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舞蹈学 >

藏族原生态舞蹈文化辨析


    内容提要:本文以藏族的“原生态”舞蹈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原生态舞蹈的基本概念认知,理清藏族舞蹈中“原生态”与“非原生态”各自内部的构成及其将来所应发展的走向,为藏族舞蹈今后的发展道路、文化的跃升提供了一定的探索性思路。
    关 键 词:藏族/原生态舞蹈/非原生态舞蹈/发展走向
    作者简介:江东,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西藏 拉萨 850000
    一、原生态舞蹈文化的认知
    “原生态”一词是从自然科学中借鉴过来的,意指保持了原始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的事物。[1](P67)而在“原生态”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原生态文化”则是生态学与文化人类学“联姻”的产物。这一借鉴术语被不同的学科引入、吸纳。原生态概念延伸到舞蹈艺术中,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舞蹈与其周围环境、劳动生产生活之间保持着天然的、较少变异的相互关系,因此而遗存并保留下来的舞蹈文化形态。[2](P86)
    时下,歌、舞、旅游、食物等都被套用于“原生态文化”之中,将原生态文化扩成无限之大,但借用生态学概念解释文化现象时始终存在有一定跨度下的模糊性。从原生态舞蹈当代美学的意义上来说“原生态”(最初的)和“舞蹈”(文化及审美发展)的集合本来就有一定的距离。它们既需要生态上的原初、起始的形态,又需要文化上经过世代的改造和培育,最终表现出精美且具有传承价值的状态,两者各有其落脚点,很难在完全意义上进行统一。因此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完全的原生态舞蹈有可能存在吗?原生与再生的成分如何来界定呢?原生的成分占到多少就可以成为原生态舞蹈?这一系列问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影响着原生态舞蹈及非原生态舞蹈的未来发展方向,很难以量化、绝对化的标准一概而论。例如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舞蹈,本属古典舞蹈类,它已经凝练了原生态舞蹈基因,成了舞蹈体系中具有经典形式的自成规格的舞蹈类型。但原生态舞蹈中寄存有很多原始宗教成分,这些同样具有宗教诉求的舞蹈,难以在“此”与“彼”上进行断然的分割,进行高下之分。又譬如,在原生态舞蹈自然流变的过程中有其萌发期、生长期、成熟期,甚至某些原生态舞蹈或多或少沾染有现代文化基因。这些动态的过程使得原生态舞蹈很难定位于一点,难以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答案。
    从另一方面来说,原生态文化已经被广大群众接受并形成既定的概念,它虽有诸多的模糊不确定性,但从文化的社会实践和体现出的意义角度来理解,原生态文化的确拓宽了其文化内涵,代表了文化的命题,追求了文化的“定位”和“独特”表达,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遗存形态和研究价值。因此,概念模糊的“原生态”在我们这个社会便成为一种包容性的文化现象,它自然默化地被大众文化认可和接受。
    “原生态”是相对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人类现当代生活形态下提出来的,相对面是社会的“当下”时态。“原生态”舞蹈和“当下”舞蹈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寓意,形成自己的意义,一个在静止的相对封闭和固化时态里,一个存在于动态的相对开放、多元变化的语境表达中,一个与人类的各个生态系统保持着完整的联系,另一个则相对独立地求索着自己的文化表达。特别是,原生态和非原生态舞蹈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原生态舞蹈完全无法脱离于日常生活的要求,它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常常不能够被独立抽取出来示现。而现代的纯舞蹈艺术及舞台艺术则多是在形而上的范畴内,是纯精神的,它的审美功能(也包括娱乐功能)便成为它最重要的社会性功能了。[3](P62)
    二、舞台原生态舞蹈对原生态内质的异化
    原生态舞蹈夹杂和汲取了各类文化基因体,表现出一种大一体的文化概念,而舞台上的原生态舞蹈则“在形态上呈现为递进状态,由原生走向原创,由借用走向再造。”[4](P72)严格地说,原生态舞蹈只要搬上了舞台,它就已经开始“异化”着原生态的内质。它只是以原生态的名义呈现“变异”了的非原生态的形式。首先,原生态舞蹈的表演场所在田间垄头、庙舍村前,是自娱自乐,或集体默求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蹈参与者自由注入情感思想、动作姿态、交流体验等舞蹈活动,而非舞台化的给别人表演的观赏性活动。脱离泥土上升为舞台的原生态,则有着明确的表演受众体,他们从固定位置观看演出,从而使表演者的动作角度、面部表情、情节走向及心理活动都进行提前的“设定”,打破了原有的那种自由参与的多体介入的表演形式。舞台上的原生态舞蹈的动作被规范、美化、程式化,它们缺少原生态动作上的随机、不刻意、简约、朴素的风格,使一切服务于观众的要求和完成编导的既定创设。
    原生态舞蹈是个文化织体,它有着祭祀时的神圣精神引导,又有着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情感,更有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形态,这些种种的“人化”变为文化基因后,铸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一旦抛开这些外部缔造环境,或者剥开了身上的文化黏合剂,被孤零呈现于舞台上,原生态舞蹈就只剩下欢腾的动作与激昂的表情了,这种缺少了文化支撑的原生态,渐渐也就失去了可传之统和延续之力了。
    这几年,西藏各种晚会上的原生态舞蹈比比皆是,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这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和忧虑。原生态舞蹈已成为一种产品模式,拉萨的某些组织还专门成立过学习班,学习怎样用现代舞蹈编创法将原生态搬上舞台。原生态舞蹈在不断的舞台塑造中,不知不觉地被“异化”和“抽离”,在舞台化中被“范本”和“定位”,作品语汇的撷取和置换只是符合了作者个体的审美意愿,远远失去其原来的模样。中国“申遗”评委乌丙安说,“当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没有做到家的时候,就将其推向市场进行开发利用,实际上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各取所需”。这里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引用,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藏族舞教材覆盖全国,全国各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都以这两所高校的藏族舞蹈教材作为参照物,教材内容是20世纪50年代在民间收集的具有代表性、风格性、训练性的藏族原生舞蹈语汇。它们已成为全国的教学、演出中的骨干语汇。然而在老师传学生,学生又变为老师这样代代的传习过程中,教材不断地被打上了个人的印迹,不断改变成了自己的东西,缺少纵向、横向上的联系,因而,留存下来的藏族舞蹈语汇也就成了一堆变味了的、没有生命的动作肢体。由于失去了舞蹈教材(与原生态舞蹈有着相同的意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稳定性,舞台和教学中便出现了一批在风格、韵律上十分怪异的藏族舞蹈。现在这两所院校的老师也发现到这一问题,正努力回溯源头,修正教材。其实,藏族舞台原生态舞蹈的非原生态现象,在节目栏里也能找到其症结:这几年的原生态舞蹈都有编创者,有了编创者,那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只是借用原生态的名义,从事非原生态的工作。原生态舞台化不是原生态的最终目的,原生态要求保持其原来的生态基因,非原生态舞蹈形式才是舞台化的主力。但往往是,非原生态的舞蹈常常以原生态的姿态出现,凭借农牧民演员这一突出艺术形象,涵盖原生态的全部意义,使得凸显在编舞上的技法、音乐上的创新、主题上的现代这些硬伤被悄悄遮住。
    原生态舞蹈是综合性的文化系统,它不会去适应舞台化大众的审美追求,不可能单一性地进行文化上的表达。在这里要说明的是,非原生态舞蹈完全可以伴随原生态舞蹈成长,但绝不能在名称上喧宾夺主和概念上混淆是非,非原生态舞蹈要在保护好原生态的基础之上才可能更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