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在此为大家继续介绍黄宾虹的生平及其绘画风格。 黄宾虹简介 黄宾虹(1865—1955年),名质,字朴存,号宾虹、予向,中年更字宾虹。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 黄宾虹自幼受父亲和家教老师的启蒙,喜欢绘画。16岁入浙江金华丽正书院肄业。1886年,黄宾虹补廪贡生。同年去江苏扬州,在两淮盐运使署任录事,业余从郑珊(雪湖)学山水,师陈崇光(若木)学花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赞同并支持康有为的主张。1899年春,因被人以新派嫌疑告发而仓促出走,一番波折后又归隐山乡,一度筹划整理歙东的庆丰碣,以利农耕。1906年应聘歙县新安中学堂国文教员,期间与友人组织“黄社”(纪念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表面上是结社论诗,但内含反清用意。1907年被直指为“革命党人”遭清政府严缉,只得化装出奔上海。 黄宾虹在上海居住30年,前20年以报社书局编辑工作为主。曾任神州国光社编辑,与邓实、黄节等编辑出版《美术丛书》。继任商务印书馆美术股主任以及有正书局、上海时报编辑。曾为高剑父主编的《真相画报》投稿。发起组织了“金石书画艺观学会”,主编《艺观》双月刊。又与郑午昌等创办“蜜蜂画社”,编印画集。参加中国画会兼《国画月刊》编辑。后10年离开出版机构到美术学校教书,先后聘请他去教授国画和画论的单位有暨南大学中国画研究会、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0年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成立,校董事请他担任校长,不久离职,到上海美专任教授。 1937年5月黄宾虹移居北京,执教北平美专。不意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沦陷,欲南归,未成。日本投降后,黄宾虹任北平艺专教授。1948年秋,应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聘,南下定居杭州。建国后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获“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 艺术成就 黄宾虹·《青山红树》,纸本设色,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黄宾虹学识渊博,对中国古代画论的分析,颇有独到的见解。偶作花鸟作品,采取勾花点叶,别有风趣。但其在绘画上最突出的成就当属山水画,“黑、密、厚、重”是其独特的风格。黄宾虹在山水画方面一扫前人因袭模仿的风气,虽然也经过反复临摹古人的研习过程,但他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曾有九上黄山、五上华山、四上岱岳的经历,感慨“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沿途纪游写生,累积铅笔速写和墨笔默记画稿达万余幅。他对中国画笔墨技法有过深入的研究,从中概括出“五笔七墨”。所谓五笔,即平、圆、留、重、变;所谓七墨,即浓、淡、破、泼、积、焦、宿。在宏观概括的基础上他更能灵活实践而未失于教条。他喜爱夜山和“昏晨或云雾当中的山”,夜山、晨昏的山常呈现深沉苍老之色,这与他用墨浓重以追求山水画浑厚华滋的意境是一致的。《青城坐雨》、《青山红树》等作品都体现了他山水画的特色。黄宾虹的作品丰富了人们对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审美情趣,也为山水画的古代优秀传统和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契合架了一座桥梁,开拓了山水画创新之门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