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是一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百年名校。它虽然历史积淀深厚,但一点也不保守,以鼓励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见长。他们的艺术学院美术本科更是英国首屈一指,孕育了许多YBA青年艺术家(YBA,Young British Artists 青年英国艺术家),从他们那里已经走出好几位大师级人物。比如,达明·赫斯特、安东尼·葛母雷、沙拉·卢卡斯等。另外,自1990年起,金史密斯学院的毕业生已有30多人获得了特纳奖提名,7人成了特纳奖得主。真可谓人才辈出。 能够取得如此成就,金史密斯学院有什么秘诀? 又是如何创新教学的?前不久实地考察了这所学校,就艺术学院本科生教育与新老系主任做了交流,了解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就教学而言,至少有课程模式、课程特色、课程安排这三个方面的话题值得一谈。 所谓课程模式是指学校采用什么方式来组织教学。在金史密斯学院,艺术学院美术本科生教育有75%的课程是在工作室里进行的。采用工作室制度实施艺术教育这在许多学校都很流行,并不稀奇,但该校的独特之处是拓展了工作室的内涵,为工作室增添了孵化器的色彩。也就是说,学生在工作室里不仅能够接受导师的言传身教,还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为艺术创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适合的老师与工作室。在那儿学生一方面能得到老师的辅导,另一方面也可以着手搞创作,与他人分享和传播自己的想法与体会。在金史密斯学院,不同媒介的工作室有不同的指导老师,学生可以和工作室的导师交流,也可以和其他老师交流。每个学期学生还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为了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媒介设施,金史密斯学院不惜花重金打造种类齐全的工作室。从传统的媒介到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室里做不同媒介的技艺练习。除了传统的素描、油画、版画和雕塑的训练外,让学生在装置、织物构成、编织和印制、摄影摄像、布衣以及表演等方面可以自主学习、训练并在展示上表现自己的才能。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技艺媒介,还要学会使用最先进的设备,以便使自己的创作实践得到当代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他们每学期还请世界顶尖的艺术家、策展人、理论家参与课程和学生一起讨论作品。先进的设备投入,艺术精英的参与,加上宽泛的学习和训练应该就是占75%课程的模式的魅力所在。 除了课程模式外,金史密斯学院的课程特色又体现在哪里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对批判性思维的看重,二是对与他人互动的看重。该校艺术专业的本科生教育总共历时三年。三年中有25%的课程是围绕批判性思维展开的。其训练方式逐渐深入递进,每年有每年的重点,每年都不相同。 比如,第一年要训练学生批判和审视已经看到的过去,挖掘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了解以往的创作,理解艺术的缘由。第二年要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来观察当代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判断,写出分析文章。第三年尽管进入了论文写作阶段,但是仍需要在自己的研究论文中体现出批判性思维的锋芒,提出有见地的观点来。用这25%递进式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论思维并配合创作可见课程上的“创新“。 该校美术本科教育还很在乎的地方是他们注重学生自己的创作与相互间和师生间互动。有时候就像照镜子,人只有在与他人互动中才会发现自己。该校的教学中就有这方面内容,让学生学习从其他艺术家、策展人和批评家对你的创作做出的反应中照见自己,帮助你理解如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挑战性意见或批评性观点,支持你的创意,练习与别人讨论你的作品,有时又通过角色转换来实践批评性交流。如此,就会形成有利于艺术家成长的良好互动关系。 金史密斯学院艺术学院美术本科生学制三年,在这之前还有一年预科。预科一年主要为进入本科学习做准备,重点是语言和学习方法的准备。在课程安排上,本科三年的学习是这样的。第一年除了常规课程外,必修的课程内容是现代性。另外从三个选项中再选一个必修:看与展;时间与空间;跨界。第二年必修的内容除了艺术史,还有美学、流行现代主义,认知模式中选择一门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第三年必修的内容有艺术批评史或艺术史上一个特别的主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像、诗歌与哲学。三年课程在理论上是循序渐进的铺垫设置,这对学生创作的助推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金史密斯学院与全球的研究者、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画廊有广泛的联系,因此三年的学习会给学生提供各种互动和实践机会,不仅让学生在史论上得到提升,还要通过对各种媒介的实践在艺术创作上有新的拓展。也为学生的未来的职业提供更宽广的前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