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央视综合频道连续推出的三部大型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和《大国外交》,以其罕见的高收视率,成为时下舆论关注的焦点。三部政论片高度的政治性、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信息量和独特的新闻性无疑是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重要原因,但同样值得我们点赞的还有这些作品共同彰显出来的美学新气象、新高度和新突破。 思想高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关于三部政论片创作的艺术策略,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将宏大叙事与典型叙事相结合”。叙事本不是政论片的长项,有些政论片为了说理的需要有时候采用典型叙事,其目的还在于说理。而像《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和《大国外交》几部政论片,在很多学者看来已经将刻画人物形象与表达思想融为一体,因为作品所传达的主旨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因此,叙事就成为编创者们的匠心选择。三部政论片都采用了以宏大叙事为经、以典型叙事为纬的叙事策略。宏大叙事有利于全景式、多角度、立体式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精心谋划、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引领中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不凡历程。 三部政论片中的每一集都结构紧凑,高潮迭起,颇具张力。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这几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电视连续剧才有的审美期待效应,这其中的一个关键艺术技巧就在于主创者们采用了典型叙事与宏大叙事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三部政论片的另一个艺术创新是高与低相结合,既彰显政论片独特的思想高度,又有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低视角和低姿态传播范式。政论片的主要功能和价值就在于具有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所无可比拟的思想高度。为了尽可能让这一独特优势和价值充分显现出来,也为了让作品发挥出最大的社会影响力,三部政论片在叙事视角和叙事姿态的拿捏上也作出了宝贵的探索。以《法治中国》为例,其中的第三集《依法行政》通过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伟大实践,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法治思想。为了让这些深邃的思想有效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田,编创者开创了面向观众的低视角和低姿态法治叙事的新范式。 比如对于各级政府机关执法人员,像云南腾冲市制定和落实“权力清单”的相关政府执法人员,作品既以浓重的笔墨凸显他们的敬业精神,又以深切的人文情怀揭示他们在执法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焦虑。再如对于执法服务对象即广大人民群众,比如网约车新规出台案例中所涉及的北京市民陈志宇、传统出租车司机王建生和网约车司机张红军,作品则一律采用了完全相等的情感态度和叙事距离。通过采用这样一系列拿捏恰当的,既具有整体上的一致性,又具有一定差异化的低视角、低姿态叙事手法,政论片高度的思想性被有机地融合在浓郁的人文性中,极大提升了作品的思想穿透力和审美感染力,也以此与传统政论片以议论为主的审美品位拉开了距离。 广泛应用数字技术 三部政论片的第三个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广泛运用当代最先进的数字特效技术和镜头语言,创造了宏大、精美、震撼的镜头语言,谱写了一曲“最雄浑壮美、豪迈空前”的时代乐章,将政论片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提升到一个新的美学高度。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从事传媒艺术研究的博士后毕啸南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将改革进行到底》等政论片的“数字特效甚至逼近了美国大片的水准,所以看起来才荡气回肠、震撼不已”。比如《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开头58秒左右的序幕,就用复杂的数字技术集成了一组包含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巍峨庄严的天安门,高速行进川流不息的街道人群,获得奥运会冠军后站在领奖台上向着观众欢呼跳跃的女排运动员,驾驶最先进战机翱翔苍穹的空军战士,在车间、病房、学校、科研第一线辛勤工作的人们,飞驰而过的中国高铁,为祖国日益富强而点赞的巨型大拇指等画面的特效镜头。这种数字特效画面精美震撼,极具视觉冲击力,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就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再如《大国外交》第三集《中流击水》从6分45秒到7分45秒讲述了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执行任务时遭遇突发事件,解救20多名遭海盗劫持的叙利亚船员的故事。这段一分钟左右的故事也是采用了快速剪切的数字特效技术,将中国海军小分队从接警到快速行动到最终成功救出人质的紧张激烈过程,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观众看得是惊心动魄、血脉喷张。像这样的数字特效广泛见诸三部政论片中,显著提升了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堪称政论片创作艺术中的新突破。 旁白艺术增加亮点 激情澎湃、厚重隽永的旁白艺术也是构成三部政论片雄浑乐章不可或缺的亮点和美点。 比如《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集名“奉法者强”过后就是一段先声夺人的旁白:“翻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既有强汉盛唐的雄风、大国盛世的荣耀,也有外敌铁蹄下的山河破碎、军阀割据中的民不聊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震撼世界的姿态大踏步行进民族复兴的步伐。时至今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我们比近代以来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伴随旁白者那抑扬顿挫、豪迈激昂声音的,则是一组由“兵马俑群像”、“威风凛凛的金戈铁马”、“穿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长长的商人驼队”、“郑和率领的下西洋船队”、“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四处逃难的民众”、“威武行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中国人民迈着坚定步伐前进”构成的特效镜头。在毕啸南看来,“这样的旁白不仅仅是对画面内容的精准诠释,其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 美的旁白是由美的声音和美的文字组成的。通观三部政论片的解说词,几乎都像上述这段旁白文字一样,思想深邃、磅礴大气、情景交融、雄浑豪迈、催人奋进,彰显出很强的诗性美,成为三部政论片超越于同类作品的又一独特审美品格。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