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搜集资料。张庚认为,搞艺术研究必须先有资料,没有这个准备什么都搞不成,他还特别强调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资料。“中国的文化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很多的文化都是在人民中间。”“我们要真正想把中国的东西研究透彻一些,就得到群众中,到古迹的现场去找。”⑤ 第二步,把资料加以整理、研究、条理化,写成志。志虽然还不具备较高的理论形态,但它所叙述的资料已经分析鉴别梳理,成为更可靠的信息,因此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 第三步,写史。“进一步整理我们所掌握的资料,然后深入一层去研究我们中国的艺术的发展的规律”。⑥写志和写史都要讲唯物论,有则有,无则无,不可以凭想象,“研究历史还需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的哲学的知识,宗教的知识,文化方面的各种知识。”⑦ 第四层,论。论要比史更深一步。“把所掌握的资料综合起来,找到它的规律性的东西。”⑧不研究到一定的程度,真正可以称为理论的东西是写不出来的。 张庚还特别强调了理论的具体运用——评论。他说:“在文艺(理论)里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评论,如果一个人能把评论写好,写出的评论被创作艺术的人承认,那你就是把艺术理论搞通了。”“评论是运用基本规律解决当前文艺上的具体问题。”他还告诫搞评论的同志要认识评论的特点和局限。他说:“论的特点是总结过去,对未来的发言权是不充分的。因为未来有许多新东西,往往是基础理论还没有包括进去。因此不能仅仅利用对过去规律的认识来理直气壮地或逐个准确地推测未来。”“有些搞理论的同志有一种想法,觉得我们懂得艺术的规律,你的这个创作不合这个规律,对待创作者流露出一种教训的态度来,这是非常不合适的。”那么理论的能动作用是什么呢?他举杜勃罗留勃夫写《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对俄国创作的巨大影响为例说,“许多的剧作者,他有一种感受要写出来,但他没有足够的意识到,那么评论就把它这一点挑明了,这样就变成了艺术界的一种潮流。评论家把创作引导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去。所以评论非常重要。”⑨ 戏曲理论是理论家创造的产物,但这种创造必须以历史的积累和群众的创作实践为基础,因此理论建设的各个层次不能缺少。这是张庚几十年来戏曲研究经验的总结,是进行戏曲研究的正确的道路。从中国戏曲研究院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也一直是按照张庚先生这一思想的指导来做研究工作的。 在第二篇讲话里,张庚先生提出搞戏曲研究工作要实行“三通”。当时,中国大陆与台湾还没有实现通信、通邮、通航的“三通”,实现三通是两岸民众共同的呼声。张庚先生借用这个话说,戏曲研究也必须实行“三通”:理论与实践相通,学者与剧团相通,中外要相通。他指出,当前有一种状况:大学教授看书不看戏,剧团的人看戏不看书。他认为这种状况不改变,是不利于戏曲事业的发展的。他强调,戏曲研究人员要跟剧团的人交朋友,要和老艺人交朋友。要与国外和海外的学者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⑩从中可以看到,张庚先生在戏曲研究上,具有广阔的视野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张庚先生对戏曲的价值充满自信,同时对戏曲艺术和戏曲理论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自觉。在改革开放还不久的1987年,张庚、郭汉城先生就发起组织召开了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努力使民族戏曲艺术与世界戏剧连接起来,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研究中国戏曲艺术。 四、弘扬“前海学派”学术传统和研究道路的意义 张庚先生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但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起着引领作用。近30年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者与剧团的互动以及大陆与海外的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海峡两岸戏曲学术会议经常召开,对一些重要剧目的讨论也经常有各方面的学者参加。实践证明,这些结合与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戏曲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再以“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为例,这一评奖已举办过6届,每一届都有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台湾、香港的学者和搞创作实践的同志参加并获奖,许多优秀的论文展现出新的研究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这也说明张庚先生“三通”思想对推动戏曲研究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郭汉城先生也一直在关注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关心后辈研究工作的情况和进步,不断地提出自己的许多深刻的见解。郭汉城先生强调戏曲艺术在弘扬传统美学精神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强调戏曲理论建设。与张庚先生一样,郭汉城先生具有坚持真理的理论家的风骨,如王文章所说:“郭老所以有独到见解,从根本上说,是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使然。一直从事戏曲研究五十余年,从不‘时云亦云’,对戏曲艺术价值、戏曲艺术功能的客观评判,曾经何其难哉!但郭老的学术探索却一直是建立在对戏曲艺术客观评判的基础上的,所以才会以其科学性为人们所尊重。”(11) 作为后辈学人,我深深感到老一辈学术传统、学术精神的可贵。年轻的研究者应认真学习、继承老一代的优良传统,为戏曲理论体系的建设积极努力。年轻一代的学人存在积累尚浅的不足,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具体的理论观点上也不一定与老一辈完全一致,他们应该有所前进,有所突破,有新的建树,但继承和弘扬老一代的学术精神、遵循正确的研究方法应是发展创造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也认为张庚、郭汉城等老一代的理论成果并不只是他们个人的,也不只是一个“学派”的,尊重这些成果,重视他们的学术思想,有利于戏曲理论建设和艺术事业的发展。当然学术研究的方法和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做“纯学术研究”,潜心史料研究而作出成果,对“主流”学术思想侧重批判或另辟蹊径,对戏曲理论的发展也都是有益的;但“前海学派”这种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的研究道路是不容忽视的。对“前海学派”不是不可以批评,理论总是在不断的论争中前进的。我希望“前海”年轻一代的学者以平和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在讨论中加深对戏曲艺术规律的认识,加强学术研究的自觉;我期待真正的“学派林立”的状况出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