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综合研究 >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美学前行的原动力古代日常生活之美如何渐渐构成东方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学界关注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文汇报 高建平 参加讨论

    抚琴、着棋、吟诗、作画、品茗、焚香等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里,人们时常说起的魏晋风度、盛唐气象、宋朝美学中,包蕴着怎样的智慧?
    永乐的剔红器、宣德的铜炉、成化的鸡缸杯、乾隆的珐琅彩……人们从明清两朝颇具装饰意味、多有神工意匠般品相的玩好之物中获得愉悦时,到底与其发生了怎样的审美互动?
    本版的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美学。
    一一一编者的话
     
    今天,“日常生活美学”成为一个热词。在中国,这些见解似乎古已有之。我们曾遥想三国人物,追慕魏晋风度,梦回盛唐,依据《清明上河图》去体察当年汴京开封的都市风情。我们也习惯于欣赏生活中的美言美行、美情美景、美色美味。
    正是日常生活,开启了我们对东方审美意识的研究。
    “错采镂金”之美与“出水芙蓉”之美的对立,不在艺术,而在日常生活
    中国古代有着高度发达的礼仪制度。在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十三经”中,就有三部与礼仪有关的书,分别是《周礼》《仪礼》和《礼记》。古人重视“礼”,原本源于政治的需要,但这种古代的政治,不是今天人们所理解的“政治”,而是重在“治”,要治国、治民,将“礼”渗透到全社会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之中。婚丧嫁娶,寿诞喜庆,不同地位和辈份的人相见,都要有仪式,给日常生活加上一些规定的动作,并对这些动作提出美感方面的要求。
    在上古时,礼要配乐,实施乐教和乐治,完成一种艺术与政治、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这是彼时人们的理想。孔子梦见周公,梦见的是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士大夫,都在礼仪制度下和谐相处。也许,在他的心目中,周公时期的人就生活在这种礼乐配合下的美的世界之中。
    到了中古时期,有“文人四友”之说。文人要琴、棋、书、画兼通,尽管涉及到艺术,但其重心不是在艺术,不是追求艺术技能的高超,而是在人,通过一些高雅的活动,显示高雅的生活方式。
    对于人的评价,中国古代常用“潇洒”“清逸”“俊俏”“雅致”“庄重”“华贵”一类的词,这代表着对生活中的人在行为举止、形象姿态方面的赞美和追求。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词,都在展现古代中国人的美学观。宗白华讨论过“错采镂金”之美与“出水芙蓉”之美的对立,其主要对象,也不在艺术,而在日常生活。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有外国学者在发言中论述了“风流”这个概念。他认为,这个概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和韩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熟悉这样一些诗句,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中国诗句中,“风流”包含了众多的意义。它不是“伟大”,不是“英武”,大致可说是“杰出”,但是又是一种特别的杰出。在今天,这是一个流行的词,从“风流人物”所具有的杰出,到“风流才子”所强调的不拘一格,再到“风流韵事”所指的有故事的两性关系,同一个词意义多样。对这种词义关系,不能做简单的平面化理解,而要看到在不同的意项间,有着某种联系。
    中国古代的一些概念,例如,“气”“韵”“逸”等,游走于人物品藻、自然和社会的描述、诗品、画品、书品等各界之中,形成对各领域的评述。过去,我们总是将之看成是词语在各界的相互借用。实际上,这种跨界,反映的是各领域所共有的一个感性层面。在中文中,我们将aesthetics翻译成“美学”,将the aesthetic翻译成“审美”。本来,aesthetics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意思就是“感性”。主体与世界接触,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获得“感性”的感受。针对这种“感性”的感受进行思考,获得“理性”的知识。“理性”的知识以“感性”的感受为基础,又反过来影响“感性”。“感性”上升为“理性”,“理性”又回到“感性”,从而在不断的循环中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当然,这种意义上的“感性”,只是指获得感受而言,并没有价值评价在内。从“看”到“看到”,到“理解”,这是有距离的,同样,从“看”到“喜欢”到“热爱”或“迷恋”也是有距离的。我们可以一看就喜欢,一见就钟爱,但在心理学的分析中,这仍然是两个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