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一种集体意志的体现,艺术不管是对象还是其创作也从来没有失去过对公共环境的关照。艺术家之为艺术家,是因其能够用自己的作品为整个社会乃至人类作出贡献。任何个人观点都最终会化约在整个时代的交响与回声中,艺术家正因为能够用自己的创作与思考为公共服务,方才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这便是公共艺术的首要意义。 当我们谈到公共艺术的概念,首先会想到城市。历史上经典的公共艺术作品,大都占据着城市的核心,并在历史的磨洗后,成为了整个城市的精神象征。从凯旋门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大卫像到敦煌莫高窟的彩塑,所有公共艺术作品都具有纪念性。但这种纪念并不是简单地竖立起某个标志,而是用艺术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来象征一种理念。通过对理念的纪念、反思、发扬与继承,让人们进入了历史,进入了艺术所营造的公共意识与全面思考。反过来,也正是由于公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纪念意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也都围绕着这些作品发生,让凝固的艺术作品与流动的历史紧紧捆绑在一起,至今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同时,随着现代艺术乃至后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的材料与形式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传统的雕塑、壁画是公共艺术,而今天的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建筑投影艺术也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甚至一场展览、一次活动、一幕表演、一场广场舞、一个游戏,都可以被容纳到公共艺术的范畴之中。艺术作品要求与大量的建筑、园林、景观相配合,为公共环境营造出一种整体性的氛围。 因此,比起通常艺术创作的灵感论与材料论,公共艺术更加偏重客观与理性的分析,偏重环境与社会思想的打造。媒介的多样化与丰富性,让艺术能够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魅力,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公众对艺术的参与、对历史的纪念以及对宇宙与生命的思考。广泛的艺术手段,让生活不再充斥着枯燥乏味的娱乐,而与更高的精神追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的功能也发生着转移。公共艺术不仅凝聚着某个城市或区域的精神,也同时可以作为一个现代城市生存品质的表现。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区间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私人空间的公共区域(譬如大厅或别墅草坪),与公共空间的私人环境(譬如汽车或小型建筑),乃至难以区分公共抑或私人的虚拟空间,都要求着公共艺术超越原有的界限与定义,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容纳更多的艺术手段与公共话题。针对这一广阔视野下的公共空间进行创作,也就必然要求今天的艺术家去面对一系列这个时代所赋予的公共性意义。 公共艺术是在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的发展中,以一种城市集体审美、历史意识与社会思想为特征的艺术形态。它是城市面貌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历史的载体,体现了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一定阶段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审美特征,并且以其特有的形式潜在地影响着公众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模式。公共艺术不再是艺术家个人随意的创作,而是围绕社会公共张力的需求,集体的审美情趣,具有文化导向,并与整体空间环境相关联的综合艺术表达。艺术家的职能在于满足了这些条件之后有效地提升审美表达,另一方面,艺术家个人工作室的创作,若在符合时代的集体审美需求的同时能走向公共领域,也是艺术创作成果接受公众检验的一个机会,是个体艺术创作实现公共性的路径和方式。 城市的公共艺术必定离不开城市发展的方向,它是一个城市审美的文化消费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注入当代理念,科学、系统、客观地把握正确的艺术创作语法关系,来实现艺术的生产。 作为生产的艺术我们将面临成本和效益的评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将是未来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方式手段。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客观的、科学的核算方式来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如何调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完善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如何利用政府杠杆与社会资本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公共艺术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同时还是城市的“公共社会资产”。打造公共艺术,不是简单地对城市进行“软装”,而是在用城市空间进行“公共收藏”,因艺术家的创作本身而蕴含着明晰的价值曲线。 公共艺术在现今与将来必定是集体审美的、文化消费的、资本运作的以及艺术设计的综合视觉系统工程,是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公共艺术也必将让城市生活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作者:马得 张未 马得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当代装置艺术学术论坛组委会主任;张未系中国美术学院社会思想与展示文化研究所艺术理论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