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表演离不开拍板、琵琶、洞箫、三弦和二弦五种乐器,这也是弦管乐队最基本的乐器组合。最著名的南音器乐曲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简称...
作者简介:郑祖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年届八旬的杨荫浏(1899-1984)先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鼓舞下,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系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讲了题为“我和中...
一、即有即无——朦胧之美 第一,“意”在先秦哲学和魏晋玄学中,一般指冥思而得的哲理性感悟,指道意。引入艺术审美后,内涵也大体如此。大约至唐,艺术家在探讨主体艺术构思...
内容提要:音乐人类学引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建设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引发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特别在学科属性问题上引起的困惑与争议持续了漫长岁月。相关讨论已...
内容摘要: 林风眠把自己的艺术定位在“中西融合”的道路,通过对西方绘画中的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的学习,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和陶瓷的元素,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加...
每天晚上7点半,泉州古城府文庙夫子泉茶馆黄灯熏暖,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不一会儿门口便吸引许多来往的游客驻足欣赏。这里就是泉州民间南音社团之一泉州南音乐府曲社的演出地。...
内容提要 :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提出的“气韵非师”说在当时与后世产生了巨大反响,引起众说纷纭。颇有意味的是,古代人几乎一致的赞同与现代学者一致的批判形成了强...
内容提要:“巴渝舞”是古代巴族賨人所善跳的一种“武舞”。周武王伐纣后,依巴人歌舞造“大武”。自周以来,宗庙祭祀所用之“武舞”,名称虽常有变化,但均以“巴渝舞”为原...
内容摘要:林风眠先生忘我地进行着中西融合的实践。通过对林风眠先生的艺术实践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实现真正的中西艺术融合,应取得两者内在的统一性,而不是把两者生硬地拼...
作者简介:陈芸,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美学研究。 一、视觉音乐 何谓视觉音乐?杰瑞米(Jeremy Strick)认为:“‘视觉音乐’可以溯自过去一个世纪的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