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艺的成立和解散一直是个谜。1941年5月剧社成立到1947年6月解散,中艺存在了6年之久。根据剧社所在地点的不同,其活动可以分为6个阶段。中艺的出现,引领了战时剧运的航向,带动了众多话剧团体联合起来并肩作战,使大后方的演剧活动得以持续开展。以中艺为代表,战时的舞台工作者把中国话剧艺术的演出水平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艺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为战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影剧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其历史功绩不可埋没。 关 键 词:中华剧艺社/成立/解散/历史功绩 作者简介:吴彬,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吴彬,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吴彬(1980- ),男,河南许昌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戏剧研究。 标题注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13YJC76009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2013CYS006) 中华剧艺社(以下简称“中艺”)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个著名剧团,曾先后活动于重庆、成都、武汉和上海等地[1]。以它为首的演剧活动促进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话剧运动的蓬勃发展,并推动了抗战时期话剧“黄金时代”的到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话剧史上曾经铸就过辉煌业绩的著名剧团,有关它的研究却非常薄弱,甚至连一些基本事实都没弄清。“中艺”从成立到解散,活动时间长达6年。但是,它创于何时,散于何日,却史无定论。为了揭开这个历史谜案,话剧史家石曼曾遍览当时的报纸杂志,又多年奔波游走于剧社亲历者中间,但最终仍然难得其详。 为了研究的深入,笔者将依据当时留存下来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当事人的回忆及后人的记载,重新穿梭于那个硝烟弥漫的年月和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尽可能以翔实的史料还原那段历史,并从零星记载中考证出剧社起迄的准确时间。进而,对这一在历史上有着光荣战斗传统和不朽业绩的话剧社团给予客观评价与应有定位。 一、“中艺”创立与解散概说 关于“中艺”的成立时间,几十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1941年四五月间:陈虹《陈白尘年谱》和袁云《中华剧艺社在成都》等文即持此种观点;二是1941年6月11日:芭绿《中华剧艺社在南岸崛起》一文持此观点①;三是1941年10月9日,应云卫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外宣布中华剧艺社成立。应大白、晓白和孙晓芬等人即持此种观点;四是1941年10月11日,以《大地回春》在重庆公演作为剧社成立的标志。这种观点被广大戏剧史家所接受,并且成为一种通识②。张逸生和金淑之等人的回忆文章也主此说。 当然,还有一些人很笼统地把剧社成立的时间定在夏季或秋季,且这种认识在抗战期间及抗战后即曾出现③,这样也就分别涵盖了前两种与后两种观点。 笔者认为,把剧社成立时间定在10月是不妥的。其一,在这之前剧社已经历时数月做了筹备工作,而且也曾进行过小型演出。其二,从当时的报纸来看,在10月份之前,就已有多家报纸提及“中华剧艺社”这个团体。从笔者所掌握的历史文献来看,“中华剧艺社”这一名称最早见诸报端是1941年9月25日,当天重庆《新华日报》刊载消息称: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为扩大纪念第四届戏剧节(即双十节)……自十一日至十五日,各剧院公演各种戏剧话剧,有中万剧团之《秋子》,中央青年剧社之《北京人》,中华剧艺社之《大地回春》。”[2](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在此之前的报纸上,目前还没有见到“中华剧艺社”这一名称及其活动的记载④。但是,有一篇文章倒是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林实的《一年来重庆话剧的种种》。在该文中,作者曾提到“黄桷垭剧艺社小公演”。不知林实所说的“黄桷垭剧艺社”是否就是新成立的“中艺”。查相关社团辞典及当地文史资料未见有关这一剧团的记载。黄桷垭在当时只是重庆南岸的一个小镇,有限的史料中所提到的黄桷垭,曾经有过许多次话剧演出,但主要是重庆的怒吼剧社和一些演剧队常来此演剧,以“剧艺社”为名且曾在黄桷垭活动过,除“中艺”外未曾有闻其他剧社。林实在文中说:“由于大公演的热闹,似乎使人们忘记了独幕剧的演出也有必要。这一年来,在重庆只有土桥某剧团演过一些短剧,此外便是中国万岁剧团的星期公演,和黄桷垭剧艺社的小公演了。”[3]林实所说的“黄桷垭剧艺社”是否就是“中艺”,目前还不能断言。但是,当事人卢业高的一篇回忆文章确曾提到“中艺”在搬入重庆之前曾经在南岸的黄桷垭镇做过小型演出⑤。据卢业高回忆,在《大地回春》之前,“为了进行舞台实践,也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剧社曾经赶排过三个小戏:《三江好》、《未婚夫妻》和《渡黄河》。三个小戏连演三天,地点就在黄桷垭村镇上。“这是‘中艺’建团后的第一次演出”[4],而上述三个小戏都是独幕剧。另据1946年发表在上海《联合晚报》“艺文风”副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华剧艺社’成立在二十九年夏天,那时的重庆正受着轰炸的威胁,社址设在重庆对江的山头上,在该地演出几个小戏。”[5]该文题为《专访:应云卫和中华剧艺社》。既然是专访,而且对象是“中艺”社长应云卫,其中所讲,在建社之初曾经演出过几个小戏的说法当为可靠。 在“中艺”草创期,经济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靠小型演出筹募经费,一是通过阳翰笙所在的文工委拨给活动经费。《天长地久》的演出正是要为剧社筹措开办费用而进行的,其时是1941年4月上旬和中旬。吴茵回忆说:“建社之初抢排了话剧《天长地久》、《茶花女》,由白杨与项堃合演,盛况空前。老孟以此剧的盈余收入,在山区农村租借了两间民房,将剧团迁去暂住。”⑥实际上,这笔演出收入在用来租借民房及置备家当之后已经没有多少剩余,而文工委拨给的三千元开办费到六七月份才被批准下来[6]。在文工委的经费到账之前的两个月间,剧团几十口人的生活费用只有靠自己筹措。俞晨说,应云卫“以五百元资本开始创办‘中华剧艺社’”[5],当是实情。对于民营剧团来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演戏。陈白尘说,他的《大地回春》写成之后因为演员不齐一直没有排演。虽然演员不齐,剧团暂时不具备排演大戏的能力,但小戏还是可以排演的。 “中艺”在草创阶段,其所用社名原本是“五十年代剧社”⑦,据1944年7月4日《华西晚报》载:中华剧艺社是“经社会部立案取得正式合法的团体资格”的。“中艺”在社会部立案的条文目前尚未见到,但极有可能的是,在社会部立案时才正式把剧社名字定为“中华剧艺社”的,而原来的“五十年代剧社”只是作为一个过渡阶段暂时使用的名字而已。陈白尘说:“此时大批进步戏剧电影工作者尚留渝未去,遂在党的领导下于五月组织以应云卫、陈白尘、陈鲤庭等为骨干的民间职业剧团中华剧艺社(简称‘中艺’)。”[7] 据张逸生和陈白尘回忆,“中艺”是在9月份才由重庆南岸苦竹林搬往市区的。另据卢业高回忆,当剧社要离开苦竹林时,每个人都觉得依依不舍,因为“苦竹林的四个月生活虽然苦,但实在值得人留恋和怀念”[4]。由此推知,“中艺”确实在五月份就已经筹备成立了,只是在草创期而已,当时剧社成员数量也就是二三十人。另据1941年10月2日重庆《新民报日刊》和10月3日重庆《新华日报》报道,“宣传已久之‘中华剧艺社’”,“成立以来即疏散在乡作研究准备工作”。这是在《大地回春》演出之前的报道。很明显,媒体也是把剧社在乡间草创阶段作为剧社成立时间的。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把剧社成立时间定在1941年5月份还是比较可靠的。当时的班底也就是二三十人。从组织结构来看,有理事会、艺委会、宣传科、剧务科等。理事有6人,分别由陈鲤庭、陈白尘、辛汉文、刘郁民、贺孟斧和孟君谋担任。应云卫任理事长,对外称社长。陈白尘任秘书长,负责对内和编剧。贺孟斧、陈鲤庭和应云卫任导演,辛汉文管艺委会,孟君谋管总务,赵慧琛负责宣传,刘郁民负责剧务。其他演职人员有程梦莲、方菁、吴茵、丁然、苏绘、李纬、张立德、耿震、沈扬、李恩杰、刘厚生等。从1941年5月份在重庆南岸成立,到9月份搬入重庆市区,“中艺”终于开启了它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披荆斩棘的演剧活动。 如同“中艺”的成立没有具体时间记载一样,“中艺”的解散同样没有具体时间记载。据当时上海报纸所载:“中艺”回到上海以后,成员只剩下32人,他们无事可做,闲居虹口,经济情形日益严重,连一碗茶都喝不上,每天的伙食钱还是从应云卫家里领取的。在如此艰难的情境下,“中艺”的存在可谓是岌岌可危。1947年4月5日,“中艺”和观众演出公司在“辣斐”剧院联合演出《棠棣之花》,这是“中艺”回沪之后的首场演出。该剧演至当月22日。随着演出公司其他成员的归来,这种联合演出活动也就中断了。至于“中艺”具体解散时间,目前尚无史料可以引证。但是,在这次演出之后,“中艺”还存在了一段时间。据1947年5月19日上海《时代日报》报道:当时,上海市十余家话剧团体计划在月底假座海光戏院举行联合晚会筹募话剧界事业基金演出,参加这次演出活动的单位中亦有“中艺”。另据是年6月8日上海《和平日报》报道:六月五日下午三时,熊佛西在海光剧院做报告时表示,上海市话剧团联谊会将组织包括“中艺”、“新中国”、“上艺”和“中万”等在内的沪上11个剧团轮流演出。这是目前所知媒体对“中艺”所做的最后一次报道。 从1941年5月份剧社成立算起,到1947年6月份,“中艺”存在了6年多的时间。在这6年中,“中艺”经历了中国话剧的浮沉起落。它为后世留下了令人艳羡不已的辉煌业绩。同时,它在风云变幻的年月由盛而衰的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与疑惑。我们需要从它的丰功伟绩中汲取进取的力量,同时,也需要从疑惑中拨开历史的迷雾,找出症结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