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围绕华语电影研究的产业转向,充分重视产业、受众和品牌对于华语电影诗学形态的影响,试图对华语电影的美学形态从产业、市场的角度进行跨学科比较视野下的全面观照,以实现对华语电影作为一种产业的艺术的本质的认识。 比如,世界华语电影的发展,有着一些类似的经验,无论是大陆第五代、第六代借助国际影展、利用跨国资本,还是新加坡、马华独立电影由于种族关系借助国际影展和基金,国际电影节、国外艺术院线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到华语电影的诗学形态,人们对第五代“民俗电影”的批评,事实上正与此有关。由于合拍大片渐成趋势,多地资金、技术、文化、人员的参与和投入,遂影响到华语电影的新的“世界性”特征,这种“世界性”特征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的跨文化实践形态,体现华语电影的诗学整合趋势,构成独特的“合拍美学”。又比如,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早期的武侠神怪和古装片,还是香港的功夫、动作片,无论是大陆的新民俗电影,还是当今活跃于国际影展的独立影片,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大片,面向大陆观众的冯小刚品牌等,其诗学景观与品牌构建、市场争夺等,都具有重要的关联。从一定意义上,正是产业、市场的压力形成了这种种独特的电影类型。如果没有从产业角度展开对华语电影诗学形态的研究,对华语电影独特传统的认识将是封闭而不全面的。 在坚持总体性的视野考察华语电影的独特传统以及整体性的视角来考察华语电影审美性的多维呈现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总体性和整体性并不等同于同一化,而要充分考虑到华语电影各区的差异性,充分还原华语电影整体的共性、个性极其丰富性。充分考虑到华语电影的不同亚传统,对国族认同的差异,乃至国语与方言的复杂张力给予特别的关注。而正是这种差异性和丰富性保证了作为整体的华语电影研究的活力,也为产业发展中的文化融合和整合,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的“泛中华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原文参考文献: [1]鲁晓鹏.华语电影之概念:一个理论的探索[M]//当代电影理路新走向.陈犀禾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列孚.90年代香港电影概述[J].当代电影,2002(2). [3]刘宇清.华语电影: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J].电影艺术,2008(5). [4]郑焕钊.“世界华语电影:诗学·产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10(9). [5]陈犀禾.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J].文艺研究,2007(1). [6]廖炳惠.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媒体、消费大众、跨国公共领域[M]//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郑树森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鲁晓鹏.21世纪汉语电影中的方法和现代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8]黄式宪.大片“博弈”以弘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与世界对话[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6). [9]黄式宪.华语电影:世纪性文化整合及其现代性抉择[J].艺术评论,2010(8). [10]毛梦溪.华语电影: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可或缺——“两岸四地电影产业发展论坛”观察[N].中国文化报,2010-07-20. [11]杨俊蕾.华语大片的“文化斜视”——兼论华语电影制作中的混杂文化[J].电影艺术.2008(5). [12]唐梦.多元化发展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N].团结报,2010-06-26. [13]李道新.构建“两岸电影共同体”:基于产业集聚与文化认同的交互视野[J].文艺研究.2011(2). [14]陈犀禾.两岸三地新电影中的“中国经验”[J].电影艺术,2001(1). [15]刘宇清.华语电影: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J].电影艺术,2008(5). [16]文化研究(第一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7][美]罗伯特·斯丹姆.电影理论新视野[J].刘宇清译.陈犀禾校.当代电影,2004(6). [18][美]波德维尔:电影诗学[M].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9][苏]多宾,电影艺术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20][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梅里合.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