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音契合禅宗“六如”
时间:2024/11/28 04:11: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永杰 点击:次
广东南音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一种以广州话演唱的民间说唱艺术,它和福建泉州的南音是同名异质的两种艺术形式。美籍华人学者梁培炽在《南音与粤讴之研究》一书中提出,粤调说唱文学不仅是岭南文苑中的奇葩,也在继承中国说唱文学中有着巨大贡献和地位。美国亚美研究学者胡其裕认为,中国说唱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南音、粤讴尤远播于世界。 广东南音源起清代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青年学者任广世长期关注岭南传统词曲研究,他告诉记者,关于广东南音的形成,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南音形成于乾隆时期,是从木鱼歌中派生出来。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十一《列传》“王之正”条:“摸鱼歌者,岭外人谓之南音。大率七字成文,词多淫亵。之正就俗所尚,仿其体自编孝悌忠信四词。日给斗米,令瞽者循途唱之。聚听动人,风俗大变。”据该文,此事发生在乾隆十二年(1747)。此处南音实指木鱼歌,这里的南音实际上是一种中原人士对岭南声腔的一种统称。嘉庆二年(1797)李镛在《书词绪论·序》中说:“凡昆曲、南词,以及粤调、楚腔,无不涉猎。”这里的粤调也是指所有岭南声腔,而不是特指某种岭南声腔。另一种观点认为南音形成于道光年间,这是根据广东南音名曲《客途秋恨》的作者叶瑞伯(1786—1830)的生活年代所做出的推测。 “从音乐的角度确定南音形成的时间更符合实际,因此,第二种观点是较为准确的,但是我们仍然希望在文献中找到更准确的证明。”任广世表示,日本京都大学所藏清同治八年(1869)广州右经堂版木鱼书《新玉箫琴记南音》可能是最早标注南音的歌本。在此之前刊刻的木鱼书尚未发现有标注南音的情况,“至晚到1869年,南音已经有了独立的音乐品格”。 “目前尚难准确考订究竟南音形成于何时何曲,但是既然1869年刊本上已经出现了南音,那么想必此时南音已经传唱民间了,甚至本来用木鱼歌演唱的内容也开始用南音演唱了。”他说。 广东南音富于抒情美感 学者表示,现存广东南音的歌唱内容和木鱼书关系密切,很多木鱼书直接用南音演唱,所以,南音的大部分内容和木鱼书基本相同。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十二《诗语》“粤歌”条记载广东风俗,“自后连夕亲友来索糖梅啖食者,名曰打糖梅,一皆唱歌,歌美者得糖梅益多矣。其歌之长调者,如唐人《连昌宫词》、《琵琶行》等,至数百言千言,以三弦合之,每空中弦以起止,盖太簇调也,名曰《摸鱼歌》。或妇女岁时聚会,则使瞽师唱之,如元人弹词曰某记某记者,皆小说也,其事或有或无,大抵孝义贞烈之事为多,竟日始毕一记,可劝可戒,令人感泣沾襟”。任广世告诉记者,清末民国时期南音的演唱内容与此相差无二。 传统的南音演奏曲师一般都是瞽师(男)、师娘,除了为听众在家中唱南音,他们一般也以占卜为生。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钟哲平一直致力于广东南音说唱的保护和传承,据她介绍,广东南音又称“地水南音”,它来源于《易经》“地水师”卦,而盲人的职业多为卖唱和占卦算命,“地水”就成为盲人的代称。她说,一些南音艺人出身于道观、斋堂,即建醮打斋的乐师,为喃呒道士唱诵时伴奏。“南音唱词,或清扬婉转,或哀愁悱恻,情深意切。生动且原汁原味地记录了清末民国时期广东的社会生活形态。”钟哲平介绍,地水南音的《庙前》一曲,就详尽描绘了广州城从德兴街、靖远街、十三行、桨栏街、太平门到城隍庙的市井风情,被岭南文化学者誉为音乐版的广州《清明上河图》,文化价值很高。 在任广世看来,广东南音的审美特质就在于它的抒情性,这是一种文字抒情和声腔抒情相结合带来的美感。同时,经过文人加工的凄苍悲怆的文字和如泣如诉的音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人生无奈感,唤起个人隐藏在心底的人生如梦的感觉,颇有禅宗“六如”的意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