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德1953年在创作《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 作品只有技法没有“根”很难留存 □ 杜鸣心(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的钢琴创作主要集中在上海“国立音专”,因为那里云集了一批以黄自为代表的从国外回来的音乐老师及其学生,以及一些在上海的外国音乐家。1934年美籍俄裔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活动,推出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中国钢琴作品,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江定仙的《摇篮曲》等。当然,这些作品的规模还比较小,多属于三段体的小品。到了上世纪40年代,丁善德创作的《E大调奏鸣曲》(1946)已经是三个乐章的中型作品了,而桑桐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1947),则完全采用十二音的手法,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无调性现代钢琴曲。 新中国成立后,中型的钢琴作品越来越多。包括桑桐于1952年创作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汪立三于1957年创作的《小奏鸣曲》,我本人在1956年创作的《变奏曲》,以及1959年与吴祖强合作的舞剧选曲《鱼美人》等。 像协奏曲这样的大型作品,主要产生在“文革”以后。我本人就创作了三首,其中《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曾在第八届全国交响音乐作品比赛荣获一等奖(1994)。另外,作曲家黄安伦也写过几部大型的钢琴作品,钢琴效果很好,跟现代技法结合得也很好。前几年作曲家王西麟应瑞士某音乐组织委约创作了一首钢琴协奏曲,在苏黎世和巴塞尔演出,由青年钢琴家陈萨担任钢琴独奏。其音乐语言比较新,也有作曲家个人的特点。外国人委约中国作曲家写钢琴作品,还是比较少的。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钢琴作品不断涌现,迎来了一个钢琴创作的最好时期,形势非常可喜。但是同时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青年学生学习一些现代作曲技法,表现一下个性都无可非议,可是我觉得中国的钢琴作品还是要在我们的民族传统之上来发挥、发展,如果没有这个根,这个基础,全是学西方的现代技法,和我们的欣赏习惯有很大距离,作品就很难能够保留下来。中国的钢琴作品应该能够让中国听众听起来感到亲切,很愿意听,能够让中国的钢琴家也愿意弹,而不是弹了一次以后就把它放到抽屉里了,一次性消费,就像昙花一现,那就很可惜了。 (责任编辑:admin) |