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综合研究 >

近代昆曲的衰落折射中国古典文化的当代境遇(2)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 傅谨 参加讨论

    承续诗乐一体的传统
    昆山腔原来大约只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既是昆曲最初的称谓,也是后来传遍全国的昆曲之基础。要让地域性很强的昆山腔变成可流布全国的昆曲,最主要的障碍是如何解决“北曲南唱”这一难题,即如何用昆山腔的腔调唱北曲。元代北曲形成了严谨的规范,是北方语言的音乐化表达。嘉靖年间,昆山文人魏良辅遵从北曲格律,将北曲与南方语音的声调融为一体,细细打磨,形成了一种新的曲调,世称“昆曲”。因其细腻优雅,被称为“水磨调”。我们今天很难了解昆山腔原初的形态,昆山腔堪称中国戏剧史上最重要的声腔,却几乎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足以认定它形成于何时;更没有可资征信的材料,令后人知晓它的形态与音乐特征。至于地方化的昆山腔到遍及全国的昆曲的演变,我们大致只能说,它是魏良辅这位明朝杰出的音乐家对昆山腔细加打磨的结果。
    昆曲的诞生与发展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诗乐一体的艺术传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诗经》直到宋词,中国诗歌一直是入乐的,强调要有吟唱时的音乐美感。能否做到“声情并茂”,始终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指标之一,可见文辞与音乐的关系备受重视。元杂剧对中国文化传统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是用诗乐一体的形式书写的、能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长篇文学作品。但直到元杂剧没落、传奇兴起的时代,这个诗乐一体的传统,仍主要是以北方中原地区的语言为基础,其声韵格律的规范概出于此,所谓“声情并茂”中的“声”,指的是以北方语音为基础的杂剧唱词与北曲音乐旋律的高度和谐。
    进入明代以后,这一现象因昆曲的出现有了新的重大变化,以南方语音书写的文章成功地进入中国诗文的脉络。声腔是音乐与文辞的统一体,但在不同声腔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不是乐,而是文。各声腔系统的差异,根本上是语音的差异,都是为了让音乐的旋律切合语言的声韵,方言的声韵是不同声腔的基础,此即戏曲音乐“以文化乐”、“因字行腔”的原则。唐宋以来沿袭的曲牌,在旋律上虽大致固定,但南方的语音声韵异于北方,因此用南方语音演唱时,曲调须随之变化,能在现成的曲调基础上将规范化的北曲打磨得切合南方语音,并非易事。魏良辅则做到了这一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尤其是以南方语音为基础的北曲演唱更宜于表达雅致的文人情趣,由此,昆山腔的影响日益扩大。
    昆山人梁辰鱼,是第一个将唱曲的昆腔用于唱戏的文人,他编写了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剧本《浣纱记》,拉开了此后六百多年昆曲享誉天下的序幕。《浣纱记》对昆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是第一部成功的可用昆曲演唱的剧本,更在于它的文学体裁不是杂剧而是南戏传奇。它昭示了文人与戏剧结合的新的可能性,在大量文人投身于元杂剧的创作后,《浣纱记》用文辞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提升了南戏传奇的文学地位,它的上演扩大了昆曲的影响,令文人学士竞相创作用昆腔演唱的传奇,造就了昆曲的繁荣。汤显祖的惊世杰作《牡丹亭》更强化了传奇的价值,让这种此前不太为文人所关注的文体,一跃进入文学的最高殿堂。此后,昆曲成为文人创作的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昆曲在音乐及表演艺术上的水平也渐渐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