”一词混融在物品制作的技艺之中,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关注的艺术是一项不同于工匠的制作的技能,二人都没有将它理解为那种有意识的、计划性的技艺型活动,而是指向具体的“诗、戏剧、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等”。 作者认为,艺术家的出场与现代艺术机制的雏形表现在:1.行会出现促成艺术家群体;2.个人对艺术的赞助改变艺术家生存模式;3.专业艺术院校取代行会,提升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4.艺术批评走向专业化、学院化;5.艺术家开始进行艺术史的写作;6.艺术家个人形象的出场;7.艺术家取代哲学家来思考艺术本体。这种机制的确立确保艺术家的话语权,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局限。 现代艺术构建起强大而完备的生产机制,并在全球化的征程中,拥有了对其他的艺术生产形式进行评判和任意抽离的权威性。通过艺术的创作、生产、流通、消费,博物馆展示或剧场演出、艺术批评及理论建构等环节贯彻并强化这种权威。在这个生产系统的控制下,现代艺术生产机制剥夺了任何其他艺术活动形式的自我定义权;排斥其他任何一种生产目的艺术活动;排除手工技艺性概念;排除艺术同社会的联系性;排除了一切“不纯粹”的艺术活动。 今天,面对现代艺术霸权带来的同质化、单一化危机,我们要在现代艺术生产机制之外重新肯定传统审美经验及艺术精神所依托的他样艺术生产活动;在被现代艺术长久忽略的边缘地带邀请艺术欣赏者与艺术家共同出场;在审美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双向过程中,强调一种主体在场的审美表达和审美体验,挖掘关于“艺术”的心理感悟和内心情感。 文章最后强调,在现代艺术生产机制之外,一种隐入生活、融入生命的艺术形态是我们延续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未来在现代艺术生产机制之外,发展其他形制的艺术生产活动,不断丰富艺术观念的最佳领地。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