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京剧在上海流行,京剧名角成为戏迷追捧的对象,捧角成为一时风尚,捧角群体包括社会各阶层,捧角方式五花八门。近代上海,捧角这种现象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折射...
34名“小小代言人”引出2018年将要演出的34部剧目,新年伊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第二届“小小代言人”评选揭晓并颁奖。这34名“小小代言人”将在新的一年里登上中国儿艺舞台展示自...
探索近年来中国戏剧理论的发展,其中的复杂多变,可谓令人眼花瞭乱。如果说当下的戏剧理论发展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那就是本源、本体、本色正在逐渐成为中国戏剧理论的三个关...
今年,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第十五个年头。一路走来,纪录片节的成长也折射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变化。这是一个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外纪录片通过展映找到受众,打动受众...
一个小微剧团,一个小剧种,一幕发生在安徽大山深处的真实故事,却在上海搬上了舞台,连演五年,感动无数人。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至今,原创沪剧《挑山女人》已走过五年“挑山...
“提到中国电影,除了功夫、熊猫等元素之外,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当记者问到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传媒荣誉单元特邀评委、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利昂·鲁宾...
【内容提要】何谓经典?经典是如何形成的?经典在20世纪的中国又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基于对此类问题的认识,本文就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身份与历史使命进行全新的思考,提出...
原标题:电影新格局初现(新征程) 2017年电影市场仍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国产电影市场份额继续超过50%。国产电影整体质量和电影文化的社会关注程度稳步提升,中国电影观众观影...
谢士杰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大三学生。今年暑期,他独自走访了四川南充、绵阳、德阳、内江、自贡、泸州、乐山等地的8家剧团。一个突出感受是,剧团好不容易排了一个戏,也...
【内容提要】新时期中国话剧实验历程中贯串着一条重要而明晰的线索,即试图走出戏剧的文学性思维的束缚,显示出一种以舞台性思维创作话剧的趋势。作为话剧文体思维方式的文学...
【内容提要】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是决定类型研究兴衰沉浮的关键因素,类型研究的变化与转向往往也是社会文化语境变迁的反映与...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梳理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上海书写,分析21世纪以来上海影像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特征,试图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大论述框架下,舍弃怀旧、民间、底层和城乡对立的...
【内容提要】20世纪戏曲发展出现“戏剧化”倾向,这种倾向在进入1950年代后表现为斯坦尼戏剧理论的影响,戏曲的程式与表演传统逐渐丧失。其根源不仅来自现实,还可以从诸如李渔...
原标题:中国电影如何“由大到强”(文论经纬) 十几年来,得益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红利,中国电影发展指标持续快速增长,观看电影已成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热门选择...
今年以来,随着大型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以及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为了公平正义》《巡视利剑》《大国外交》《强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主旋...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佳作频现,但在国内掀起收视热潮的优质国产剧出口海外却屡屡表现不佳,绝大多数卖的是“白菜价”。一般国产剧在海外销售大多是几千元一集,超过万元就算不...
“前几届大会的时候,国外团队一来就讲该怎么打击盗版,怎么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但这次,来的几个国家代表团都不谈这个了,都是讲要合作、要共赢。”近日举行的中国国际音...
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歌剧研究会、北大人文学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歌剧民族性的现代呈现及其创作走向”的主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文化艺术都相对来说较长时期地保持了自己独立的品格。然而,由于人类文化传递方式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科技文化的发展、电...
由河南省文化厅、中国艺术报社主办,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梅兰芳大剧院承办的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近日在梅兰芳大剧院火爆呈现。9个稀有剧种,10个剧团,7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