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一剧之本”最先由黄佐临从戏剧观的角度使用,后来成为强调戏剧诸因素中剧本重要性的“戏谚”。中外戏剧史上都存在一个从“一剧之本”向“表演中心”的演进过程。就中国而言,金元杂剧是“一剧之本”的时期,演员依附于剧本;明末清初,演出技巧的高度发展使“一剧之本”向“表演中心”逆转;随着“花部”的兴起,戏曲“以表演为中心”的命题得以确立。中外戏剧史上的这种演进并非直线进行,宋元南戏就较多地注重表演,而经典剧本迄今依然常常支配着演出。在戏剧艺术中,作家作品与表、导演何者更优秀、更强势,何者就可以在演出中起主寻作用。 作者简介:康保成,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如今已经是中国大陆戏剧界无人不知的“谚语”或者“格言”了。20世纪90年代编辑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的“谚语、口诀、行话”部分、《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的“谚语、口诀、戏联”部分,都收录了这句“谚语”①。不过,与“宁穿破、不穿错”、“救场如救火”、“千斤念白四两唱”之类的“戏谚”相比,这句“戏谚”特别强调剧本的重要性,似乎不像是出自艺人之口。已故戏剧理论家、戏剧史家陈多曾指出: 时常在一些戏剧论著中读到诸如“剧作家是戏剧创造的主体”、“剧本是戏剧艺术的支柱”一类议论;而它影响最大、名气最响,又曾最具“权威性”的表达方式,便是有似戏谚、专门针对京剧和戏曲而由懿旨颁布的“剧本,剧本,一剧之本”。②陈多所说的“懿旨”,就是他在文中所引的江青《谈京剧革命》一文的说法:“有人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话是很对的。”陈多接下来谦虚地说:“自愧浅学,虽然也花费一定精力对此进行了查证、考辨,却迄今仍未能了解到它是否有更早的可靠出处。”③陈多的看法为给人们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出发点。本文拟首先对这句“戏谚”的生成过程进行考证,不仅希望以此抚慰陈多的在天之灵,更试图通过辨析这一“戏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阐述戏剧从“一剧之本”向“表演中心”的历史演进。 江青《谈京剧革命》一文公开发表于1967年,但据可靠资料介绍,早在1964年6月“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江青已经两次在口头上使用过这一“戏谚”。第一次是大会前夕,江青用这一“戏谚”批评阿甲边排练、边改剧本的做法: 阿甲眼看着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时间已很近了,就根据时间紧、任务重的具体情况,采用边排边改的办法……在一次会议上,江青对于阿甲的这种做法大加讨伐。江青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嘛……我回来一看,文学剧本才出来,原来(阿甲采用的)是一路排、一路改、一路演,这样不好!”④江青第二次使用这一“戏谚”是在大会期间。1964年7月,江青在会上作了题为《谈京剧革命》的讲话,其中说道:“我认为,关键是剧本。没有剧本,光有导演、演员,是导不出什么、也演不出什么来的。有人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话是很对的。所以,一定要抓创作。”⑤值得注意的是,她在这句话前加了“有人说”三个字,可见她只是这句“戏谚”的使用者而不是发明者,但署名“钟文郁”的《智取威虎山的语言艺术》一文却说:“江青同志指出,‘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文学剧本必须靠语言来表现,有了美的艺术语言,才能给音乐、舞蹈、美术提供良好的基础。”⑥由此可知,早在“文革”期间,就已经有人把这句“戏谚”的发明权归之于江青了。 其实,在江青讲话之前已有人用过大体相同的话,例如刘厚生、吴启文合写的一篇文章劈头就说:“剧本是一剧之本,是舞台艺术创造的基础。剧本的优劣成败,最直接地关系着一个戏演出的思想和艺术质量。”⑦此文发表于《戏剧报》1964年第7期。因《戏剧报》当年为半月刊,故该期的出版时间是1964年4月15日,有可能早于江青的两次讲话,但这不像是江青讲话的出处,因为比起上述“戏谚”,不仅其句子不够完整,而且语法结构也不一样,显然是上述“戏谚”的简化版。 那么,这句“戏谚”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1962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戏剧家黄佐临在会上做了以《漫谈“戏剧观”》为题的长篇发言,其中说道: 戏剧观问题应用到编剧上该是怎样的呢?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如果一个剧本是以写实戏剧观写的,我们就很难以写意的戏剧观去演出,否则就不免要发生编导纠纷。⑧黄佐临的这个发言发表于《中国戏剧》1962年第4期和《人民日报》1962年4月25日第5版,具有广泛的影响。这是迄今为止能见到的“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的最早出处。一年多之后,这句话被曾经为谭鑫培、梅兰芳操琴的著名京剧琴师徐兰沅引用,他说: 京剧表演唱腔的革新变化,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以剧本的改革和创新为基础的。“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它好像一棵树,什么树就开什么花,好剧本就开红花,坏剧本就长毒花。⑨请注意,徐兰沅一字不改地使用了黄佐临的话,并加了双引号,表明这本不是自己的发明。同时,这句话换了一个场合之后,其含义随之发生了一点变化,这我们后文再讲。有意思的是,李希凡在1963年、张庚在“文革”后,都把黄佐临的发明权转移给徐兰沅了⑩。 无论如何,“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从一人初创到多人引用乃至成为“戏谚”,符合我国俗语、谚语、格言以及成语的生成规律。俗语、谚语、格言以及成语,它们要么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某种事实,要么浓缩了被人认同的某种哲理,加之形式短小、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故一旦被人首创并公开之后,很快便会流传开去。只不过年深日久,发明者的姓名大多湮没无闻了。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出现不过五十年,其首创者不难考察,他就是著名戏剧理论家黄佐临。由于这句话颇有道理且上口好记,故一经发表便不胫而走,被人争相引用。至于它的发明者是谁,却被忽略了,于是出现了徐兰沅、江青等不同的说法,而更多的引用者干脆不提是谁发明的,而只说“有人说”、“人们常说”等。例如朱文相在《试探戏曲剧本和表演的关系》一文中说:“人们不是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吗?试想,在话剧之‘本’上,又怎么可能开出艺术特性鲜明的戏曲之‘花’呢?”(11)杜书瀛也说:“人们常说,剧本是一剧之本,是戏剧的基础。没有好的剧本,即使导演、演员和其他舞台艺术工作者都是一流的,也难免遭到失败。”(12) 我根据“中国知网”对这一“戏谚”在进入《中国戏曲志》之前在报刊上(不含《人民日报》)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以下是统计结果:1962年1次,1963年2次,1964年1次,1965年至1972年0次,1973年1次,1974至1977年0次,1978年5次,1979年4次,1980年9次,1981年11次,1982年18次,1983年12次,1984年17次,1985年16次,1986年24次,1987年17次,1988年25次,1989年13次,1990年21次,1991年36次。可见,到《中国戏曲志·江苏卷》最先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收入为戏曲“谚语”之前,这句话被征引的频率愈来愈高,乃至成为一种“老生常谈”。不仅戏剧界,就连电影界,也对这句话表示认同而屡屡作为格言加以引用。 如同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恩惠,却不知道也不想追问某项科技是谁发明的一样,“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就这样成为无人知晓其首创者是谁的“戏谚”了。“人们常说”、“我们常说”云云,无形中把原创者屏蔽了,忘记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