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杰,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讲师; 肖莹,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24)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度引领当代电视艺术风潮的电视小品的创作和演出逐渐走下坡路。虽然各种各样的小品大赛仍在举行,虽然小品仍是综艺晚会编导们重点推出的节目,但是,让人津津乐道并且值得回味的小品已屈指可数,经典之作更是难得一见。无论是艺术质量,还是思想内涵,小品创作都遭遇瓶颈的困惑。为了迎合某些晚会的主题或达到简单说教的目的而匆忙编制出来的作品,既让演员的表演形同傀儡,也令观众乏味;一些曾经创作出经典作品的作者和演员只能凭借琐碎的生活细节和插科打诨的表演方式来博取廉价的嬉笑,有些作品甚至还以下岗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作为取笑的对象。 仅仅数年间,小品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令人不得不省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品在20余年里由诞生、迅速攀升到巅峰,又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滑入低谷?这确实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并寻找答案。本文仅就当代电视小品的发展进行回顾,对电视小品的艺术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小品走出困境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 一、小品的发展:借电视东风傲视群雄 1964年,由王扶林、俞炜两位导演执导的《笑的晚会》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正式播出。这台由十几个小品组成的综艺节目,标志着小品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样式首次与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正式结缘。 18年后的1982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并通过电视对全国观众播出。在1983年举办的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上,哑剧演员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博得了满堂喝彩。从此,小品与电视媒介结下不解之缘,并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保留节目。 可以说,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促成了电视小品的蓬勃发展。从1983年春节晚会中的4个小品到2000年的12个小品,小品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小品作为一种兼具喜剧特征和社会教育功能的节目样式,有效地调节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活跃了节日气氛,并在人们的欣赏和期待中逐步走向成熟。 随着人们对小品的日益重视,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小品热。各式各样的小品比赛接连不断地举行,且多与电视媒体相伴而行。如1986年陕西省举办了首届喜剧小品电视表演赛;198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首届专业戏剧小品电视比赛;1988年全国喜剧小品邀请赛在京举办等等。此外,元旦相声小品晚会、金狮杯全国小品大赛等更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助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视,作为平台和依托,小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和姿态占据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重要位置,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二、小品辉煌的外部原因 电视小品的产生和兴旺与种种外部因素的作用密不可分,可以说,是时代和大众的审美需求赋予了小品以生命和灵气,而小品又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回应着时代和大众的要求。 1、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和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追求,为小品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十年动荡之后的恢复时期,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人民群众需要有更高、更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为文艺的创作与繁荣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开放的空间,于是,小品作为一种能有效调节人们精神生活的艺术样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2、电视等传播媒介成为小品迅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社会普及开来,电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这就为小品与电视的结缘创造了必要条件。首先,电视台需要足够丰富的节目才能稳定并不断提高收视率,小品是比较适合家庭集体观看的节目样式,自然倍受青睐;另一方面,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其视听覆盖面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宣传效果也无可匹敌。任何艺术样式想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必然要借助电视的传播功效。小品与电视的相互需求促成了彼此的“联姻”。从此之后,小品开始在电视上频繁出现,并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同。 3、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认同,是小品脱颖而出、受到普遍欢迎的深层原因。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种特殊的社会构成决定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获得广泛的认可,首先要满足处于社会经济文化金字塔结构中的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大到宋元以来的民间说书艺术,小到后来的皮影戏,举凡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都是用最原汁原味的来自民间的语言打动观众的。 当代小品充分浓缩和体现了中国民间俗文化的要求,其散发出来的独特“乡土气息”植根于中国民间文化的深厚土壤。以东北方言小品为例,它以东北的传统艺术“二人转”为母体,大胆借鉴了二人转中丑剧艺术的说口,使观众听起来自然、亲切,就好像在和邻家的大妈唠家常,极具亲和力。正如剧作家余秋雨所说,“人们这样敞开心怀地接受东北小品,接受赵本山,是中国人的审美获得解放以后的自我确认的标志之一。我们脚踩的土地可以给我们美,给我们鲜花,这鲜花不必从荷兰购进。因为这土地上的鲜花每天都可以成片成片地收获,所以就更加真实。这是文化经过一个总循环圈后的自我回归。” 三、顶峰时期电视小品的创作特点 1、小品创作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20世纪80年代末,话剧小品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戏曲、歌曲、舞蹈等各种艺术元素开始融入小品创作,呈现出多元化态势。198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两个戏曲小品——《狗娃与黑妞》和《清官难断家务事》,它们是戏曲小品的代表作。《狗娃与黑妞》中的男女主人公每每依靠豫剧展开内心独白;《清官难断家务事》中更是借用了豫剧中的经典人物七品芝麻官唐成和徐九经,把他们变成了现代家庭官司的审理员。1991年的《争先恐后》是第一个杂技魔术小品,它将魔术放在小品的包装下表演出来,同时又用魔术给小品增添了一抹亮色。90年代,歌舞小品引人注目,其主要特点是:以戏剧小品为主线,间或插入舞蹈、地方戏曲、通俗歌曲等表演形式。以潘长江为例,从1993年的《桥》开始,由他演出的每一部小品几乎都有演唱的形式。在此之后,1997年的《红高粱模特队》中,一群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自己组成服装模特队,一身身颇具农村特色的时装,再配上个性鲜明的台词,那一段精彩的走台秀相信到现在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2、小品的幽默由形式上的搞笑转为语言的滑稽,幽默更为内敛。 小品产生初期,经典作品的幽默效果主要是由故事情节和肢体语言来呈现。从《吃面条》到《胡椒面》,金牌搭档陈佩斯和朱时茂的早期作品更多的是各种喜剧元素的组接,这种呈现方式足以让当时的观众体会到幽默带来的愉悦。同一时期的哑剧小品《吃鸡》,演员王景愚以细腻而又略显夸张的肢体语言将生活中的细节活灵活现地搬上了舞台。 随着小品创作的深入发展,引发小品幽默效果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对现实生活的讽刺、隐喻逐渐取代了单纯的情节、动作,小品主题更为深刻,幽默表达也更加内敛。如《牛大叔提干》中,赵本山最后那一句“我在这儿玻璃没办成,倒学会扯蛋了”;《打工奇遇》里赵丽蓉对着免提电话唱出的“漏洞百出”的推销词,都在引人发笑的内容中包含了深层意蕴。光吹牛皮不做事的官僚作风和糊弄消费者的奸商行为都被拉到“哈哈镜”面前,让人在看完之后,或会心一笑,或脸红心跳。 四、当下小品创作面临瓶颈和窘困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小品界自身的种种原因,一度独领风骚的小品创作逐步陷入了尴尬之中。 1、传播方式的改变,传播载体的多元化,使小品的呈现方式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逐渐以其便利、快捷和覆盖面广等特点给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相对于网络而言,电视在受众的自我选择方面基本上是处于劣势的:受众必须遵循电视的播出规律,按照节目时间表来安排收视活动;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打破了传统媒介时空上的线性规律,满足了受众自主选择的需求,包括选择信息内容、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电视不再一枝独秀了。而与电视传播相伴相随发展起来的小品,并没有及时顺应这个趋势,而是一味地固守着自己的老路,没有去开辟网络的新战场。偶尔出现的小品与网络的联合,也仅仅是将原来在电视上播出过的小品贴到网络上去播放。殊不知,不同的媒介对传播内容和方式的要求大相径庭,那些自身内容没有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的小品很难依赖网络的传播方式生存下来。 2、众多电视节目样式抢占市场,小品观众严重分流。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样性要求的不断提升,单纯的电视综艺晚会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更多的新兴的电视节目样式开始出现,综艺晚会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博采益智类栏目由于迎合了大众的游戏及侥幸心理,渐渐取代综艺晚会成为除新闻和电视剧以外最受观众关注的节目样式。2004年8月5日公布的全国37家电视台表现优异的100个电视栏目中,《幸运52》和《开心辞典》名列前茅,而综艺类栏目中排名最靠前的《综艺大观》也仅列第12名。在2004年10月启动的中央电视台三个频道节目大改版中,《综艺大观》更是因为收视率过低而成为央视首遭淘汰的栏目之一。与此同时,各电视台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也在电视传播分众化的大趋势下纷纷推出新兴的节目样式,如生活资讯栏目、旅游咨询栏目、运动赛事直播等等。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综艺节目观众的分流。作为综艺节目的主力,相声、小品等表演样式也因为观众的不断流失而相继陷入低潮。 3、创作队伍萎缩,好剧本难寻。 经典小品培养和造就了大众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期待,使得人们对小品的要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剧作队伍的萎缩却直接导致小品创作的低靡。小品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突出主题,塑造形象,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调动观众情绪,却又要避免单纯的闹剧,这就需要剧本创作者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厚实的生活积淀。这样的标准和要求,让许多有意从事小品创作的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优秀的小品离不开优秀的剧本,成功的小品捧红了众多笑星,而真正作出巨大贡献的剧作者所得到的经济回报和获得的知名度却难以同影视剧作者相比。在知名度和经济利益的吸引下,很多小品创作者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实惠的影视剧创作。 4、丧失讽喻功能,创作走入误区。 小品是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典小品正是因为在二者间找到了平衡点,才颇具魅力。当前的小品创作却走入了两个极端。 一方面,作品格调流于低俗。不可否认,作为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小品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愉悦观众。但是,一些小品创作者却将娱乐视作小品的惟一特性,为了搞笑而强行添加笑料,单纯依靠演员耍弄或者相互间的“人身攻击”来制造笑料。在这种情况下,小品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哈哈镜”的特性被人为地抹杀了,讽喻功能也逐渐消失。这种以牺牲讽喻功能换来的单纯的搞笑滑稽,非但不能产生吸引观众的幽默效果,反而因为其低俗和单调,导致了小品受众的不断流失和小品创作的日益溃乏。 另一方面,小品的教育功能被无限拔高,主题先行之风充斥小品舞台。时下的各类综艺晚会总是冠以各种名目的赞助或者主题,而作为综艺晚会主力军的小品在很大程度上便承担着对赞助者或者主题的宣传义务,“主题先行”的弊端也就难以避免。创作者们为了小品而小品,在小品里强行贴上主题的标签,无限拔高小品的教育功能。简单的说教和灌输不但弱化了小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价值,而且让观众产生反感甚至厌恶。 5、脱离生活,模式化倾向严重。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风气中,小品创作受到强烈的功利意识驱使,创作者们求快却不求精,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脱离生活,流于表面化和模式化,艺术魅力大打折扣。比如,为了达到“感动”观众的目的,“煽情催泪”成为创作者的“法宝”。而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创作者们似乎只会用简单的模式化和重复手法去演绎作品。近年来,同一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某些小品之间也频频出现主题或表现方式的“撞车”现象。2004年的小品《马路情歌》中,冯巩饰演的出租车司机与周涛饰演的女民警互换“角色”,而在《我和爸爸换角色》中,郭冬临也与小叮当掉了个儿,玩起了儿子和爸爸互换角色的游戏。到了2005年,有3个小品都出现了喷口水的情节,而同样的招数,在2004年春晚的《让一让,生活真美好》中已经反复出现了不下十次。 事实上,当代小品界要摆脱专业队伍逐年萎缩、创作人才不断流失、观众日趋减少、精品越来越少等尴尬局面,需要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上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遵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法则,并在讽喻和幽默、娱乐与教育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当代小品才有可能跳出“创作贫乏”的怪圈,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