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戏剧学 >

京剧在近代日本的传播与井上红梅(3)

http://www.newdu.com 2018-05-09 《日本研究》 李莉薇 熊萱 参加讨论

    此外,虽然同为热心介绍中国文化的日本人,井上红梅的行文风格和辻听花也大不一样。通读整篇《演剧之研究》,我们发现他是比较恪守翻译原则的,对所谈论事物甚少采用表达个人喜好的评论性语言。井上的解释,正如他在《中华万花镜》前言所说,所做的工作是尽量平实、客观地向日本国内读者报道他所见到的中国文化。不过,近年的研究指出,井上对中国文化的间离,与他开始研究中国文化的动机有关:“他开始舞文弄墨的直接原因,并非出于‘中国趣味’的爱好,而只不过是始于餐饮店经营失败这一突发事件而已。因此,和其他那些容易受个人的主观嗜好左右的中国爱好者不同,只要是能展现他的文笔的题材,他都会不拘泥于写作对象”[19]。所以,井上对京剧的介绍也充分体现他对演剧文化的间离。
    大正时期进入中国并且长期旅居中国的井上红梅由于长期浸淫在中国风俗文化当中,不知不觉间早已为中国风俗文化所感染。他受到国内众多戏剧评论的影响,较为详实地向日本读者介绍作为舞台艺术的京剧。正如近年来日本的井上红梅研究所言,“以外国人的视点精密地记录,不受思想性的偏向和嗜好所左右地记录人的特点,井上红梅作为异国文化的忠实记录者,是日本对中国文化接受史上担起一翼的人物”[20]。
    而今天我们以中国戏曲域外传播史的眼光来看,井上红梅和辻听花、波多野乾一、村田乌江等人一道,同样可以归入关注京剧舞台表演艺术的二十世纪早期的“戏剧社会学派”的行列。他们的研究风格与青木正儿为代表的“京都学派”的研究风格迥异,以舞台演出、剧场文化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如果说辻听花、波多野乾一研究京剧、推广京剧是源于对中国文化、京剧艺术的一往情深的热爱,那么井上红梅则是把京剧作为中国民俗文化、风俗文化中的一部分来认识的。无可否认,他们都是日本的京剧接受史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原文参考文献:
    [1]野満四郎、榛原茂树等.聴花辻武雄氏を悼む[J].満蒙之文化,1931,(138):78.原文记述,1930年《顺天时报》解散后,万里阁书店计划出版《中国趣味全集》,作为执笔者的各人悉数出席。前来的有辻听花、井上红梅、中野江汉、贺来敏夫、波多野乾一和主人家等共七人。“北有听花、南有红梅”并称的二人,意外地这个晚上第一次见面了。
    [2]樽本照雄.清末小説探索[M].京都:法律文化社1998:142.
    [3]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序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7:3.
    [4]木村泰枝.西方·日本·中国——日本人的“上海”梦想[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
    [5]三石善吉.後藤朝太郎と井上紅梅,竹内好、橋川文三编.近代日本と中国(下)[M].東京:朝日新聞社,1974:35-36.
    [6][日]井上紅梅.中華万華鏡·序[M].東京:ぅみぅし社,1938.
    [7][日]井上紅梅.中華万華鏡·序[M].東京:ぅみぅし社,1938.
    [8][日]井上红梅.金瓶梅と支那の社会状态[M].上海:日本堂書店,1923.
    [9]鲁迅书信集(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1114.
    [10]鲁迅日记(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804.
    [11][日]佐藤春夫.曾遊南京[J].改造,1937(13).
    [12][日]三石善吉.後藤朝太郎と井上紅梅,竹内好、橋川文三.近代日本と中国(下)[M].東京:朝日新聞社,1974:37.
    [13]关于井上红梅主办的中国风俗研究会以及会志《中国风俗》,可参考[日]勝山稔.大正時代上海におけゐ‘中国風俗研究会’につぃて——井上紅梅によゐ白話小説翻訳作業の前史として[A].東北大学大学院国際文化研究科論集,2013(21).
    [14]参见[日]井上進.芝居の研究·中国風俗 巻中[M].東京:日本堂書店,1921:354-451.
    [15][日]井上進.芝居の研究·中国風俗 巻中[M].東京:日本堂書店,1921:454.
    [16][日]井上紅梅.中華万華鏡·京劇概念[M].東京:ぅみぅし社,1938.
    [17]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前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6.
    [18]笔者具体调查的书刊有:(1)陈去病、汪笑侬等:《二十世纪大舞台》第一期,大舞台报社(1904);(2)柳亚子:《春杭集》(1913)上海广益书局;(3)杨尘因:《春雨梨花馆丛刊一集》(1917)民权出版社;(4)齐如山:《观剧建言》(1914年)京华印书局;(5)燕石《京师女伶百詠》(1917)都门印书局;(6)周剑云:鞠部丛刊(上下册)(1918)交通图书馆;(7)吴秋帆编辑:伶界大王谭鑫培事略(1917);(8)吴秋帆编辑:吕月樵真本戏迷传(1916);(9)梅社:梅兰芳(1918)上海中华;(10)王梦生:《梨园佳话》(1915)商务印书馆;(11)鹿原学人译、波多野乾一原著:《京剧二百年历史》(1926);(12)齐如山:《中国剧之变迁》(1927);(13)齐如山:《戏剧脚色名词考》(1927)(14)民国期刊京剧资料选编第1卷一程长庚、谭鑫培;(15)林殖斋:《雅歌集二十周年纪念特刊》(1929)顺利印务局;(16)观剧道人:《梨园外史第一卷》,(1925)京华印书局;(17)惕身馆主:《胡琴正规》(1927)中华印书局;(18)庄杨赵潘:《梅兰芳》(1926);(19)菊部丛谭(1926)大东书局;(20)《唱曲大观第一册》(1929)北平中华印刷局。
    [19][日]勝山稔.中国二浸ル人一井上紅梅が描ぃた日中文化交流,から船往来—日本を育てた人·ふね·まち·こころ[M].福岡:中国書店,2009:30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