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通常是指我们表述事物时,在语言逻辑上的直接性。而这个成语对于我来说,就是生活记忆的本身。我生长在新疆,记得打开我家的窗、门之后,所能看见的就是几十米外由戈壁沙堆积起来的雅玛里克山,而再远处就是终年积雪的博格达峰了。这些像天山雪水一样融进我情感血液里的精神基因,是我创作《山水》系列作品的潜因,而真正导致我对其进行升级改造的原因,则是我对于现实和文化所认知、攀爬又进而俯视的山谷江河。 文化的历史告诉我们,“山水”是中国传统艺术蕴含人文情怀之境界的表征。因此,它也是中国画家一直沿用的绘画类型和时代命题。在当下,这个命题则事关自然和人文环境,事关社会生存和自然生存的相关法则。但是,这一切都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进行传达。作为中国当代用“山水”作为母题的少数民族艺术家,在我的系谱学范畴里,“山水”的文化意味既有水墨和书法的意象传承,同时也包含了龟兹甚至是拜占庭样式的深远影响。正是基于这种双重因素的滋养,我在《山水》系列作品中,多采用伊斯兰艺术中常见的便于序列组合并不断延续的多边形;而在色彩关系的配置上,又是以龟兹绘画以及拜占庭艺术中的天顶图像作为组合依据,从而丰富和强化了《山水》的形式语言。 事实上,早在2000年前后我已经以“山水”和“地表”作为题材创作了系列作品。我先后多次以顺逆时针的不同方向独自游历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以及它的腹地纵深。同时,在经过了几次纵贯欧洲的文化互访和交流之后,我有机会俯视和梳理出了一条似乎属于自己的视觉文脉,那就是建构一个以《山水》为主轴的视觉系列。然而,真正激发我实验和提升这个系列的成因,是生活新节点的出现。 2015年前后,我曾多次往返于家乡和北京。所幸的是我在颠簸穿行于云层的飞机上,再次借助飞行器感受了超越“规则”的山水意味,亲验了一种探索自然与媒介本身的灵魂震荡。我用自己装修工作室废弃的u型弯头,与我从家乡运回的戈壁沙为原材料,构成了我的作品在整体形态上的“灵魂质感”。如果说通过作品的多边的形式意向,我们将仰视天顶的视觉常态转换为对山水的俯瞰和敬畏;将艺术的视觉形态冲击转换成为与塑造新型社会灵魂的积极对话方式,那么,“山水”为何重构,为什么所有,自然就有了答案。 (作者:主玛于江 系美术教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