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中,我们可以通过音响产生联想和想象引起联觉活动,从而获得音响以外的内容。这是因为,音乐首先为我们直接提供的是音的运动和音响现象,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把音乐与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以间接的方式来展现视觉因素。 音乐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从古至今,都以自身独特而巨大的魅力感染着人们。音乐之美是一种独特的美,音乐美的特殊性是音乐美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外很多音乐学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如世界著名音乐学家卓非娅·丽莎的《论音乐的特殊性》,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美学》,中国余人豪的《音乐学概论》、张前的《音乐美学教程》等都对音乐的特殊性做了深入的论述。本文将从构成音乐的声音材料、音乐表达情感以及音乐与其他艺术结合三个角度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殊性 卓非娅·丽莎认为,不同艺术种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使用了不同的物质材料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艺术作品的构成方式的不同。显而易见,正是由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如绘画使用颜料、建筑使用砖瓦、文学使用语言、舞蹈使用人体运动、音乐则使用声音等,才形成了各门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声音是构成音乐所特有的物质材料。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我们在自然界中所感受到的声音是非常丰富的,但并不是任何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的原材料。丽莎曾说:“音乐的声音材料本身是经过了某种概括而构成的,是经过特定的方法从自然界物质中选择出来的,是在不同文化中心发展起来的许多体系中的一种。音乐的声音材料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它只诉诸听觉,因为乐音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噪音,不同于同样是以音响材料为基础的语言,它既不是在它之外独立存在着的某种东西的符号,也不是它的相关体。” 由此可见,音乐中所使用的声音显然不是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声音,而是由一系列经过挑选的、有组织的、经过艺术处理的乐音所组成的感性丰富的有序结构。这种抽象的声音材料只诉诸于听觉,但它不具有同样也诉诸听觉的语言所具有的符号概念意义,因此,音乐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正如汉斯立克曾这样描述音乐的美:“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有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因此,音乐美的本质是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声音美是音乐不可替代的特殊属性。 同时,丽莎又指出,正是由于音乐的声音材料所具有的特性,音乐才具有了一系列的特殊性。首先,音乐具有时间承续性。由于声音本身就是一个时间的延续过程,具有时间上的承续性。一部音乐作品从第一个音至最后一个音,都是在时间过程中持续呈现、存在发展的,从而使音乐成为一种纯粹的时间艺术。其次,音乐具有变动性和运动性。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材料不是单个独立静止的音,而是一系列不断变化的乐音体系。音乐作品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乐音的运动。再次,音乐具有非空间性。尽管音乐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变动性,但音乐无法像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一样具有空间性。事实上,音乐的确是在一定的、现实的空间中传播,但这个现实空间与音乐作品所要呈现的那个空间并不同一,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联想,是想象的空间。 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和构成方法决定了这门艺术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反映现实,那么,构成音乐的声音材料的特殊性质便决定了音乐是以独特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丽莎曾指出,音结构可以反映现实中的两种现象:一种是听觉和视觉可以把握的,也就是感官可以体察到的实际运动过程;另一种是感官不能体察到的人类情感。丽莎的论述说明音乐并不直接反映现实中的客体,它反映的是现实中被反映客体的某些特征,如客体的运动特征等。因此,音乐反映现实的方式是间接的,它无法传达具体准确的概念和意义。 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我们凭借听觉感官来感受音乐的美。与造型艺术不同,音乐自身并不具有视觉性,不能为我们直接提供视觉因素。但在音乐中,我们可以通过音响产生联想和想象引起联觉活动,从而获得音响以外的内容。这是因为,音乐首先为我们直接提供的是音的运动和音响现象,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把音乐与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以间接的方式来展现视觉因素。音乐学家柯克曾在《音乐语言》中说道:“音乐和绘画的距离既是非常接近的,又是十分遥远的。为了刺激视觉官能,它窃取了只有绘画所具有的这种职能。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不具有直接传达的能力,即如不借助解释性的标题,音乐所表现的对象就不能立即被人识别,因此,它和绘画比较起来,就不如当它只去描绘听觉对象时那样和绘画相似。”例如,我们可以从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标题联想到历史上的楚汉相争,用音响描绘了生动逼真、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德彪西的《大海》使我们通过视觉上的想象来解释音响层次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大海的形象。但如果让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人和一个熟悉海洋的人欣赏这部作品时,他们所产生的联想是不会相同的。这说明,音乐是间接地反映现实,具有多义性。 正是由于音乐在反映现实的具体性时存在局限性,才使得音乐在反映人类情感的领域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它很难再现和描述客观现实,但极其善于表达情感。音乐通过声音来表现情感,以旋律、和声、节奏、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在表达内在心声的深度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我们可以从《二泉映月》中听出尖酸悲恻、沉郁苍凉之情;《田园交响曲》是具有描述性的音乐,贝多芬自己曾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因而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一些感觉”,并在《田园交响曲》上做出注释:“表情多于绘画”。又如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因其是按照标题性作品来构思的,因而更具图画性,但这部作品真正感染人的是作曲家力求通过自然画面引出感情,并把这种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鲜明饱满,从而使听众联想到视觉形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正如丽莎所说:“在音乐中,由于缺乏具体的、实在的、单个的‘客体’,感情反映的因素便能比较强烈的发挥作用。由于物质材料的缘故,客体性因素就完全居于次要地位,而表情、感情的因素,作为作品的‘内容’,占据了首要地位。”由此得出,情感的表现在音乐艺术中是居于第一位的,这便是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