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戏剧学 >

明末清初“楚调”的兴起及其声腔的衍化(5)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山大学学报 陈志勇 参加讨论

    注释
    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430页。
    ②廖奔:《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62页。
    ③钱南扬:《魏良辅南词引正校注》,《汉上宦文存》,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97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14页。
    ⑤汪道昆:《太函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14页。
    ⑥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12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88页。
    ⑦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2《十四夜吴宅灯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0册,第349页。
    ⑧⑨⑩(11)袁中道:《珂雪斋集》,钱伯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30,1332,1347,1348页。
    (12)汉剧《碧明镜》,又名《双合家》,演周贵生原聘丘凤娇,岳父丘登高嫌婿贫穷,强令退婚。贵生之父周鉴不允,被丘父诬陷杀人而下狱。周贵生约会凤娇,娇赠以金钗,誓不另嫁。丘父再诬陷贵生杀人,逮送县衙。周氏父子,一同被判问斩,凤娇法场哭祭。幸遇定国侯昭雪冤案,释周家父子。欲斩丘登高,贵生代为求情,登高深为感动。周、丘两家和好,贵生与凤娇成婚(参扬铎:《汉剧传统剧目考证》,武汉:武汉市文联戏剧部、武汉汉剧院艺术室编印,1981年,第200-201页)。
    (13)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杂调”著录《金钗记》:“全效《钗钏》,何秽恶至此。”《大明天下春》卷8上层题为《刘孝女金钗记》,选有《张子敬钓鱼》。剧演书生张子敬江边垂钓奉亲,有刘孝女随父乘舟赴任,江心落水,为子敬所救。子敬见孝女穷途至极,劝说与其一道归家(参流沙:《明代湖北“楚调”浅探》,《长江戏剧》1982年第5期)。
    (14)《刘希必金钗记》于1975年12月在粤东的潮安出土,演西汉年间,南阳书生刘文龙(字希必)辞别新婚妻子肖氏赴京赶考,临别以半支金钗、半面菱花镜及一只弓鞋为表记。后刘文龙高中状元,因拒曹丞相招婿,被遣护送明妃出使西番,到达西番又被招为驸马。留番邦十八年,终被放归故国。汉帝嘉其忠孝,衣锦还乡,凭“三般古记”对认,夫妻团圆(参陈历明:《潮州出土戏文珍本〈金钗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2页)。
    (15)陈历明:《潮州出土戏文珍本〈金钗记〉》,第162页。
    (16)叶志元:《词林一枝》卷首,《善本戏曲丛刊》初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影印本。
    (17)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2《敝箧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18)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27《潇碧堂集》,第894页。
    (19)龙膺著,梁颂成、刘梦初校点:《龙膺集》卷22,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401页。
    (20)龙膺著,梁颂成、刘梦初校点:《龙膺集》卷21,第379页。
    (21)廖奔:《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66页。
    (22)流沙先生认为万历沙市流行的《金钗记》为弋阳腔(参流沙:《明代湖北“楚调”浅探》,《长江戏剧》1982年第5期)。
    (23)汤显祖著,徐朔方点校:《汤显祖全集》(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52页。
    (24)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24《瓶史》,第828页。
    (25)袁中道:《珂雪斋集》前集卷16,第692-693页。
    (26)袁中道:《珂雪斋集》卷8“游居杮录”,第1282页。
    (27)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54页。
    (28)刘广禄:《“楚调”新探十议》,《沙市文化志》编纂办公室编:《沙市文化史料》,1982年,第347页。
    (29)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3页。
    (30)刘廷玑著,张守谦校点:《在园杂志》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9页。
    (31)李渔:《闲情偶寄》卷2,《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33页。
    (32)宋懋澄:《九籥续集》卷10,《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7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715页。
    (33)刘献廷:《广阳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00-201页。
    (34)陈湘锋、赵平略:《〈田氏一家言〉诗评注》“田九龄卷”《陈明府元勋召自崇阳却寄》,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35)陈湘锋、赵平略:《〈田氏一家言〉诗评注》“田九龄卷”《荆州游章台寺》,第84页。
    (36)顾彩著,吴柏森校注:《容美纪游》不分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37)丁宿章辑:《湖北诗征传略》卷3,《续修四库全书》第1707册,第140页。
    (38)陶澍、万年淳修纂,何培金点校:《洞庭湖志》卷11“艺文三”,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382页。
    (39)汤显祖:《汤显祖全集》(二),第762页。
    (40)张廷玉等:《明史》卷120“诸王世表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6页。
    (41)屠隆:《白榆集》诗集卷3,汪超宏主编:《屠隆集》第3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65页。
    (42)屠隆:《栖真馆集》卷7“七言律诗”,汪超宏主编:《屠隆集》第5册,第109页。
    (43)冯梦桢:《快雪堂日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715页。
    (44)冒襄:《同人集》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85册,第164页。
    (45)顾嗣立:《闾邱诗集》“桂林集”卷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66册,第514页。
    (46)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1,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47)沈起:《查东山先生年谱》“戊寅”,民国嘉业堂丛书本。
    (48)毛奇龄:《西河集》卷14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12页。
    (49)(50)查嗣瑮:《查氏勾栏》,金埴:《不下带编》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7,116页。
    (51)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22《与程时斋曲书》,《续修四库全书》第1480册,第252页。
    (52)湖北省沙市地方编纂委员会编:《沙市市志》第4卷,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53)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见徐明庭辑校:《武汉竹枝词》,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54)范锴著,江浦等校释:《汉口丛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14页。
    (55)关于西皮、二黄在汉口合流的相关论述,参陈志勇、朱伟明:《汉调对京剧形成的独特贡献》,《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56)陶士偰主修:《(乾隆)汉阳府志》卷12,《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第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
    (57)刘献廷:《广阳杂记》卷4,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93页。
    (58)晏斯盛:《请设商社疏》,见贺长龄编:《清经世文编》卷40《户政》一五,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991页。
    (59)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9页。
    (60)刘正维:《汉剧传统音乐的精神继承》,《戏剧之家》1999年第6期。
    (61)乐钧:《青芝山馆诗集》卷8,《续修四库全书》第1490册,第498页。
    (62)参见胡汉宁:《楚调“皮黄合奏”成因及其传播》,《戏曲研究》第72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296页。
    (63)袁枚著,王英志校点:《随园诗话》卷1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22页。
    (64)陈志勇:《广东汉剧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2页。
    (65)吴长元:《燕兰小谱》卷4,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35页。
    (66)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第272页。
    (67)(68)(69)(70)转引自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第59,61,64,61页。
    (71)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第4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870页。
    (72)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4页。
    (73)倦游逸叟:《梨园旧话》,见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第836页。
    (74)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第1册,第190页。
    (75)杨静亭:《都门纪略》“序”,道光二十五年(1845)初刻大字本。
    (76)震钧:《天咫偶闻》卷7,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4页。
    (77)王芷章:《京剧名艺人传略集》,见《中国京剧编年史》附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