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从解放生产力走向提升竞争力——产业化改革十年来的中国电影制片业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当代电影》(京)2012年7期 尹鸿、梁君健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从2002年开始,中国电影产业的机制体制改革开始了继1993年之后新一轮的产业化改革,中国电影制片业绝处逢生。十年来,中国电影的产量逐年升高,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市场主体构成多元、活跃度高。不过,由于电影产品过剩和市场主体的分散,市场资源和生产资源被过度稀释,中国电影制片业的竞争力还不强,阻碍了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民营制片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而出现的跨越式增长以及行业外的跨媒介企业对电影行业和整个文化产业的纵向整合,中国电影制片业正面临着从充分竞争逐步过渡到产业集中的新一轮改革。
    【关 键 词】电影制片/产业化改革/市场竞争/产业集中/资本市场
    【作者简介】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梁君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北京100084)。
    电影是以内容为核心的产业。“内容为王”体现为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电影企业都以优质的电影产品为核心竞争力,所有电影强国都以在全球市场发行优秀影片为主要特征,而且所有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收入——电视节目、音像产品、图书报刊、主题公园、游戏娱乐、玩具、文化生活用品乃至于演艺业和庞大的广告业也都以优质电影产品作为基础。因此,中国电影产业的关键必然是电影制作行业,而电影产业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也必然是电影制作业。从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电影制作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开放行业准入,解放创作思想,鼓励投资,多元发展,不断适应市场需要,电影制片业不仅惊人地提高了产品生产能力,而且通过不断推进制片业的分化重组、资源整合,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创作水平和制作质量,为中国电影获得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解放生产力:绝处逢生的中国电影制片业
    随着1993年原广电部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广发影字[1993]3号),中国电影改革逐渐展开。到2002年左右,中国大陆已经拥有四十家以上的制片厂、三十余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5条电影院线、近三十万电影从业人员,国产电影产量达一百部左右。但是,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制片业,仍然在产业危机的漩涡中徘徊,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都严重薄弱,社会资金、商业资金望而却步,电影生产投资规模严重不足。在2002年,中国电影公司自拍电影的平均制作成本才两百多万元,不到美国电影的0.5%,甚至低于中国1995年的平均水准50%;而在1997年—1998年度,国产电影产量只有四十多部,降至低谷,中国电影制作业在整个行业中没有起到带动性作用。
    中国电影制作业在2000年前后的低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电影制作的产业政策和政治环境还没有完全到位,行业的开放性、竞争的公平性和审批审查的制度性、规范性等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中国大陆电影投资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还承担着几乎更加难以控制的政策风险;二是国营电影制作机构仍然缺乏面向市场转型的体制、机制、人才资源和管理能力;三是政府缺乏对电影市场的宏观指导规划、市场信息发布以及相应的适应产业发展的项目调研、资源配置方案、基金收集和投资方式;四是中国电影市场仍然无序,盈利空间狭小,电影制作业获得的市场利益分配不足,政府规范市场的产业政策仍然不够完善。总之,电影制作业应该在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上成正比,而在市场和政策方面过大风险与过小的经济利益成为制约电影制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高风险行业。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高风险往往也与可能的高利润成正比,加上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电影产业在美国、英国以及亚洲的韩国、印度、日本以及中国的香港地区等都显示出持久性的繁荣。2002年左右,为了应对好莱坞的外部威胁以及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在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不断推出促进电影发展的各种政策、规定,促进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和走出低谷。2001年12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修改后的《电影管理条例》,①并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实行。这一条例明显降低了行业准入的门槛,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人员和机构从事电影摄制业务。2003年9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时颁布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三个文件,在新的《电影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再次为电影制片业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政策支持:首先,在保护国有电影企业前提下,基本开放电影制作环节,将制片环节向社会特别是向国内做出了开放;其次,放宽中外合拍影片的条件,放弃了过去对国内主创人员比例等方面的要求,为中外合作拍摄影片减少了障碍;第三,调整电影审批方式,降低了拍摄立项审批的条件,有限下放了放映审查的权限,从而降低制片方剧本投入的风险,有限地救治中国电影剧本的软肋;最后,在电影审查方面调整了过去那种中央一级审查的格局,审查权限有限下放,一定程度上为影片的市场准入提供了相对更大的出口空间。2010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改进和完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19号),进一步明确“一备双审”制度,并将部分影片的备案、初审工作下放到省级广电部门,部分影片的终审权也下放至实行属地审查的省级电影审查机构。
    在政策上不断给电影制作业松绑的同时,国家在宏观的经济和文化策略层面也不断提升电影产业的地位。2006年9月13日,中国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做出了总体规划,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和动力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纲要》明确提出的未来五年将着力发展的九类重点文化产业中,影视制作业被排在首位。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9号),将电影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强化财政支持,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还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成为国内首次通过创制法律的形式对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的立法实践。
    在国家相关部门几轮政策松绑的助力下,众多社会资金开始涌入电影制片领域,特别是大量过去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民营影视企业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和发展空间,电影制片业逐渐恢复生气,无论是电影的产量或是电影适应市场的能力,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在盗版猖獗、免费电视剧泛滥的艰难环境下,中国电影产量出现了爆发式增加,社会民营企业、外来资本显示了强大的注入热情,高投入、大制作影片明显增加,中国电影制作领域的空前活跃,促使中国电影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创造活力:生机勃勃的中国电影制片业
    开放的电影制作业,让长期苦于缺乏资金、缺乏市场支撑的中国电影进入了数量质量双丰收的上升通道。国产电影告别了冯小刚一枝独秀的时代,在电影生产数量大增的同时,国产电影与好莱坞共舞,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影片越来越多,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内容保证。
    1.电影产品数量持续增长
    中国电影产量经过了1997、1998年的低谷以后,在政府各种政策和经济资助下逐渐上升。2003年达到了140部,而2004年则达到了212部,不仅比2003年的产量提高了50%,而且也打破了1992年创下的故事影片产量170部的最高纪录,是1996年至2002年平均年产量的2倍以上。②2006年,中国内地的电影产量达到330部。2007年,中国电影产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全年拍摄故事片总量402部,在2006年创纪录的330部之上再次增加70部,年产量排在印度、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从2008年开始,中国电影产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当年,国产故事影片406部,电影生产开始从追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提升的方向转变。2009年,国产故事片456部,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影院放映空间接近饱和,全年越来越多的时间排片拥挤,导致部分具备一定商业品质的影片难以获得充分的市场放映空间,产量增速继续地正常放缓。而在最近的2011年,随着大量诉求各异的资金进入电影生产领域,电影产量继续增长,中国内地全年生产各类电影共计791部,包括故事影片生产558部,动画片24部,纪录片26部,科教片76部,特种影片5部,电影频道出品数字电影102部。由于银幕增加,电视频道、视频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对内容需求的扩大,不仅故事片产量提升,而且分众电影、小众电影、微电影、网络电影等特殊影片的生产也更加活跃。
    电影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而对于逐渐市场化的中国电影产业体系来说,产量的持续增长至少可以说明三点:其一,有足够庞大的电影市场容量和相应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其二,有足够多的资金流入电影制作当中,反映出投资人对市场的乐观预期;其三,有能够与高产量相匹配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设备,具备足够强大的生产能力。
    2.影片类型日趋丰富
    启动新一轮的电影改革后,虽然中国电影产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影片类型在最开始的几年并没有立刻出现多元化的丰富景象。2005年之前,国产电影基本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型:主旋律电影,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歌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影片,以及受到国家资助的儿童影片;大制作商业电影,主要是境内外混合投资规模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同时面对国内国际主流市场的影片;商业类型电影,主要包括了武侠片、爱情片、盗匪片、喜剧片、青春片、历史情节剧片等;商业性的艺术电影以及具有作者电影特质的艺术电影。2005年后,随着电影制作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民营制作机构和海外合作机构针对国内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调整,第二类和第三类影片逐渐成为了电影产量的主体部分,大制作的商业电影充分体现了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成为拓展电影市场的主力,而类型化的商业电影也逐渐丰富,体现出中国电影艺术空间和商业空间不断地融合。
    大制作的商业电影处在整个中国电影制片业的金字塔尖,一般每年只有十部以内,投资皆在亿元以上。这些影片在特征上与贾斯廷·怀亚特提出的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基本相同:大明星、大导演、高投入、大制作。由于制作成本巨大,这些影片都是合拍片,资金构成复杂,来源涵盖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日、韩甚至好莱坞。虽然数量少,但大制作的商业电影在国产片的票房中却可以占据接近一半的份额,同时也往往是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主力。虽然在2005年—2006年间中国的商业大片遇到了暂时的口碑上的危机和投资上的停滞,但从2007年开始,大片再次出现了井喷的局面,并在2008年出现了八部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大片。2010年起,由于电影制作业整体投资规模的不断上升,大制作的商业电影开始借鉴类型电影的元素,中国大片体现出类型化和杂糅的特点。
    商业类型片是按照市场已经形成的消费惯性,采用既有的某些制作、创作规律和程式,选取相应的题材、明星资源以及相似的创作手法、风格来有意识地打造可相互参照的类型影片。2006年起,中等制作的类型化的商业影片市场适应能力有明显提高,港产的警匪、黑帮、功夫、浪漫喜剧等类型逐渐凸显。而从2008年开始,中国内地的商业类型片,特别是喜剧片(浪漫喜剧、黑色喜剧、搞笑喜剧)取得了突出成绩,甚至压倒了港产类型片的风光,成为投资效益最高的影片类型。喜剧片相较之其他商业类型片,具有投资规模小、专业技术依赖程度低、本土性鲜明的特点,是最经济有效的国产电影类型。2009年时逢国庆60周年献礼,带有明显主旋律政治诉求的影片大量增加,部分献礼影片具备了大规模放映的商业基础。此外,古装动作大片、黑色犯罪喜剧片、警匪片、年代动作片、爱情喜剧片等都成为电影市场上重要的类型产品,为观众细分、市场细分、档期细分提供了基础。2010年的商业类型片中,传统上受市场欢迎的类型依然是制作重心,古装武侠片、动作片、功夫片依然是最有保障的选择,混杂风格的喜剧、浪漫爱情剧、时尚都市片也广受欢迎,类型元素在既定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尝试和拓展,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总体来看,目前国产商业电影主要集中在喜剧片、动作片、古装历史片等类型上,另外,动画片、爱情片、惊悚片等重要的商业电影类型也开始起步。
    3.电影投资来源多样
    20世纪末之前,中国电影制作业的投资主体基本由政府部门和国营电影制片厂这两大块组成。随着电影制作环节的不断开放,中国电影制片业的投资来源也日趋丰富,投资制作业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2003年,社会资金和行业外机构介入电影制作的热情和力度不断增加,到2004年,中国电影也已经具备了较为稳定的三方面资金来源:一是民间、海外、境外资本;二是国营电影制作机构和其他国营企业;三是各级各类党和政府机构的直接、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2005年以来,电影投融资市场继续活跃,多主体投资、多元化融资、多样化经营已经开始成为电影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很多情况下,为了整合优势,这三种资金往往混合、组合使用,以发挥最大效益,电影的投资总量也有明显增加。
    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13号)中,再次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从事影视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活动以及建设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国家通过政策实施进一步鼓励各种市场主体投资电影,有利于电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伴随着更多的电影行业公司的上市,电影产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对电影业的投资继续增长,资金混合(国企、社会、民营、海外、境外)已经成为国内电影投资的基本形式,单一资金制作的影片比例已经越来越小;同时,资金混合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海内外的企业投资、风险投资、金融贷款、广告投入、版权预售、个人融资等方式都成为电影资金的来源。
    对于不同生产主体、不同类型的电影产品,其制片资金的来源渠道已经形成以下几种较为稳固的形式:第一,政府直接间接投入主旋律影片的生产,每年国家通过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基金、进口片发行收入提成、重大题材影片专项补助等各种渠道投入电影制作以及各级党政部门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电影生产资助;第二,企业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电影制作业不断增加,不过,行业外资金最大的问题在于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专业性、稳定性较差,往往对投资风险估计不足,初遇挫折后便停止投资;第三,影片预售融资成为大制作影片主要融资形式之一,在拍摄前或拍摄中,制作方可以获得目标市场发行方的预售资金;第四,私募资金或股权融资,这种形式为几家主要的民营公司扩大制作规模与升级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成长;第五,从2005年起,国内几家大的民营公司已经开始稳定地获得银行贷款,境外和国外银行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第六,国际化基金的建立和进入中国电影制片业是2007年以来的一个突出现象;第七,通过电影节、电影投资会等平台实现面向个人项目的融资;最后,面向青年导演的专项资助计划2012年也不断增多。这对于中小成本影片和艺术电影的制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加快电影制作业人才成长的速度,促进中国电影行业在内容生产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最近两年,电视台和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进入电影制作领域,对于推动电影产品上的跨媒介整合传播和营销起到了重要作用。
    4.民营企业成为电影制片业的市场主角
    与电影制作业资金来源多元化相对应的,是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成为电影制片业的市场主角。随着政策的开放,2002年共有五家民营公司或其他非制片单位办理了58部影片的《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中国出品的100部电影中社会单位制作已经达到32部,北京新画面公司、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北大华亿影视文化公司、世纪英雄影视投资公司、东方神龙影业公司、广东巨星影视公司等一些社会制作机构和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制作行业最活跃的力量。在电影产业改革的相关文件中,虽然对于“大型骨干企业”的期望确实要强于它对民营电影企业的关注,但是,民营电影企业具有资金和内部运作机制上的优势,可以和国有电影企业形成必要的优势互补,从而成为中国电影制片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合拍成为市场主力
    2003年7月,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减少了内地和香港电影内外有别的差距,内地电影业与香港电影业自此建立起来一种更为紧密的关系,香港电影的人才优势、商业运作经验和资金实力,对于正在进行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内地电影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中国内地电影在创作观念、专业水准、市场判断和敬业态度方面,也向香港电影习得了丰富的经验。2003年后,港资合拍片数量激增,合拍片(基本上都是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已经成为国产电影的绝对主力。2004年国产片票房的前十名中仅有三部是纯国产片,其余全是内地香港合拍片;2005年国产片票房前十名将有九部合拍片,其中除《无极》外全是内地香港合拍片。可以说,2003年以来中国几乎所有中大规模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都有香港公司的参与,而内地发行的警匪、黑帮、功夫等类型片也大多为香港公司主导。同时,香港明星在国产电影中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元素。2010年,合拍片延续了之前几年在内地电影市场上的优良表现,本年度票房前20名的影片中,内地和香港合拍片计有11部,中外合拍片两部,其中票房过亿元的达到13部,占本年度整个17部过亿元国产影片的76%。合拍片的票房收益已经成为稳固本土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
    随着中国的合拍政策逐渐放宽,③2011年的合拍片立项继续增长,年度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共接受合拍片申请99部,其中73部通过立项,57部拍摄完成。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内地香港合拍片占全年合拍片数量70%,相比前几年比例有所下降。本年度出现了更多的国际合拍影片。④中国已经先后与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签署了合作拍摄协议,同俄罗斯、印度、比利时、西班牙、韩国等国的合作协议正在商洽中。而随着2010年6月29日台湾与大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2011年也成为台湾电影进入内地市场的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台湾的电影机构、电影人和资金进入中国大陆电影制作业而带来的新气象,将在这两年显现。
    由于电影制片业的全面开放,以及各种行业内外资金的大量进入,应该说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产量大国,各种资金来源不同、生产动机迥异的影片纷纷出现,尽管大多数影片不能进入影院充分放映,绝大多数影片不具备在影片市场上盈利的机会和能力,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许多影片的投资目的并不在于直接的市场效益,而在于借助于电影的影响力、传播力,达到草船借箭或者借力发力的作用。中国电影制片业的繁荣,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对文化影响力的需求。电影,成为了当今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
    三、市场集中度提升:从电影产品的数量向质量转换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竞争的压力、市场的压力、渠道的压力都迫使全球的媒介企业向综合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集中竞争的态势,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减少横向和纵向交易的成本,提高规模经济的效益。⑤2010年前后,经过七八年的发展,中国电影多元投资主体活跃、生产力深度激活的创作生产格局正在形成,参与创作和投资的海内外制片机构超过一千多家,电影创作生产力的不断增强、产量节节攀升,这些都为电影创作持续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中国电影制片业由于大量行业外资金进入、非专业化运作普遍、非市场化行为频繁、工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导致国产电影制片业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陷入了规模小、生产乱、技术差、品质低的局面。
    1.电影产品数量过剩,竞争力相对薄弱
    虽然中国电影年产量在新一轮产业改革后不久就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位,但实际上,2009年全年进入影院终端的影片只有一百四十部左右,而2010年也才二百部左右。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内地票房再次突破纪录,高达131.15亿元,同比增长28.93%。按照美元汇率,中国市场票房大约为21亿美元,仅次于近百亿美元的北美票房市场、约二十五亿美元的日本票房市场之后,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⑥内地城市影院观影人次三亿七千万左右,同比增八千多万人次,观众规模增幅约28%,与票房增长比例大致相当。观众总人次在印度、北美市场之后居全球第三位。然而,由于中国只有不到一万块银幕,基本很难进行院线和影厅的市场细分,因而实际能够有效发行的影片数量不超过二百部。相比之下,即便美国的电影银幕数量是中国的四倍以上,电影票房也接近中国的十倍,但美国全年发行影片也不超过六百部。
    中国电影生产从数量上来说已经是供过于求,中国电影的整体收益水平、国产片的单片收入、观众人均观影频次、每十万人均拥有的银幕数量等均化指标,还很难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相比。从创作生产上看,由于大量诉求多元的非商业资金涌入电影生产领域以及一些行业外闲散资金进入电影领域盲目投资,中国电影产量继续超出影院银幕的承受能力。
    伴随产品过剩和竞争力不足的,是中国电影产业资源的持续稀释。虽然已是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但票房分布严重不均,以2010年为例,票房过亿元的17部影片的总额就达到35.34亿元,占国产影片票房总额的近62%,其余超过80%的影片只能瓜分剩下的二十二亿元左右的票房。大制作扎堆优质档期,占据有限的市场空间,短期内形成消费饱和态势,中小制作只能在优质档期之间寻求有限的生存空间,类型化程度不高、专业化水平不足、市场定位模糊,这都使得中小成本影片细分市场难以形成。除了市场资源之外,影片制作量过多也导致导演、演员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资源的争夺不断升级,甚至出现恶意营销、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严重影响国产电影整体质量和声誉。
    面对产品过剩和竞争力不足的现状,中国的电影制作业必须通过市场规则的确立,有效规划影片生产,用更少的影片创造更大的效益,从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质量提高转变。
    2.制片主体过于分散,行业整合正在起步
    根据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中国电影产业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产业融合,改变小电影产业格局。目前,中国电影制片业进入者众多,除了传统国营电影厂和产业改革之后兴起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电影制片公司之外,大量小电影制作企业、电视台、新媒体、房产、能源等外部行业,以及各级党政部门,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中国电影的制作。
    在整体规模上,从2007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全国多达277家的民营制作公司中,有持续生产能力的仅占34%,即有近七成的都是“单片公司”或“手工作坊”式的电影制作主体。2008年,参与全年406部国产影片的制作机构更是达到300家。另外,分析2007年—2009年北京市民营制作公司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三年来共有376家电影制作单位参与电影制作,其中仅有十家单位连续三年参与电影制作,占机构总量的3%,此外,还有42家单位在三年中有两年参与了电影制作,占机构总量的近11%,其他86%的电影制作单位基本上只是“一锤子买卖”,活跃度极低。
    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方面:中国多数国营电影制作机构,包括老牌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无论就其电影生产的数量,或是电影生产的投资规模,应该说都不再是主力力量。以电影频道、中国电影公司为经济基础、受到国家各种政策资源扶持的中国电影集团及产业整合相对完整的上海电影集团则成为国营电影生产机构的中坚力量。在民营电影市场主体中,向大型传媒集团方向发展的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在整体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商业大制作模式不断成熟,旗下的导演和明星的品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从发行起家的“博纳”近几年也一跃转型为当前中国电影最活跃的制作公司。在海外机构方面,香港地区稳定参与内地电影制作的主要包括“寰亚”、“英皇”、“银河映像”、“骄阳”、“星辉”、“寰宇”等;台湾地区参与内地制片较少且不稳定,主要包括台湾龙祥影业公司、延平影业有限公司等;境外公司能够稳定参与制作的仅有哥伦比亚公司,其他境外公司的参与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合资机构则主要包括银都机构有限公司、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等。
    中国电影尚未完成产业整合,企业分散、规模小,作坊式痕迹依然很重,领导性电影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引导力、带动力仍显不够。电影制片业的这种市场主体多样分散的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在中国,媒介之间(如电影、电视、广播、期刊之间)存在巨大的行政分割,即便在同一行业内,也常有一些关键环节不能进入市场(如电视台为不进入市场流通的事业主体)。事业、产业的双轨体制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冲突。此外,国有、民营享有不平等待遇,市场的准入退出门槛不合理,四级行政管理使统一的市场规则难以形成等问题,都注定了中国影视产业很难完成影视产业的深度整合。
    近年来,在制作主体的整合方面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电影行业外的具有国营、民营多种所有制形式组合的大型媒介企业,加快了产业合并的步伐,按照现代媒介集团的规律进行集团整合,形成远远超过原来中国电影行业中的大多国营企业的实力。加上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快了上市步伐,为下一步完成产业整合奠定了基础。从企业生产到品牌建设,从独立环节到产业链整合,从单一渠道到跨媒介渠道,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从粗放运营到规模经营,中国电影产业的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才刚刚开始。如何实现跨业、跨媒、跨区、跨国的文化产业整合,形成具有市场控制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文化企业,使电影真正能够成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是摆在电影管理部门和从业者眼前的重要问题。
    3.市场主体进入资本市场,寻求做大做强
    随着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国家允许社会、个人、外资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领域,使得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为电影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私募资本等机构开始关注并从资本层面介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2008年之前,金融资本以及一些创投基金、风投基金对中国电影的介入,大多仅限于具体的电影项目和电影制作层面,真正成规模地推动产业整合和业务扩展的战略性投资还基本没有。近年来,市场主体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发生了决定性的改变,以中影股份为代表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更加积极地筹划上市融资,借由上市实现由计划经济企业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企业,并破解国有企业原有体制的许多遗留问题,实现新的资本结构的培育而以影视内容制作为主业的“橙天嘉禾”和“华谊兄弟”等民营公司分别在香港、深圳上市,则开启了我国影视行业的资本化进程,标志中国电影制作业进入资本市场运作的时代。2011年,“小马奔腾”入股顶级特效制作公司——Digital Domain数字王国,⑦成为内地首位成功入股全球顶级特效公司的电影制作公司,“华谊兄弟”、“博纳”共同参股北美华狮电影发行公司,内地电影公司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方式也更加多元。
    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产业企业分散,条块分割、产量虚高、品质低下、市场狭小、资源稀缺、恶性竞争。利用资本市场完成优胜劣汰、资源整合和品牌打造,能有效地规范市场,形成以大型综合性媒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体现出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到制片业,中国的影视内容生产环节常常遭遇产业上下游环节的不公平交易,积累不足,规模弱小,资本市场的介入,有可能增强内容制作企业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同时,电影企业入主资本市场,也表明资本市场开始关注影视内容产业,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了经济信心。下一步,中国影视产业不仅要借助资本市场仅仅完成内容生产,还需要通过渠道整合、媒介整合和市场整合,通过国内外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调整,向跨界、跨国的全媒体化、全球化、全产业链化方向发展,让内容创造更高价值。尽管这个过程还才刚开始,规模也还有限,效果还没有充分体现,但是中国电影产业优化的路径已经清晰呈现出来。
    目前,已经上市的“华谊兄弟”、“光线”、“博纳影业”三家民营公司以及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的“中影股份”、“小马奔腾”等,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电影制片业的领导型企业。如果国有民营之间的界限通过上市以后能够得到有效抑制,那么中国就可能会出现好莱坞式的大电影制片公司,不仅能够提供规模化管理提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而且可能提升专业化、工业化水平并逐渐形成行业规则、规范,引导中国电影制片业向更大更强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4.走向大电影大传媒大产业
    过去十年,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带给了国产电影蓬勃的商业动力。但是,中国电影制片业仍然还基本处在各自为战、分散竞争的状态,技术创新、商业创新、艺术创新的空间和动力都严重不足。以纵向整合和产业集中为特征的重装转型还需要一段时间过程。这个过程是否顺利,既依赖于电影创作的政治文化环境是否更加宽松,也依赖于电影生产的市场环境是否更加良性,更依赖于电影人对过去十年电影产业化道路的经验和教训的反省是否自觉。中国电影今天的成绩是产业化深刻改革带来的,而中国电影今天面临的问题,也是产业化改革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扩大题材空间,解放电影创作;规范市场规则,促进良性竞争;开放合作空间,走向国际市场;破除行业壁垒,打造大电影产业,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制片业下一个十年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面对来势汹汹的好莱坞大制作以及3D技术带来的电影制作门槛,中国电影制片业将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制片业期待着形成一个生产与市场贯通、电影与跨媒介渠道融合、艺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空间开阔、领导型企业与独立制片企业互补的大电影产业的新阶段。
    注释:
    ①原条例于1996年6月19日颁布。
    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产业政策结硕果 电影开创新纪元——2004年电影工作报告》,《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4年12月31日。
    ③2010年,国内电影管理部门与新加坡签订电影合拍协议,协议规定:合拍片在两国均能享受与国产电影同等的政府资助及鼓励政策。
    ④数据来源:李慧兴《合拍2011:实现技术升级推动文化走出去》,《中国电影报》2012年1月6日。
    ⑤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⑥该判断根据Screen Digest公布的2011年相关年度数据整理。
    ⑦Digital Domain——数字王国,由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与《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及两个合伙人于1993年创立。迄今,数字王国已经为超过八十部电影提供领先的视觉特效制作服务,包括《泰坦尼克号》、《阿波罗13》、《变形金刚》,整个团队多次获得奥斯卡技术奖项。数字王国代表目前全球电影特效技术的最高水准。此次入股成为日后“小马奔腾”制作的电影使用特效的“捷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