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延续与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农耕文化质朴纯粹,生活之事无非喜悲两面,但对所处社会环境的思考理解即为第三面。传统建筑木雕便反映出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需求:祈福纳吉、镇宅辟邪、人伦教化。 传统木雕作为文化生活的载体 木雕被不断变化的宏观文化系统所包裹,并且木雕处于民间,也不断被民间群体以各种方式自由地塑造。木雕装饰题材主要是通过借代、比拟、象征、谐音等手法表达其文化内涵。例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以“梅兰竹菊”比拟“君子德行”;“荷”象征“品行清廉”;“蝙蝠”谐音“福”、“鹿”谐音“禄”、“鸡”谐音“吉”等。经过长期的发展与锤炼,民间塑造的人物、动物、植物等木雕形象逐渐演变为被大众认可的符号,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作为中国木雕的主要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润,自古就是森林覆盖率极高的省份之一,木材资源丰富,为木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考古发现可知,福建的木雕起源于狩猎工具和农耕器具,逐渐延伸渗透至建筑、桥梁、舟楫、神龛、佛像等方面。福建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灿于今朝。明代时期的福船制造说明对木材的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最终成就了郑和七次下西洋和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伟业。郑和下西洋每次都以长乐为大本营,因为福建有发达的造船技术,远洋的船只多为闽人所用的大帆船,是造自福州马尾港的福船。福船根据各种木材的特点因材施艺,它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二是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三是操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福建的木雕艺术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早已传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统木雕的演变与文化本真 传统木雕多从属于建筑、民俗和宗教的祭祀活动。如今事过境迁,我们所处的社会现状、生活环境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木雕赖以生存的物质和非物质基础逐渐消融。 从建筑方面探析,农村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的别墅洋楼,城市里更多是高层建筑、金属框架和玻璃幕墙,木构建筑与周遭格格不入。一方面木材资源有限,原料价格日趋高昂;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庙宇或祠堂修建减少。祭祀用品方面需求也在减少,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催生了大量的替代品。由此,木雕生存的时代和基础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保持木雕的生命力和永续发展,是木雕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近代以来,木雕艺人已经开始探索木雕在传承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木雕原有的服务对象,二是改变木雕原有的功能。原来木雕的服务对象是归侨、大户、佛寺、神庙等,他们往往一掷千金购买珍贵材料并雇佣艺人雕刻创作。虽然这种现象不复存在,但出现了一些新的服务对象,例如艺术馆、博物馆、陈列馆、星级酒店以及一些别墅庭院等,它们当中的软装陈设部分与木雕有密切联系。 从功能转变方面探析,传统木雕主要应用于建筑的装饰构建、神龛器具或家具。现在逐步转变为独立存在的装饰品或艺术品。根据现代生活的需求,让木雕从建筑中解放出来,作为一种艺术欣赏品或家居装饰品而存在。 笔者在福建木雕的田野之旅中访谈了多位木雕艺人。他们拥有不同的成长经历、雕刻技法和创作理念,作品精妙绝伦,风格各异。尽管他们各有千秋,但却有一个共性,即深耕木雕领域并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数十年如一日地演绎与表达中华文明中的优秀文化。木雕艺人林学善不但富有才情,还善于利用材质,一段寻常的荔枝木,可以在他手中演绎为参禅悟道的达摩祖师,他工笔中飘洒着写意,精雕中传导着禅风,把达摩祖师定慧兼修的禅法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佘国平的龙眼木雕《长坂坡》刻画在敌阵重围中勇救阿斗的赵子龙形象;作品《横刀立马》表现驰骋战场上的关羽形象,动态表情和道具都力求真实,用艺术的感染力激发现代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醉眠芍药》刻意抓取《红楼梦》中湘云醉卧芍药丛这一静态的美姿,用虚实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浪漫的人体美。卢思立的木雕作品《钟馗》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引起轰动,这是他木雕创作的一次全新探索,“自然型木雕”的创作理念破茧而出。这一理念在刀法上讲究因势利导,随形就像,将创作者的情绪、意念,缓缓倾注于原材料内,使它获得虚实互化的“魂”。他的自然型木雕《悟》《皆大欢喜》《铁拐李》等都获得殊荣。黄泉福根植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以严谨的态度不断向自己挑战、超越自我。他的作品富于深刻的哲学悟性和精神力量,并将雕刻艺术结合时代精神融入社会,走进生活。他的《五福》系列作品在木雕界可谓“家喻户晓”,被人竞相模仿。他的木雕作品《祖国万岁》和《和谐中华》,底部是中国版图,数十条树根盘错于版图之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树干分别精心雕刻成寿星形象和弥勒佛形象,寓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大和谐。郑国明从小喜欢画画,饱读民间典故。他追求中国文人化的艺术语言和散文形式表现手法,木雕创作善于利用天然木、天然根、木抱石等材料,因材施艺,以天然和人工巧妙结合的形式,将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结合。作品《霸王别姬》表达乌江之畔悲壮又凄美的爱情故事。木抱石作品《赤壁赋》《精卫填海》将木和石巧妙结合,通过对传统题材的表达,体现他高超的巧雕技法。 木雕为媒的文化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福建木雕走出国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被输送到多个国家。与此相伴的雕刻艺人以木雕为媒长期不断地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1983年,新加坡万缘寺从福州订制四米高的千手观音和两米高的释迦牟尼两尊大型樟木雕佛像;1987年,福州龙眼木《桃园结义》组雕运抵日本,林学善等人在“三国志”展览和“丝绸之路博览会”中进行艺术交流和现场木刻技术表演;1991年,卢思立赴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木雕展”;1997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包括木雕在内的泉州轻工艺品展览;1998年,黄泉福的《哪吒》系列木雕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木雕大赛并获得最高奖,再次见证了他的作品在东南亚的影响力;2003年,林学善应邀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中国当代大师级艺术家精品展”并现场表演福州木雕技艺;2011年,佘国平赴新加坡举办“有木共睹,有石共赏”专场精品展览。 福建木雕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民众所接受,其实质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在向海外的文化传播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福建木雕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