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26日下午 16点,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暨纪念“兴城会议” 30周年高峰论坛·嘉宾对谈(三)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议题为《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理论研究、评论与国际推广( 1)》,此次会议发言人有:首都师范大学王安国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陈鸿铎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于庆新先生、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主持人:上海音乐学院王瑞教授。 主持人王瑞 (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说: 本场论坛的主题是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理论研究、评论与国际推广,举办这样一个论坛,就是让我们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同时要仰望星空,思考我们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因此,本次论坛的目的也是一次回顾、总结、反思和展望。与 30 年前的“兴城会议”相比,如今的时代背景、历史语境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是与理论研究伴生伴行、如影随形的。就理论研究的视角而言,总体上呈现两种状况,借用《易经》的说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形而上的视角,更多的是关注音乐创作的风格、观念、思想、文化、审美;形而下的视角,更多以音乐本体为关注的主体,即音乐的结构要素。 在会议的最初,王安国单刀直入,提出对我国音乐理论与创作批评的生态环境和自身的思考。自上世纪以来,政治风波不断,使得音乐生态环境呈现出一定的限制,而现在生态环境已经大大的改观了。因此,现在面临的两大问题是,一是大片的领地的失守,这种领地在于传播媒体中,如在音乐周报中,一些版面上都是音乐爱好者所写,但实际上应该由音乐理论家来承担责任;二是对一些曲目的整理,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国家有许多音乐创作家的优秀作品。对于这些作品的整理和研究,也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希望在我们更多的后辈担负责任往前行。 同样是对我国音乐作品的研究,杨燕迪进一步说道,面对中西方音乐之间的交流,我国优秀作品不应仅局限在《黄河》、《梁祝》、《红旗颂》这三套车上,我们在恰逢钢琴百年之际,应该对各个音乐作品进行梳理与研究,对作品进行技术分析与理论分析,对一个作品的技术分析要介入批评,放到历史长河中去检验,以求得经典之标准与质量之准绳。这是一个大家共同的事业,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这样一个机制来推动。 在理论研究方面,洛秦将内容分为两点,其一说作为出版人,主编。他说道学术性的期刊,限制在其评价机制当中,论文的好与坏,不仅在于学术性、前沿性和创造性,更体现在引用量上,但引用率最高的是史料,而不是音乐创作。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很难。其二作为理论研究者,应该更多的拆除藩篱,打破学科之间的隔膜,更加应该消除学科自我娱乐,把融合与互通的视角在这样的意义上面,才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而同样是以多眼光、多角度来看待当下问题,陈鸿铎则提出我们作为一个中国的音乐理论家,不能因为我的专业是西方音乐,就不关中国音乐的发展。对于中国音乐家的理论研究,不能等到人西去后再进行价值研究。在音乐批评上,他认为,音乐发展太快,乐评赶不上,对于新作品的推广,乐评和理论都要跟上。 对于音乐的国际推广上,钱仁平认为关于中国当代音乐传播的问题,我建议不用推广,用传播。在音乐上,他提出,什么作品可以推出去?作曲的内部音乐学的内部怎样互通、交流?等问题。因此,这是音乐理论角度应该需要考虑的问题。 会议最后,于庆新讲道,应该一如既往的理解和保护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探索创新保驾护航,我们确实应该发扬“兴城会议”的精神,首先鼓励探索。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们重视传统,这两方面尽量做到不偏不倚,推动我们的创作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