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于2017年12月8日在中国上映,全片仿佛是动态的“梵高画作展”。来自15个国家的125位画师历时7年对梵高原作进行描摹和再创作,并对实拍画面进行辅助手绘。影片1秒12帧,全片95分钟,粗略估计整部电影也需要60000多幅油画,再将这些油画进行制作和整合,其工程量之大、技术难度之高前所未有。《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手绘油画电影,在电影叙事和电影画面表达方面都有着全新的尝试。这种尝试不仅体现在对梵高死亡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叙事方式上,更体现在影片将油画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进行了拆解和重构。 “梵高式”绘画的前世今生 文森特·威廉·梵高生于1853年,卒于1890年,荷兰人,被后人誉为“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其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加歇医生》《吃土豆的人》《麦田上的群鸦》《罗纳河上的星夜》等。梵高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融入到了作品创作中去,他一反传统、刻板的画法,采用了全新的“点彩法”。他打破了常规的笔触,并将色彩的对比发挥到了极致。他画作中的“浓墨重彩”并不是为了达到视觉上的真实,而是为了将色彩的情感表现力融入到画作中去。 梵高可谓“大器晚成”。1880年,27岁的他去布鲁塞尔开始系统学习绘画技巧。1883年,梵高搬回纽因南,他在纽因南的两年里创作了大量的水彩画及油画,此时梵高作品整体色调偏昏暗。梵高在1886年前往巴黎学习,在巴黎求学的日子里,他受到了浮世绘和印象派的影响,笔触和用色开始转变。1888年,他在阿尔勒的创作生涯中,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日趋成熟,《星月夜》《麦田上的群鸦》等大量闻名遐迩的作品均创作于这一时期。 影片制作的“梵高式”表达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并非是第一部用梵高作品的元素去进行视觉叙事的电影。早在1990年,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就在其名作《梦》中运用了大量梵高作品的元素。《梦》讲述了八个梦境,其中一个梦境讲述的是有关“梵高”的故事。影片中的“我”在博物馆欣赏梵高的绘画,却意外走进了画中的世界,并在画中的世界遇到了梵高。在这一段落影片的拍摄中,黑泽明将《麦田上的群鸦》的创作景象再现了出来,用梵高的多幅名作造了一个又一个“境”。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体现出梵高作品惊人的表现力令观众陶醉和痴迷。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无疑是“梵高风格”最为浓厚的影片了。在影片剧本的制作过程中,创作人员参考了梵高与其弟大量的往来书信和相关书籍,所有画师都经过统一的“梵高风格”绘画培训。除此之外,影片还再现了大量的梵高原作。这些手段都大大强化了影片的主题和视觉表达。从剧本到拍摄,从画面到主题,无一不充满着梵高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 电影文本的美学造境 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补色对比,并对拍摄和再创作的画面进行了梵高式的处理。正如梵高的绘画作品一样,影片突破了光影对于色彩的控制,而将情感凌驾于光影之上,甚至不惜打破空间和形状的和谐,挑战传统色彩的常规运用。热烈的红、深邃的蓝、活泼的绿、冷漠的灰,好像每一种颜色都被梵高注入了情感。这种情感并不是指色彩学意义上的色彩自身所带有的情感,而是梵高通过创作赋予它们的浓烈情感。梵高式的大胆用色和灵活搭配,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 与《梦》不同,《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的造境更“梵高”了一些。《梦》中的“梵高式”表达的画面是实景拍摄,少部分关于原作的画面是通过后期制作合成的,而《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的画面主要建构在梵高原作和“梵高式”的再创作上。影片运用了大量油画进行视觉信息的传达,打破传记片的常规拍摄方式,而用梵高作品中深邃、迷茫的色彩和笔触铺张开来。这种夸张、混乱、变异的抽象表达却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具象”的梵高世界,甚至说这种造境手法无关情节,因为出现这样的色彩和笔触就已经能使观众联想到梵高了。影片还未“写境”却已“造境”,以梵高的画风作为视觉叙事手段来讲述梵高的故事,以“境”造“境”,实属难得。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故事的结局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梵高眼中的世界:灵动的线条、浓烈的色彩、打破空间和谐的构图等等。这些元素将梵高眼中的世界建构了出来,并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电影制作技术,梵高的色彩有了更强烈的动感,而跳动的线条也真的使“画”动了起来。这部“跳动”着的油画不仅尝试在电影里建构“梵高式”的美学意境,还用画面完成了纯粹意义上的视觉叙事(即脱离角色和台词,仅用画面和观众的认知建立联系)。《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的油画表达并不是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而是加强影片形式与内容之间联系的独特叙事手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