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以传统戏剧为灵感的当代戏剧舞台探索(2)


    1.对傩面具的运用。《水生》中所运用的面具借鉴了贵州屯堡的地戏,将面具带在额头的位置,并以黑纱遮面。主创人员在面具的选择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他们运用的是傩戏的全脸面具,但是在排练过程中发现,剧中的很多打斗的场面,演员们因为带着面具,看不到彼此,无法做到默契、流畅,影响了舞台的表演呈现。在经过一番比较后,他们选择将面具置于额头,演员压低身体成拱形表演。在面具戏的表演中,忌讳观众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这会削弱面具的视觉表意性。为了掩盖演员们过于丰富的面具表情,导演借鉴屯堡地戏,以黑纱遮面,更加突显面具的造型感和形象感。
    2.巧妙借鉴傩戏表演方式。三拓旗剧团以创作大量的形体戏剧作品著称,《水生》中没有任何台词,全部凭借演员们的肢体表演进行叙事。
    傩戏的总体动作特点体现在上身具有顿挫感,头部与面具带有规律和力量感的摇摆、停顿,腰部向上或向下迅速发力形成顿挫感。上身呈圆拱行,下身膝盖有大量伸屈性动作,跨步为横向运动轨迹。《水生》的演员们在表演方面,基本承袭了傩戏表演的原则,圆背含胸,屈膝,手臂用力外推,重心下沉,步伐灵活多变。旋转跳跃,闪转挪腾间,鬼魅的氛围呼之欲出。
    在表演中,主创人员还巧妙地运用了傩戏的表情动作和造型动作。傩戏的表情动作主要用于表达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高兴时摇头晃脑,愤怒时跺脚抖肩,悠闲时步履轻松,战斗时动作激昂……这些程式性的表演方式都运用到了对主人公的塑造中。剧中人物王六郎的胆小、善良,老渔翁的正直与幽默,两人之间超越生死又充满矛盾的友谊都在演员们的举手投足间表露无遗。为塑造人物鲜明的视觉形象,静态造型多次出现,结尾钟馗出场的造型更是增添了一种仪式感。
    此剧除了借鉴传统傩戏之外,也运用了中国戏曲表演身段和皮影戏的元素,绸扇、灯笼等中国意象也多次出现,并非意在哗众取宠,而是与故事内核紧密融合,恰如其分地凸显了戏剧的张力,巧妙地推进了剧情的发展,表现出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戏剧语汇充满智慧的把控力。
    看过这部作品的法国观众都为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和整个作品诗意和神秘的氛围所动容,有趣的是不少观众对这部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法国《普罗旺斯大区报》是以四星级的推荐指数来报道这部作品:“全剧 没有台词,一切以肢体语言表现。演员们戴着面具,在海洋色的迷雾中慢慢浮现。他们的面容如同雕塑般,静止不动,鬼脸面具在观众眼前慢慢摆动。气氛凝重,戏剧的节奏随着鼓声渐渐加快。诡异而神圣的舞蹈,伴随着祭祀时的叫喊。一个水鬼试图谋杀路人来投胎转世。伴随着鼓的节奏,表现打斗和酷刑的舞蹈场景让人联想到电影《卧虎藏龙》,激烈又轻柔,刚硬又诗意。水的形状不断变换,格外轻盈。剧中带着薄纱的折扇和灵活的步伐为压抑的气氛带来了一丝舒缓与平和。然而水鬼和一个渔翁产生了友情,故事发生了转折,他们一起欢笑,一同醉酒。这是一出象形拟声的面具戏。该剧凭借舞蹈、姿态和肢体让我们沉醉在如梦似幻的中国文化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