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戏曲学校是20世纪戏曲改良思潮催生的新事物,它符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理念和规律。自从戏曲学校产生以后,民国戏曲人才的培养机构由单一的科班变为科班和戏曲学校两种机构。当时知名的戏曲学校有南通伶工学社、广东戏剧研究所附属演剧学校、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夏声戏剧学校、四维剧校等,其中尤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中华戏专”)(1930—1940)历时最长,影响最大。这些戏曲学校借鉴了科班成功的教学经验,又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中华戏专的办学宗旨是“一方采用科班的精神,一方采取欧美音乐戏剧学校制度,沟通融会,形成学校教育化之科班”,这显示了戏曲学校处于由旧式科班向现代学校过渡阶段。民国时期戏曲学校秉持戏曲改良宗旨,为戏曲教育与表演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注重多种文化课程的修习 民国戏曲学校除了表演训练课外,还开设了多种文化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培养现代社会的戏剧人才,这是传统科班所忽视的。 1919年创办的伶工学社首开风气,创办者欧阳予倩分别在初小、高小、初中三级开设了国文、书法、算术、历史、地理、英文、音乐、舞蹈等课程,还讲授戏剧理论。1929年至1930年,欧阳予倩在广东创办广东戏剧研究所附属演剧学校(后改为广东演剧学校),该校有戏剧文学系和演剧系,演剧系又分歌剧班和话剧班,歌剧班主要是培养戏曲演员。和伶工学社相比,欧阳予倩在演剧系开设了一些新的文化课程,如法文、社会常识、国学概论、文学概论、小说研究、词曲研究、戏剧史、中西剧本比较、美学等,另有化妆术、武术、舞台装置法等技术课程,所有课程需十个学期完成,每十个星期为一个学期,共两年。 相比较而言,中华戏专的课程结构和数量都没有超过广东演剧学校,都是国文等基础课加戏剧专业课的模式,再加演剧实习、教学实习,但中华戏专学制长达七年,故学生所学远比广东演剧学校扎实全面。据首任校长焦菊隐自述,戏校开设的课程具有“双重性”,是“根据科班学徒制的原则和按照科学的方法安排的”。焦菊隐原本热衷于话剧,熟悉欧美教育,对戏曲颇有研究,从而使得中华戏专呈现中西融合、严格开明的特色。焦菊隐为了更好地选聘优秀教师,专设了一个聘任委员会,共21人,除了焦菊隐以外,包括梅兰芳、程砚秋、王瑶卿、齐如山、张伯驹、李石曾、徐凌霄等精通戏曲的各界名流,主要负责审定教师的资格和教学方法。由于学制长、课程内容全面、师资雄厚,中华戏专的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一些学生还发表了文章。 至于上海戏剧学校、夏声剧校和四维剧校都有相当数量的文化课程。受时代风气和戏校的影响,1931年,北平著名科班富连成开始增设教育科,令学生学习国语、常识、千字文等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